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攀上70公尺高“撞到月亮的树”

楼主: icandoit (向远方走去)   2017-09-03 13:39:40
http://e-info.org.tw/node/204865
攀上70公尺高“撞到月亮的树” 澳洲团队首度为台湾杉摄下“等身照”
建立于 2017/05/16上稿编辑: CLiao
[媒体小农]
本报2017年5月15日台北讯,特约记者廖静蕙报导
高耸参天的台湾杉,是东亚最高的树种,被鲁凯族称为“撞到月亮的树”,只有极少数人
得以完整观看它的样貌。来自澳洲的“Tree-Project”拍摄团队最近来台,他们攀上70公
尺高的森林顶端,沿着树身升降,为台湾杉拍下每个高度的纪录,再加以组装成等身照。
这也是首次有团队为台湾杉纪录完整的树身样貌。
摄影团队与“三姊妹”合影。摄影:Steven Pearce,徐嘉君提供。
“Tree-Project”提供观看树的不同视角
“台湾杉等身照片拍摄计画”团队是来自澳洲塔斯马尼亚省的珍妮芙山纳博士(
Dr.Jennifer Sanger)和史蒂芬皮尔斯(Steven Pearce)夫妇,前者为附生植物研究学
者,后者则为专业摄影师。拍摄团队12日于农委会林试所发表演讲,作为在台拍摄行程的
结尾。这是他们全球的第三个拍摄计画,70公尺高逐公尺拍摄的台湾杉照片,将组装成一
张照片,呈现台湾杉的面容,大约一个月后完成。
为树木拍摄等身照片的滥觞,可溯及2009年国家地理杂志拍摄在美国的全球最高树种──
红杉;“Tree-Project”则是后继之秀,类似计画仍属少数。促成这项计画的林业试验所
研究人员徐嘉君说,一般人拍摄较高的树木时,都得由下往上拍,比例也跟着改变。等身
照片则以轨道沿着树身升降拍摄每个高度,每张照片都以一比一的比例拍摄,不会扭曲、
变形。
徐嘉君是“台湾杉等身照片拍摄计画”的催生者,他与珍妮芙山纳都是国际间少数研究附
生植物研究者。在一次伦敦举办的研讨会,听山纳报告在澳洲以及新西兰做过的
Tree-Project,便问他是否愿意来台拍摄台湾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并获得
山纳首肯。去(2016)年10月,徐嘉君回台后再与山纳确认,进而促成此行。
寻找“三姊妹” 重回中断林道
徐嘉君心中最理想的拍摄对象就是台湾杉,拍摄主角是位于栖兰山中的三棵台湾杉,山友
称为“三姊妹”。徐嘉君很久以前听同事说,年轻时曾骑着越野摩托车到栖兰山区的170
林道底看这棵树,后来林道断了12年,再没有机会回访。
徐嘉君知道后,一直梦想着前往拜访。2015年,他找朋友开车前往,他描述当时林道沿途
的芒草,长得比车高,车子在半途,轮胎还掉到山崖下,用绳子拉上来;车子止于7K(公
里)处,仍未寻获传说中的台湾杉。后来步行大约到11K处,才看到这3棵树。由于时间不
够,此次未能攀爬,但是她不死心随后再度上山,这次团队成员在7K扎营,隔天揹著爬树
装备前进,如愿爬到树顶。
年初再度探勘,并决定选这棵树作为拍摄主角。4月19日拍摄团队抵达台湾,20日就入山
,并逐步完成任务。这项拍摄计画也为一般未能接触树冠层的人,借由影像一睹树冠层样
貌。
“我们爬过更漂亮的树,但是这几棵树可及性最高。”徐嘉君解释。此次顺利拍摄完成,
他相当开心。他说爬山靠运气,当初没想到一定会拍成,另有备案拍160林道的扁柏,可
是他最想拍的仍是台湾杉。
横渡台湾杉
横渡台湾杉。摄影:徐嘉君
由于澳洲粗大的尤加利树,树干常常是空心的,对爬树的人而言并不稳固;爬台湾杉时,
确保绳常常固定在不到20公分的枝干上,令两位澳洲人忧心,他们不相信这么细的树干爬
得上去。徐嘉君则说,台湾的针叶树十分坚实,只要比手臂粗,攀爬都没问题。
这趟台湾行让珍妮芙山纳夫妇改观。“如果你问一百个澳洲人,台湾长怎样?他们百分百
