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山美 但排遗厨余令人恶 专家倡LNT运动
2017-10-15 22:18联合报 记者董俞佳╱即时报导
走进高山里,一处无人秘境,让人惊奇的不是悠然美景,而可能是遍地发臭、发酸的果皮
、厨余,甚至是让人作恶的“黄金”与满地卫生纸,误闯其中,只想让人掩鼻后,夺林而
出,这是许多登山者常感慨的景象;台湾登山界、雪霸国家公园有感于此种环境现况加遽
,11月底首度大规模尝试“排遗带下山”的登山计画,由百位登山客、专家携手透过行动
马桶、便袋等辅助工具将排遗带下山,台湾山岳联盟表示,相信若连排遗都能带下来,那
就没什么不能带;林务局则表示,无痕山林的精神必须被落实,排遗带下山也会列入日后
的推动目标。
无痕山林精神应该被落实
向往大自然的纯粹无暇,登山、健行风潮越来越广,有感于原本该是洁净的山林空间,却
常可见垃圾、卫生纸、排遗、厨余等危害山林环境,还有登山专家感慨,到了山上跟着垃
圾走,就不怕迷路;不少关心环境的先驱持续提倡LNT(Leave no Trace)无痕山林的精神
,期待能在台湾被落实。
“自己消费,自己负责”
雪霸国家公园与台湾山岳联盟合作,11月底由登山专家、向导、国家公园同仁等产官学界
百人上山,行程共6天5夜,此行除了分组净山之外,还要试行排遗如何带下山、未来能如
何推广等,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处长钟铭山表示,参加者于登山期间都必须将自己带上山
的东西,全部再带下来,至于普遍认为比较难带下来的排遗,则要使用登山用的行动马桶
或者是排遗袋等带下,也就是说,除了脚印之外,“自己消费的,就要自己背下来”。
厨余、排遗高山不易分解
只是排遗与厨余不是应该能自行分解,对山间的影响真的很大吗?钟铭山说,如果只有一
点点,大自然确实有自行消化分解的能力,不过,以雪山的热门登山路线来说,登山客几
乎接踵而至,再以三六九山庄为例,不分平假日,每天都有100多人入住,其所造成的粪
便,因为高山温度低,分解不容易,必须委由原住民背工协助,定期将粪便背下山,才有
办法解决囤积问题。
至于厨余,屏东科技大学野生动物保育研究所研究人员林慧珊表示,很多人误解把厨余丢
在山上能分解后成为山间植物的养分,事实上,高山温度低分解不容易,丢了厨余不但无
法分解,还成为生态浩劫,根据他们的研究,许多鸟类因吃人类厨余,甚至尿酸与胆固醇
都过高。
公德心待内化
登山装备越来越好,但是登山的环境意识却未跟上,台湾登山专家感慨,上了高山,常常
可见垃圾、果皮,甚至就在路旁就能看见属于人的粪便,这些往往是山中美景之外,一抹
让人“惊诧”的风景,不过,因为稽查不容易,政府单位过去从未针对单一山客,有任何
开罚纪录,产官学界都呼吁,登山客应该内化公德心,“能带上去的东西,就应该统统带
下来。”
幽秘林道 丢满卫生纸
台湾山岳文教协会总教练任铁钢表示,上山可以发现许多人认为无关紧要,因此被乱扔的
果皮、厨余,上厕所也没有挖猫洞,就直接排在路边,甚至使用过后的卫生纸也没有带走
,他举例,今年前往宜兰四季部落加罗湖中的一条林道,竟然100、200公尺内满地都是使
用过的卫生纸。
推动无痕山林的米亚桑户外中心许书玮观察,现在只要热门、能念得出名字的知名百岳、
山径,就有这种状况,他举例,嘉明湖沿途也会看到许多纸屑、垃圾、卫生纸、排遗,甚
至步道破坏等等。
山中竟有厨余堆...
除此之外,台湾人爱吃美食,上了高山也不例外,寒风中来碗麻油鸡补补身是最棒享受,
但许多人将处理后的骨头、果皮,甚至没吃完的厨余,就直接倒在山中,还曾有屏科大的
研究员,掉落高山厨余堆中。
任铁钢表示,使用过后的卫生纸,一定要放在塑胶袋、夹链袋后带下山,至于食材部分,
如果真的要带上山,记得先处理好,比如肉跟骨头先分离,水果去掉果皮、去子后才带上
山,能减少垃圾量与下山重量;许书玮则表示,许多人登山前就去超市买食物上山,这无
形中,也造成山中的垃圾,他建议,如果要带食物上山,最好把外包装拿掉,带着能重复
使用的餐具上山就好。
此外,任铁钢也表示,他常常看到有人就直接在河边、溪边清洗炊具,他说,山中的溪流
往往是水源源头,这么做可能会造成污染,清洗炊具至少要远离水源20、30公尺之外
根据现行法规,在高山中乱丢垃圾、厨余等是有可能纠举后被罚,但根据林务局统计,目
前除了大量于林班地中倾倒废弃物之外,还没有山客因为乱丢垃圾遭罚的案例,林务局育
乐组组长张弘毅表示,抓到随地丢垃圾的现行犯不容易,必须要持续跟大众宣导无痕山林
的精神,以加以落实。
山客排遗后,顺手丢掉的卫生纸堆。图/雪霸保育志工提供
美丽的山间风景,应该是这样。记者董俞佳/摄影
山客丢弃的厨余,造成山中环境负担。图/屏东科技大学鸟类生态研究室
山客排遗后,顺手丢掉的卫生纸堆。图/雪霸保育志工提供
雪山上的一处厨余堆。图/屏东科技大学鸟类生态研究室
酒红朱雀吃山客留下的厨余米粒。图/屏东科技大学鸟类生态研究室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758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