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登圣母峰险受难 高铭和分享作品与经验

楼主: Trud (劳动报)   2016-02-18 02:21:45
登圣母峰险受难 高铭和分享作品与经验
2016-02-17 18:45 联合报 记者李青霖╱即时报导
1996年5月10日成功登顶喜玛拉雅山圣母峰的登山好手高铭和,返程却遇暴风雪,险些丧
命;如今,他成了热爱生命斗士,应邀各地演讲、办摄影展,分享他的生命经验。
他说,当年圣母峰“没把我留在山上,一定是要我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高铭和“百峰人生”摄影展今天起,在新竹市美术馆展出,19日下午在新竹影像博物馆安
排纪录片欣赏与座谈,广邀大众参与。
“想像一下,在海拔8千8百多公尺的圣母峰上、摄氏零下60度、时速150公尺的暴风雪,
没命地袭来,会是怎样情状”?高铭和说,当时只想把眼前遭遇问题,用经验排除,没太
多胡思乱想,至于后果如何,并没考虑太多。
他把生死经历写成“一座山的勇气”出版,还办摄影展与讲座,分享他的登高山经验,“
希望给年轻人一些启发”。
今天午后,在新竹竹莲寺主委许修睿邀请下,高铭和到竹莲寺参拜,并提供他的摄影作品
“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给寺院,感谢赞助他今年的巡回展览。
他说,登顶当晚暴风雪险丧命,第二天在雪堆里被发现,把他从8400公尺下到8千公尺,
隔日再到6400公尺第二营,原想接着往5400公尺基地营走,体力虚脱。“幸好美国救援直
升机赶到”接他下山,送加德满督急救,但手、脚趾头与鼻子因严重冻伤,都须切除。
被救后一年内,他动了15次手术,手脚趾头都没了,鼻子还用额头的皮肤重建,“一切都
心存感恩”,他还成病房中业余心理辅导员,让许多面临节肢病友,勇于面对现实。
许修睿说,高铭和虽经折难,仍拥有乐观积极的人生观,对高压力的现代人来说,有值得
学习之处,他乐于支持。
竹莲寺主委许修睿(右)支持台湾第一位从尼泊尔登顶圣母峰,却山难归来的高铭和,希
望借由他的展览与纪录片,鼓励年轻人。记者李青霖/摄影
台湾登山客高铭和1996年5月10日登圣母峰成功,下山却遇爆风雪险丧命,鼻,手,脚趾
都冻伤切除。记者李青霖/翻摄
台湾第一位从尼泊尔登顶圣母峰,却山难归来的高铭和,希望借由他的展览与纪录片,鼓
励年轻人。记者李青霖/摄影
http://udn.com/news/story/3/1507750
作者: wade6510 (真情不必多说)   2016-02-18 06:50:00
这也是一个争议性人物
作者: Justice5566 (正义56)   2016-02-18 09:35:00
被Jon Krakauer骂得很惨
作者: deerdriver (骑鹿人)   2016-02-18 10:13:00
还好吧 书里面根本没提几句XD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16-02-18 15:23:00
也只顺带提了几句,何来“很惨”之说?
作者: mangomilk (65分三明治)   2016-02-19 14:11:00
以语气来说 算是很惨吧XD
作者: fatyaya (阿本)   2016-02-20 12:32:00
冒险性质的事情本来就是争议,请正面看待就好, 决定登圣母峰就不会去想后人怎么评论了!爱山之人不会喜欢强辩。因为我们都只是大自然里的一粒沙子而已。
作者: yarraman (挥洒蓝天大仲马)   2016-02-22 00:22:00
“时速150公尺”实在无法称之为“暴风雪”。圣母峰这部电影我有看过,后来送上直升机的那位是高铭?不是外国人?电影演错了?
作者: deerdriver (骑鹿人)   2016-02-22 06:22:00
印象中书有两个被直升机载走 一个是高 电影演的是另一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