回答‘大都市’!”徐嘉君说,他们走访栖兰和福山,发现台湾之美,有许多未踏勘过的
原始地,连最高的树都还没有人找到,是很值得探索之地。
一棵树 一个生态系
2016年的台湾杉毬果
2016年的台湾杉毬果。摄影:徐嘉君
爬大树可说是附生植物研究者的宿命,研究附生植物就得从树冠层研究着手,从爬树的过
程,让徐嘉君体会到一棵树能有多少生命力。
“从地表树的根部,往上到树冠层的过程,光线越来越亮。”拍摄团队以相同设定拍出的
照片,能清楚看出光影在树身上的变化。
其次,原始林下阴冷潮湿的印象,也随着树干高度改变。树顶干燥温暖,微风徐徐,甚至
可以晒太阳睡觉,迥然林下的世界。根据其他研究者收集的温度变化资料,在塔塔加的云
杉,从地表到树顶40公尺,温度相差4℃以上。这足以说明,附生植物和地被植物的生长
环境,极具差异性,附生植物相也随着高度而有不同,甚至无法存活于地面上。
拍摄过程,徐嘉君也测量64.3公尺高的二姊,48根枝条的大小、方向、长度以及高度等,
也观察到有些附生植物在比较下层才会出现,有些则在比较外层出现。此外,方位也因东
北季风影响,东北向的附生植物相对少,西南向比较多。
他在树上纪录约20种维管束植物,其中开黄花的着生杜鹃最特别,这在他调查树冠层的过
程,几乎每棵老树都能发现着生杜鹃的踪影。
不过三姊妹们的年龄并不容易推估。大树通常胸径大,超出年轮钻探范围,以及树干呈现
中空,年轻时期无法计算;再加上钻探年轮都在离地2~3公尺之处难以施力等因素,很难
估算年龄。目前年龄推估约介于400到800之间。
寻找台湾第一高树 突破70公尺瓶颈
空拍机拍摄
作业画面,摄影:徐嘉君
树冠层研究者都梦想着找出第一高树。徐嘉君爬过最高的树是72公尺的台湾杉,在双鬼湖
一带,很难到达之处,却有很多可能性。这些幸存下来、高耸入云的台湾杉,见证了伐木
停止的界线,它们都在林道底或路到不了的地方,因此都得揹着装备走山路寻找。他观察
台湾的原始森林中,60~70公尺的树最多,想找80公尺的树却不得,“再长10公尺应该不
难,为何达不到?”那些伐木工口中流传着上百公尺的台湾杉,始终未能亲眼目睹。
其实台湾能有70公尺高的树已经很了不起了。第一高树美国的红杉,所处环境没有台风,
最近发现东南亚最高的龙脑香科树,高89公尺,也位于赤道无风带;相对的,台湾是一座
山会崩、台风会来、时常土石流的岛屿,很多大树遭遇风折、雷击。
“想想看,70公尺已经是20几层楼高,它必须从树底运输水到最顶端,而且植物是利用太
阳的蒸散作用,没有电力可供使用。”有些说法或能解释这种现象。
通常很高的树都长在雾林带,雾林带空气中的湿度很高,定时有云雾来滋养;从红杉相关
的研究也指出,因为它透过叶子从云雾中取得水分,每到晚上它的树液流就往下走。徐嘉
君认为,台湾杉在雾林带也有类似的现象。
会不会70公尺就是台湾树高的极限?这让徐嘉君十分着迷,也将持续调查、收集资料。
徐嘉君说,这些树的年龄比人类多好几世代,我们不知道在这漫长岁月中它们经历了什么
,只能从树身上寻觅这些刻印。拍摄过程中,就曾于大姊身上见证一道很深的割痕。这道
伤痕是怎么来的?大姊是怎么挺过这个伤害?留待每位观看者解读,想想我们和树、森林
要搭建怎样的连结。
关于Tree-Project
Tree-Project第一个计画是拍摄新西兰罗汉松属的树,第二个计划则是澳洲塔斯马尼亚的
尤加利树。拍摄这棵树是有原因的──塔斯马尼亚原是原始森林茂密之处,前两年因政府
想解编一处登录为世界遗产的森林,以增加伐木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此举让塔斯马
尼分裂为两个极端的社群,一边是主张完全不能砍树、保存既有样貌的环保团体,另一边
则是经济至上,主张砍树的社群。
为此,Tree-Project以澳洲塔斯马尼亚98公尺高的尤加利树为对象,透过等身平视认识树
,促使人们重新看待自身和树的关系。山纳表示,照片是中性的,不会传达特定立场,但
每个人看过照片,自会产生各自对树的看法。
树的高度怎么量?
