[记录] 北坑溪古道高岭马达拉段顺登结城山

楼主: stationchang (station)   2018-10-20 10:44:24
图文版(图多)
https://ymmc.blogspot.com/2018/10/blog-post_20.html
北坑溪古道之高岭马达拉段(高岭古道)顺登结城山
人员:哲源、小郭 (男2,老手*2)
计画行程:
Day1 10/17 台北→观雾→9.8K大鹿林道东支线→水泥工寮→取水溪沟→高岭驻在所C1
Day2 10/18 C1→来回结城山→本田驻在所→马达拉驻在所C2
Day3 10/19 C2→取东南宽棱下切大鹿林道东线→4.4K来回神崎驻在所→观雾→台北
实际行程:
Day1 10/17 台北→观雾→4.4K来回神崎驻在所→9.8K大鹿林道东支线→水泥工寮C1
Day2 10/18 C1→高岭驻在所→来回结城山→本田驻在所→马达拉驻在所→下切林道
→观雾→台北
参考纪录:
1. 2012 自组队结城境界 (东支线至水泥工寮)
https://www.keepon.com.tw/thread-d19a4e47-18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
2. 2018 北坑溪古道:桧山-高岭-本田段 (高岭至本田)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526384494.A.C05.html
3. 2014 MIT台湾志 #502-506 高岭古道 (高岭至马达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M46Fsz1Kc
4. 2018 大鹿林道东线访马达拉驻在所 (大鹿林道东线至马达拉)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525768156.A.2C5.html
前言:
一开始是从李瑞宗老师的书认识北坑溪古道,后来又看了MIT节目,于是规画这条路线寻
访古道和驻在所残迹,除了参考上述记录外也有参考1924年陆地测量部地图,当时驻在所
和古道高度的测量在今日电子设备的验证下都还十分准确。
交通:
自行开车至观雾
行程记录:
D1 10/17台北→观雾→4.4K来回神崎驻在所→9.8K大鹿林道东支线→水泥工寮C1
天气:阴晴雾雨交替
0614 从北投出发,降雨率70%
0935 路上一路雨势不断,好担心阿。抵达观雾后仍有一阵一阵雾雨,先去游客中心装水
再去派出所办入山证,办好后把车停在大鹿林道东线外面的停车场
1015 0.3K管制站,交入山证后出发
1118 4.4K后林道越棱点,有一解说牌和反光镜,决定先去看看神崎驻在所,在林道下方
落差10米处(路边景点?)
1121 神崎驻在所,从小径下去后拨开芒草就到了,有夯土墙数间、散落啤酒瓶和碍子,
驻在所后方有石墙驳坎和枪孔,在此到处寻宝照相
1130回到林道,讨论到上结城山的路径,有一般从东支线岔路和从东线12K后棱线陡上二
种走法,决定等下先看看东支线入口再说
1302 9.8K大鹿林道东支线岔路,讨论后决定休息后从这里出发上高岭
1320 出发,入口的芒草看起来还好但是越走越密,前进100多米后因为芒草太密路迹不明
显决定先切离林道循小棱往上爬,沿路动刀砍草砍咬人猫往上20米左右接到林道,虽然中
间芒草较稀疏但只是一时的假象XD,往后仍是高密芒草和崩塌堆积的土石,东支线的路况
真的很差
1401 水源
1450 石门,林道凿开二侧山壁从中穿过,此后进入整齐造林地,芒草没这么密了,在林
道发夹弯前250公尺左右上切上面一段林道
1529 看到附近满是伐木时代垃圾的水泥工寮,就称为高岭工寮好了,内部房间床板已无
,前厅相当干净,前人使用时都相当有水准没人在屋内生火(赞),小郭提议睡这里,猜拳
猜输后就决定住这了
1540 出发往结城山方向溪沟取水,在溪沟往上游走一小段有看到活水流动
1600 取水回来,在前厅搭内帐
D2 10/18 C1→来回结城山→本田驻在所→马达拉驻在所→下切林道→观雾→台北
天气:晴时多云
0500 起床,感谢舒适的高岭工寮让我们一夜好眠
0645 从高岭工寮往西北出发,森林里透著阳光
0650 取水溪沟,往西偏南方向有路条开始上切
0700 在造林地上升50米高度后接上西北小棱线,在稀疏芒草中依然有密集路条
0713 接上宽平的古道三叉路口,西往本田驻在所,东北方向1分钟即可往高岭驻在所
0717-0745 高岭驻在所位于高度2300米的棱线宽平地,周围土墙颇有规模,古道沿平台东
绕后往北通往桧山,腹地内有相当多日治和战后啤酒清酒空瓶、造林工人留下的垃圾,还
有前人捡好分好的柴薪
0745 出发往结城山,从东北方向松树松针棱线往上爬
0815 抵达结城山。到2450米小山头后还要在平坦的棱线走一阵子才会到山顶,山顶全无
