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年纪越大就越少有“第一次”的事情发生
趁著还有记忆用文字纪录下来这宝贵的“第一次”经验
行前看了很多文章,对于桃山都是简简单单带过,资料也显示是四秀中最简易的山
前言:
这个队伍由八人(5男3女)组成,是学校的登山社,成员全都是学生大二到大四不等
带领我们的向导是大四,也就是我的同学。第一天打算登桃山,第二天喀拉业山和池友山
第三天有体力的话再前往品田山。
而我是里面最菜也最老的(大四),菜到连下坡要侧着走都不知道的那种菜
会去是因为想要爬山,刚好同班同学是前任登山社长,而且他说也比较喜欢带新手爬山
除了我同学最有经验以外(四十几座百岳),其余约有3~8座百岳经验
重装: 领队28kg,我18kg(加水和四人帐),女生约13~15kg,实习向导20kg左右
时间是约略计算,路上没有什么体力去纪录,误差大约在20~40分钟
Day0 04/29
16:30
从高雄出发,到达武陵山庄约凌晨一点
在停车场搭好三顶帐篷后随即入睡,等待隔天到来。
Day1 04/30
06:00
一大早就发生猕猴偷袭事件,先抢了别人的一度赞,又抢了我们的洋葱(之后洋葱丢
还给我们了,可见他们不太喜欢洋葱XD),最后趁我不注意又抢了我的早餐草莓吐司
总之,那只泼猴的鸡八脸我是永远不会忘记。
行前暖身操
07:30
出发,一开始仍享受着行走在山林间的美妙。
成员总共八人,一直都是走在第七或第六位,最后一位是陪我走的大二学弟,
后面一直都有人多少也给了我不少安全感
走在1公里多的柏油路上前往登山口,仍难掩心中喜悦
每秒约可走2~3步
08:00
回想着过去看过所有的灾难片山难片,心里想着的是,要多累多痛苦多不小心才会有可能
发生山难,我小心翼翼的走在只能侧身通过的道路,跟影片上看的一样欸,真的只要一不
小心就掰掰了。领向最后选择了桃山登山口前进,距离桃山4.5公里,垂直上升1300m
目前每秒大概走1~2步
09:00
每爬个1.2小时就会休息三至十分钟喝水吃粮食,休息真的很重要,跟妈祖绕境一样。
现在开始都是之字形上坡,向导看我脚部有点紊乱,要我照着自己的步调走
于是我和后面的学弟开始落后其他六人约5步距离
目前每秒约走0.5~1步
白色的就是武陵山庄
10:00
可能还没走到五分之一,但也快了,心里想着这样走下去应该可以顺利登顶吧?
天气很好,气象预报说今天50%降雨机率,有下也不会太大,是滞留锋面的梅雨
而无止尽的之字形上坡真的会让人心烦气躁,走了好久好久怎么还在之之之..
开始和前面的人拉开约10步的距离
目前大概每2秒1步
11:00
背负18kg的登山包,其实体力很快就被耗尽,走妈祖绕境才背4.5kg甚至更轻,肩膀都已
经酸痛到极致(不一样的可能是绕境要长时间在平地走路),但18kg似乎没有差太多?
可能原本就有心理准备而且是缓慢地行走,可以感觉得到肩膀的酸痛
但比起大腿和身体的疲惫似乎也不算什么了,而走到现在竟然还有之字形上坡..
幸好天气仍是不热不冷的好天气
目前仍保持两秒走1步,和前面的人保持10步左右距离
12:00
走到2.7K处停机坪,心里想着终于走超过一半了,心里暗自窃喜似乎没想像中的困难?
但心中的OS马上让老天爷听到,来了场不小的雨
在停机坪的旁边搭了防雨布遮雨,大家躲在底下吃大厨兼领向煮的青江菜+方便面锅
吃到一半还出太阳,但随即而来的是抹灭希望的小雨,我似乎还没意料到这是件多糟的事
还期待着在雨中艰辛的爬山,现在想想当时的我是多么可笑天真...
