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坪顶古圳媚登峰 三条水圳思古情

楼主: oasis168 (pc)   2017-07-19 00:15:10
坪顶古圳媚登峰 三条水圳思古情
PCLin 0708
“雕刻工会登山社”每月爬两次山,登山有益身心,我们期许每周要爬两次山,所以我们
自己来登山,以弥补雕刻工会未登山的那几周,登山觉得起精神抖擞,越来越健康!
今天10:10我们自己在捷运剑潭站搭‘市民小巴1号’(每天只有五班车- 0610 1010
1310 1540 1730)到终点站-顶山。到顶山站后往回头走几步,由至善路三段370巷29号右
侧小径斜坡往下(巷口为爱水之家自然农园),接着下石阶,右转即登峰圳,顺水流走约一
公里,可右转坪顶古圳亲山步道(是昔日联络平等里与溪山地区的一条旧道,因步道与三
条历史水圳交会而闻名)上山,可陆续遇到平行的坪顶新圳及坪顶古圳。
在清风亭野餐后,就下山到平等里派出所,公共汽车303和小19回剑潭捷运站,完成健康的有
氧登山运动,可以防治第3期以前的所有癌症。
综合而言,阳明山的古圳,仍然已经坪顶古圳(1834年道光)最优,怪不得汪惠美说她最喜
欢的步道就是坪顶古圳亲山步道,其次是尾仑古圳(约1900年光绪),再来才是十八拐圳道
(1821年道光,因为有很多塑胶水管,非常的煞风景)。
登峰圳名称之由来
登峰圳则是建于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由吴超乡出资金票六千五百三十圆开圳,水圳
长约七公里。吴超乡旧名吴登峰, 因此这条水圳被命名为“登峰圳”。
古圳历史
坪顶地区(平等里旧称)的拓垦始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至道光年间,屯垦人数渐增
,为解决饮水及灌溉之需,于是先民先后开辟了“坪顶古圳”及“坪顶新圳”,水圳源头
为内双溪。
“坪顶古圳”辟建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坪顶新圳”则完工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历史都已超过一百五十年,是骨董级的水利工程。
日据时期,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又在较下方开辟了第三条水圳,取名为“登峰圳”
。海拔高度300~500公尺古圳肩负灌溉、饮水、挑夫运输三大功能,至今仍是平等里居民
所仰赖的民生用水来源。
地图、影片、及照片请参阅:(照片均有解说,有灵感时或有诗词)详见:
http://lindavidtw.blogspot.tw/2017/07/blog-post_18.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