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香港港岛玉桂山

楼主: hahabooboo (请我吃东西)   2016-09-10 00:48:11
香港有四分之三的面积是绿油油的山,行山径更是如数家珍,
想和大家介绍其中一座小巧可爱、但又刺激好玩的步道(?)
欢迎大家下次去香港爬爬山:)
网志图文好读:http://bit.ly/2cIqemE
四天连假的尾声(好像常常在连假),拥抱了一片港岛的天涯海角。
港岛,令人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港岛上的中环上环铜锣湾,是提到香港旅游时首当其冲的地名,观光册子里密密麻麻的美食推荐、购物景点,更让我这个古怪的观光客对港岛敬而远之。去了好几次新界,却几乎不曾在港岛停留。偶然某天看到香港故事节目介绍了香港仔的避风塘,才意识到,认识港岛,也该是时候了。
以山开启与一个地方的连结,是这一年来与香港培养出的默契。山辽阔、包容,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站在马鞍山顶,望着西贡被安放在青山绿水间,那抹宁静安详的模样。从上环文娱中心正对面搭91号巴士前往鸭脷洲。巴士沿着薄扶林道往南开,再穿过香港仔与鸭脷洲相连的鸭脷洲桥道,来到在地图上地理位置看似桃花源的鸭脷洲。
鸭脷洲,以一座桥与港岛连接的小岛,岛上住宅大厦林立,维基说这里是人口密度世界第二高的岛屿。对当地不熟悉的我们,从善如流的和居民在最后一站下车。像是刚戴着眼镜从冷气房走出来,需要点时间等待镜片上雾气散去,我们沿着其中一个邨闲晃,看着眼前老老少少不停经过。不知道为何,在香港高楼林立的住宅区内,老人是再寻常不过的风景:推著购物推车踽踽独行(或其实是被推车拉着走)的奶奶;在麦当劳独自喝咖啡、连征人广告都不放过的读报阿伯;或是坐在户外健身器材上,和邻居放声谈天的阿婆。或许是崭新高耸住宅与年迈长者的违和让我格外留心,
或许他们正以拥有一处安身之地自豪满足著,但这样捧著浩荡的年岁记忆蜗居丛林水泥老去,实在无法体会阿。
玉桂山是位于鸭脷洲南边的小山,从利东邨公共汽车站旁的阶梯往山边走,不消半个钟头的手脚并用,就能攀到山顶。玉桂山不高,却已恰好能一览东博寮海峡全景(古时南ㄚ岛称为博寮,南ㄚ以东的香港海域称为东博寮,以西为西博寮)。三只鹰盘旋在鸭脷洲的树林,他们先在西边转转、再往东边飞飞,偶尔还会以数得出羽毛数量的距离经过我们头顶。微薄的生物知识告诉我,食物链顶端消费者存在与否,是一个地域生态是否正常的证明,所以每次爬山看到老鹰都很开心,像是看电影时被妈妈的一句“他是好人,不会死的”发了免死金牌般,对一个地方环境生态的放心。
从另一侧下山,往与鸭脷洲只有一条沙洲连接的鸭脷排去。下山途中不时传来对岸海洋公园游客的尖叫声,和港岛海边施工的轰隆。花了比想像中还要多时间和力气抵达沙洲,坐在小小沙洲玩水吹风,惊喜著独自拥有这一片小巧沙滩。恰巧遇到一行乘着小船前来净滩的公家清洁队员,只见他们一行六人各拿一个黑色垃圾袋,蹲在沙边东摸西弄,十几分钟不到,又乘着小船离去,沙滩几乎看不出有人来清理过,实在太混啦XD
休息片刻起身回程,随口问了坐在岩边垂钓的阿伯,问他除了爬山外,还有什么离开这荒芜的方法。阿伯指指前方与海交界的土黄岩壁,说沿着这些岩往西綑去(綑是动词),不消二十分钟就能回到市区。我们不疑有他的朝岩石去,边回头边向阿伯道谢,不知道即将迎接的,是一场比海洋公园还精彩刺激的生存大冒险。
一开始边走还边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岩石像乐高一样整齐堆叠,岩面像黑芝麻豆腐一样切面垂直平整。渐渐的,岩石逐渐崎岖、岩面被青苔覆蓋,岩壁上开始默默出现前人好心钉上的手把和绳索,找不到下一步要往哪踏时,还会出现一张木板连接,而木板下就是深蓝不见底的海崖。
反正我本来就过动,只要能活着回家什么都好玩。我抱着这样的信念(?)有时轻快偶尔紧张的在岩壁上攀。倒是担心起身后的R,虽然知道他比我常运动、聪明勇敢,但总会有一股爸妈式的担忧浮上心头,需要吐出几句“你小心这块岩石很滑喔”、“这根绳子有点晃晃的喔”来安抚自己多愁的耳朵。
经过一处较平整的岩石,一位光着上身的阿伯坐在石头上垂钓,心无旁骛的望向前方海面(连转头看我们一眼都懒)。知道香港渔村里还有不少以海为生的渔家,但从来不会把“与海亲近”这个形容词套在香港人身上。但能把海崖发展成一段不难走的垂钓步道的人们,要对海、对大自然有多么深厚的信念才做得到呢。
等到岩石渐趋平整,鼻子重新窜入城市与海对峙后残留的腥味,我们来到利南道工业区,回到熟悉的柏油路、“安全”的现代社会。
后记:如果说香港是一本书,港岛是其中一章,那这次的旅行就是章节封面的浮水印照片吧。曾经以为自己之所以那么兴致勃勃的探索香港的一景一物和历史章节,是因为对香港有爱,但后来去印尼开心、飞越南开心、玩澳门也开心,才发现我爱上的,应该是这整个世界。
ya~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