13:00
雨下不停,而且有变大的趋势,索性还没什么风
上半身穿的最内层是排汗短袖,中层是防风防雨外套,最外层是雨衣
而下半身最内层是束裤,中层是一般透气的休闲裤,最外层是雨裤
从2.7K之后开始有些陡上的路段,需要运用双手往上爬,所谓真真正正的“爬”山
于是手也带起了工地手套,这路段开始出现浓雾,身体似乎更疲惫
已经看不到前方的队伍,必须用声音确认是否还在同一条线上
而实习向导也来到我的后方带我爬,于是我后面依序为实习向导、大二学弟
目前约2~3秒走一步
14:00
身体有点不堪负荷,风变得很强劲,雨也下得更大,印象中有看到3.7K的路牌
想说剩下800m的路要走,再撑一下就到了,身体非常冰冷,跟前方的队伍仍是靠声音
确认位置,开始很多陡陡上岩壁,加上大雨有些路段已经是小瀑布了
此时心里开始有点害怕,知道自己必须走快点,不然可能真的有危险...
心头浮出《圣母峰》电影中的画面,我才发现我行进的动作竟然和里面一模一样
我开始有点害怕。
约2~4秒一步,有些地形得花更久才爬得上去
15:00
映入眼帘的全都是浓雾,不知道是不是失温...非常疲惫想睡觉,画面像是定格般:
登山杖插入后、闭眼休息、右脚、闭眼、左手和右手交叠在登山杖上,闭眼、左脚蹬上
非常的渴,身体已经没什么知觉,好几次差点往旁跌落下去,幸好睁开眼才没踩出那步
风比起刚刚又更强了,可以明显看到雨是横的打过来
我努力的让自己至少睁开一只眼睛再行走,走了十几步就会拄著登山杖头靠在上面休息
后面两位学弟一直鼓励我,要我继续走,甚至幽默地开玩笑,或者说骗我(让我有个目标)
屡屡告诉我爬完这面岩壁就到了,但爬上去却仍是没有尽头的岩壁
或是告诉我转个弯就快到了,但过了之后却又是迷雾垄罩的山头和陡上坡
这样的对话循环了不下7.8次
我开始后悔,为什么要来爬山把自己搞得这么累
但比起后悔更多的是害怕...各种山难电影山难故事的情节和画面不断地浮现在脑海
很想放弃,但往下走绝对是行不通,往上却是更累,我意识到我真的走投无路
要嘛继续往上,要嘛坐着等别人来救,我知道如果学弟放我一个人在这我一定会睡着。
无法估计行进的速度,只知道非常缓慢
16:00
两只手已经冻僵,想要动动手指却发现没有办法,如果用手去使用登山杖会感觉到剧痛
因此只能用手腕去压登山杖,此时两位学弟似乎也开始无法负荷
不晓得是不是感觉到事情不太妙,其中一位学弟(实习向导)决定先越过我往前走
因为我走得实在太慢,让他们两个一起陪我受冻真的很愧疚,我也一直要他们先走
但大二学弟很坚持要我继续走,他跟在我后面,而前方队伍早已不见踪影。
我一直好想坐下休息睡一觉
似乎没有什么事比睡觉更舒服,此时才想到.... 原来电影是真的
不断地停下来喝个两口水,这两口水支持我的身体再多走5.6步,但疲惫马上又覆蓋过去
就像以前晚自习读书读到打瞌睡,下课的10分钟马上就变成精神奕奕
当下课结束进入读书的状态,又马上变成打瞌睡的状态
行走的当下视线及记忆完全是模糊且片段的,喝了水之后很奇妙的会让精神变好一下子
不幸的是水很快就喝完了,休息模式变换成每走十几步就拄著登山杖休息
好几次差点睡着往一旁跌落,索性有即时回神,而且不断的要求学弟让我坐下片刻
我:欸欸拜托让我休息一下,我坐一下
学弟:学长别坐啦,不能坐,会更冷
我:一下就好,真的不行了
(屁股才刚碰上右边的岩壁、背包靠在斜坡上,一股从头到脚的冰冷刺骨感马上遍布全身)
这时我才知道为什么不能坐...那感觉真的很恐怖,而起身又耗了更多的力气
这时差不多刚走到棱线上,那强风更是让人寸步难行,瞥了一眼山头后马上后悔这个举动
因为发现还有好长一段路,而我不知道还得走多久多远
我很明显、非常明显地感觉到我的身体无法再支撑下去,很多事情很多画面不断浮上心头
没有印象走的速度了
17:00
过了一个高点之后是下坡(回程才知道原来那是桃山山顶,当时连看的力气都没有)
我努力用我仅存的力量想从中层外套口袋拿出手机,拿了很久一直拿不太出来,
