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基隆河滨简易行 饶河夜市认真吃

楼主: oasis168 (pc)   2016-03-24 23:18:36
基隆河滨简易行 饶河夜市认真吃
PCLin 0324
今天下午随着“中央社周四下午美珠友爱登山美食队”作基隆河河滨步道健行。我们下午
2:30在捷运松山站5号出口集合,随即由饶河街225巷底饶河疏散门走下基隆河河滨步道
,以往大多沿着基隆河河滨西行,今天东行走9形路回饶河夜市大快朵颐-慈祐宫前的陈董
药炖排骨及胡椒饼。
松山名称由来
台北松山一带昔日为平埔原住民凯达格兰族居住的“Malysyakkaw”社,平埔族语“
Malysyakkaw”意指河流弯曲处,而这条河流指的就是现今的基隆河。清乾隆10年(1745
年),泉州人沈用带领族人到此地定居开垦、建立庄落,并借“Malysyakkaw”之发音将
此地命名为“猫里锡口庄”,该庄居于基隆河畔,有船利。清嘉庆20年(西元1815年),
地方乡绅觉得地名含有动物名称不雅,于是删去猫里,改以“锡口”为庄名。
清朝的“锡口”为基隆河河运枢纽,不分昼夜,热闹非凡,白天商贩叫卖声震耳欲聋,夜
晚则是灯火通明,莺声燕语挠心,被暱称为“小苏州”。有一句古谚形容得特别贴切:“
去基隆担涂炭,转来锡口当被单”,讲的就是工人把到基隆辛苦挑煤炭赚来的钱,都花在
锡口的风花雪月上。
雍正末年,闽南泉州籍僧人衡真(俗名林守义),由福建湄洲天后宫奉天上圣母(妈祖)
神像,渡海于沪尾(淡水)登陆,沿途化缘,乾隆年间行抵锡口,因当地士绅多祖籍泉州
,对海神妈祖信仰真挚,乃倡议留下金身供奉,在乾隆18年(1753年)觅地建庙,乾隆22
年(1757年)竣工,名为“慈祐宫”。
1920年,日本政府推行地方改制,全台地名重整,由平埔语转音而来的“锡口”因被日人
认为发音不雅(音似マンコ猫),并不宜当作地名,加上当时主事者认为锡口之景色与日
本四国的松山(Matsuyama)相似,便决定将锡口更名为松山。
地图、影片、及照片请参阅:(照片均有解说,有灵感时或有诗词)详见:
http://lindavidtw.blogspot.tw/2016/03/blog-post_24.html
作者: hoym (ho ym)   2016-03-25 18:19:00
这文章跟Hiking有何关系?可以不要这边当做你的个版,好吗?
作者: simonown (白羊与蛾)   2016-03-25 19:34:00
惯犯
作者: whalelover (哞哞哞哞王)   2016-03-25 22:46:00
文章也稍微挑一下再贴吧 这篇真的没有hiking点
作者: avogau ( 假 装)   2016-03-26 02:31:00
越来越夸张根本是帮自己的部落格打广告
作者: dj720c (dj720c)   2016-03-26 18:03:00
这帐号都是射后不理的,嘘也没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