爬到树上垂尺下来量,用50公尺的尺分段量,光达测树高但技术很贵,适合平坦之地,若
根部受到阻挡或在很深的溪谷里,就会测不到,比较可靠的方法仍然是人力测高。
作者: antho (嘿嘿)   2017-09-03 13:52:00
赞欸
作者: yangyr (山头斜照却相迎)   2017-09-03 13:56:00
推~
作者: ElsaFrozen (Elsa)   2017-09-03 13:58:00
推!!
作者: genephantom (Little-E)   2017-09-03 14:55:00
哇这个厉害
作者: b9111111111b ( 艾尼得皮斯)   2017-09-03 15:53:00
量高度 用空拍机吊一条细绳上去飞到树顶 标记绳着地区段 再连绳子长度 这应该可以吧?量
作者: tina5229 ( )   2017-09-03 17:33:00
这好棒
作者: edwinfan   2017-09-03 22:38:00
作者: mux3520 (甜兔)   2017-09-04 00:51:00
作者: Licor ( ╮(╯▽╰)╭)   2017-09-04 00:58:00
推~
作者: blackbrid (blackbrid)   2017-09-04 08:04:00
用绳子量不准,会有风影响,这跟用绳子量海水深度一样
作者: chihiro12 (CHIHIRO)   2017-09-04 08:56:00
厉害
作者: redhorse ( 小小草民)   2017-09-04 10:57:00
树这样爬 树枝不小心断了的风险很大吧绑绳子也会造成树的伤痕 不推
作者: tzuor (流年不利)   2017-09-04 12:08:00
那些都是专业人士,楼上多虑了
作者: redhorse ( 小小草民)   2017-09-04 12:23:00
呵呵 专业就可以爬上爬下? 不爬在地面拍风险一定比较低为什么要为了几张照片 几个人的私欲去爬这个树?我是觉得这类专业太小众 根本也没什么客观的审核单位
作者: tzuor (流年不利)   2017-09-04 12:37:00
为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好问题,颗颗...
作者: s813141 (阿超)   2017-09-04 12:40:00
其实不止量树高,其实也有在研究树冠层的生态。
作者: dallaspurs (卡萨布兰卡)   2017-09-04 13:11:00
某人一看就知道没有在攀树XD我以前也有这个疑问,后来实际了解后才知道攀树很多器材是要护树的而且上去可不是闲闲没事,很多人会上去修剪枯枝和生态调查
作者: oadzuki (oadzuki)   2017-09-04 18:26:00
好文~推
作者: davidqqq (David Kao)   2017-09-04 19:53:00
推好文~
作者: blackzero1 (honChao)   2017-09-04 20:50:00
耳闻四季部落有所谓爬树人
作者: s813141 (阿超)   2017-09-04 21:06:00
题外话,今天收到海报,感觉超正!
作者: sbbkk (地瓜)   2017-09-05 02:35:00
某r自己才是小众吧,不懂就google一下
作者: redhorse ( 小小草民)   2017-09-05 09:47:00
真正在攀树的都说只能把干扰降到最低 不懂在护航啥就跟封山一样 封起来对生态绝对比开放好这是客观的事情森林里的树还需要修剪枯枝? 这跟喂野生猕猴有什么不同包装成生态调查是很冠冕堂皇啦 但通常调查免不了干扰囉
作者: s813141 (阿超)   2017-09-05 10:16:00
人活在世上就是最大干扰搂 无聊
作者: redhorse ( 小小草民)   2017-09-05 10:28:00
是啊 所以这是程度上的取舍就像走进山里看到水鹿 有必要去骑他 或是喂食牠吗?
作者: oodin (Roc-A-Fella)   2017-09-05 10:56:00
必要之恶
作者: curveG1 ((杯具相切面))   2017-09-09 02:4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