展望,有二等基石和头前溪水源基石各一颗
0820 循原路下山
0845 下切到古道后还继续往前一段才惊觉过头,回到高岭驻在所休息
0900 出发往本田驻在所
0913 往本田古道约在2300-2200缓降,仍有不少路段有宽5-6尺的路幅,很是惊艳。当然
遇到谷线有小崩塌,遇到向阳坡面有芒草丛生但是都不大影响行进
0919 在一处沿山壁开凿的古道欣赏砌筑80-90年的路基
0922 走到地图上一处明显的谷线,古道上方有两道小干沟汇集,呈西北东南向
0929-0945 古道路宽因为芒草或土石崩落宽度略有变窄,有些地方土石松软需要小心踩踏
1001 古道路况又转好
1013 经过一个满是芒草丛的干沟,芒草堆中有咬人猫…
1028 来到南北向有水溪沟,在此休息喝水,离本田驻在所约100米左右
1039 本田驻在所高度约2200米,在大鹿林道东线9.5K上方约270米,从侧门夯土墙内看到
破掉的碍子再从侧门驳坎上到主平台,有一帆布外帐和瓦斯数罐(也许有登山者或猎人不
定期使用?),这里酒瓶比高岭少,小郭在这里捡了一个底部有樱花图案的宽口瓶
1100 出发,续往马达拉驻在所
1116 到比较缓平的宽棱,周遭也是造林
1141 接近等高线密集的谷线,从远方就可以看到裸露的岩壁,往前一段后才发现有路迹
下切到崩塌处。到崩壁下看到有一倒木上面有2颗碍子,显然是从古道崩塌下来的,小郭
研究一下从草丛挥刀上切横渡,我从崩壁下碎石坡横渡再上切回古道高度,但是上切的芒
草会刮人、碎石坡又滑实在不是好选择,最后让小郭在前面久等了
1200 过完崩壁小郭会合,休息
1230 之后有一些倒木枯枝和蕨类占据古道路宽,必须钻或跨或挥砍通过。从本田往西的
路况明显比较差
1235 到地图上另一明显谷线,还好是个崩塌不严重的干沟,从一株倒木旁边下一些落差
就可以了
1243 古道通过小溪沟,在两侧筑起驳坎
1307 距离马达拉驻在所剩一棱线一谷线,在古道上发现还算完整的碍子,从森林间隙可
以看到下一个宽平的棱线应该就是了
1317 在路旁发现完整的古道驳坎,停下来拍照
1321 小溪沟水源,有涓滴细流
1322 比较大一点的活水,前面的水源应该是分支
1331 古道在此筑桥跨越山沟,在东侧有一约1.7米高的桥台,几片疑是当年的桥板散落于
山沟
1341 另一个堆叠扎实的桥台,足见当年道路施工品质良好
1344 一个小山坳,古道从中穿过抵达马达拉驻在所
1345 马达拉驻在所,高度约2100米,在大鹿林道东线6.3K上方约130米的宽棱,当年于正
门竖立两只桧木门柱至今仍有一支未倒塌,腹地内有啤酒清酒瓶、杯、盘破片、烟管铁片
,周遭有夯土墙和石砌驳坎,相当有规模
1400 离开马达拉驻在所,抓东南方向下切
1428 在一丛又一丛芒草中下切,下70米后觉得棱线芒草太密,所以转正南偏西,最后从
马达拉驻在所南棱偏东山沟回到林道,里程约6.3K
1457 4.4K,神崎驻在所上方林道
1520 3.1K,休息把剩下的水喝完
1617 0K,刚好请两位游客为我们合照
1625 到停车场取车,稍微整装后上去游客中心,下山进新竹找小郭的朋友吃饭,后开车
回台北
后记:原先对路况的不确定,排了2.5天(含预备日)的行程得以在2日内完走应该归功于在
我们先前就来披荆斩棘踏查古道的旅人,虽然古道位于大鹿林道东线上方有一些伐木造林
的痕迹,但是幸运地保存大部分的纹理,许多筑路工法仍可清楚辨识。写记录的目的无非
是分享,希望大家除了利用东线拜访大小霸之外也别忘了东支线(如果可以除个草就更好
啦XD)和横越其上的古道,遥想过去警备道路系统串联竹苗山区的历史。
作者: s970028 (平凡路人甲)   2018-10-22 11:25:00
作者: mux3520 (甜兔)   2018-10-22 00:09:00
作者: pegylutw (tramper)   2018-10-21 17:41:00
推,感谢分享
作者: turtle2740 (cargogo)   2018-10-20 11:24:00
这条古道没有封闭吗?
作者: s813141 (阿超)   2018-10-20 12:13:00
推,可以申请结城山,入山证会发。@@
作者: iioufe (玲)   2018-10-20 16:05:00
原po好厉害啊
作者: jessica35354 (  )   2018-10-20 21:29:00
作者: mux3520 (甜兔)   2018-10-22 20:57:00
还有两篇: 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799096https://cor.nidbox.com/diary/read/9802177我不是大大,一起探古道的伙伴都背弃我去跟大师爬山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