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无法夹住拉链,只好用大拇指把拉链往下推
再用右手推口袋底部让手机露出来,好险左手是张开着的僵硬而不是握拳
打开录影模式,做了一项很愚蠢的动作,但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感觉仍余悸犹存
我用手机录下我对我家人和我爱的人想说的话,当时我真的好想活着平安回去。
17:20
我不晓得离山屋还有多远,因为前面是一片黑森林,我觉得我再也撑不下去了
泪水夹杂着强风和雨水,一方面觉得真可笑,竟然才爬第一座山就变成最后一座了
一方面觉得很后悔又很难过,没想到自己是这么脆弱不堪一击
此时此刻我才觉得,以前总有人说低估了大自然的力量
我总是想大自然这么恐怖你们怎么胆敢低估他,未免太自不量力
没错,我低估了这一切,以前看的听的种种都释怀了
原来我就是低估大自然力量的那个人。
但就在此刻黑森林的入口前,出现了一个人-我们的领向
再确认我不是出现幻觉后,很明显听到他跟我们说再一分钟
我不晓得这是让我有动力有目标才说的话,还是真的是一分钟
但不管是哪种,我知道真的快到了,因为他身上没有装备
17:30
抵达桃山山屋,领向和实习向导冒着雨在外面搭帐棚(我们没申请到山屋)
山屋里面有一组两天一夜的表兄弟组成的团约6~8人,一组长庚大学的四人,和雪管处志工
还有两位台中消防上山搜救的人员,和两位中部搜救队的人员
上山前就知道桃山有人失踪,但似乎已经搜救了很多天,而明天会有其他搜救人员上山
今天的是先锋部队,听说他们只花4个小时就从桃山登山口到山屋
而我花了两倍还不止...
一进山屋搜救队大哥马上给我一杯热水,当拿到热水的那一刹那,我的眼泪也夺眶而出了
两三个瓦斯一直煮著给我们的热水,真的很感谢他们,心里满满的是感激
很快的他们要我马上脱掉全身的衣服裤子,不断的询问着我的状况
其他队员似乎很早就到这了,衣服裤子已经换妥,我知道,我这条命算是保住了。
当晚八点就入睡了,大哥们很好心的让我们住山屋内,我们这八个人把所有地板都占满了
听着他们聊著搜救的事蹟,每位都是登山经验十几年的老手,只能让人肃然起敬
而在山屋内的台中消防搜救队在聊天时谈到:‘我爬山最怕的就是下雨,下雪倒是还好,
下雨失温太快,一下子人就受不了’,我又一再地体会到我是多么不尊敬这大自然
自以为的万事俱备,结果换来的是桃山给的大大教训。
右边是志工和搜救队员们,左边是我们
Day2
05:00
前一晚各队都决定隔天马上后撤下山,这也是雪管处志工的建议
因为今天早上可能会下雨,下午甚至会有雷阵雨,各队于八点多陆续出发
台中消防搜救队的大哥们也出发了,他们开开玩笑地说,‘多希望我们出发也是下山’
早晨温度计显示约1度左右,仍下著小雨,大家都说这天气预报又不准了
下了整整一天一夜。
08:30
出发前遇到逢甲大学登山社的校友从新达山屋过来打算前往喀拉业山
在雪管处志工的苦劝下应该也是取消了接下来的行程了。
约于下午13:00左右在2.5k处遇到6~8人不等的登山队要攻顶
在0.4K和0.7K处也遇到两人和四人的队伍,只希望他们能平安上山
因为下山的路上也还是细雨绵绵,希望他们不会碰上雷阵雨就好
下山约花了5~6小时,大哥们说三个小时就能到了,这就是菜鸟和老手的差别
甚至遇到其他下山的队伍几乎是用跑的,实力的悬殊不断的刻印在我脑海中
最后全员皆平安的抵达武陵山庄
后记:
一定很多爬山前辈都遇过比这还艰辛的状况,可能觉得我大惊小怪小题大作XD
但老实说当时心里真的是这样想的....
爬A级的山就爬成这样了,很担心别人不敢再带我爬山
回来后体力真的得大大加强。大家都知道‘爬山是在玩命’
这句话让我有非常深刻的体悟。
很多用语可能有错在烦请纠正,时间也不会是很准确
还请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