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版
http://laxic.blogspot.tw/2014/07/18.html
嘉义县阿里山乡中山村第六邻排云101号,这地址可不是说想去就随时能去。
让山友苦等了两年半,新的排云山庄终于在2013年7月底正式恢复住宿申请。重新开放后
,可以申请的床位增加了,不过要抽到床位,拿到玉管处核发的入园证,一如往常的难!
要从众多的申请队伍中雀屏中选,中签率极低!要是有幸中签,正可谓是被玉山所遴选的
男/女人!
往年抽排云山庄床位,未中签退件的通知信一封接一封。随着退件通知信的增加,反倒有
种看开不强求的念头。中不中签天注定,只好在系统申请的队名上作文章,自娱娱人,只
是有创意又让人会心一笑的队名愈来愈难想。
每次都申请四天的玉山前六峰行程,悠哉地夜宿排云山庄三个夜晚。收到中签通知短信的
那一刻,惊喜中带点讶异,想不到今年第四抽就抽中了。可惜只抽中前两晚的床位,第三
晚抽不到,只好将行程缩短成3天。不过这样也够了,换成摸早黑登玉山主峰看日出也是
不错。
塔塔加鞍部是沙里仙溪与旗山溪(又称楠梓仙溪)的分水岭,从鞍部步入登山步道,是通往
主峰的最近距离。从登山步道叉开的是楠溪林道,缓缓下切蜿蜒山腰。这条林道曾经在伐
木的疯狂时代,带走鹿林山与麟趾山上一株株林木,山头变成光秃秃一片。如今终于又长
出稀疏的树木,却离原始茂密的森林样貌还差得远。今日,林道的功能就像逝去的伐木时
代一样,消失在不远处的迷雾中。
眼前的山雾迷茫突然让我理解了!说好的晴天没有赴约,被气象局晃点了。以后还是预报
晴天的日期就自行延后一天,预报雨天日期就自行提前一天好了!
没有什么展望,一路白茫茫。想起去年与同学包车出游阿里山,司机一路讲著阿里山公路
多么的惊险难开。那时我还不觉得,但经过昨晚从北部开车一路南下,由国道3号中埔交
流道接上台18线,还开不到顶隙,就遭到大雾封锁,能见度超级差,地上的标线几乎不见
,只能龟速前行,开始深深体会司机的箴言。到了台18线与楠溪林道的叉路口停车场,已
超过半夜一点,懒得去敲东埔山庄,只好睡在不舒服的车上。
一路驶来的台18线,诞生于1970年代(民国60年代)的十大建设时代。1974年(民国63年)为
了东西均衡发展,行政院计画再开凿三条东西横贯公路,并于1977年(民国66年)宣布将列
入十二项建设计画。
新北横公路:从新店乌来到宜兰双连埤的台9线甲线。
新中横公路:由三条路线所构成的倒T型新中横公路,包括南北向的水里玉山线(从南投水
里到沙里仙溪溪头的台21线),衔接东西向的嘉义玉山线(从嘉义市经阿里山到沙里仙溪溪
头的台18线),以及玉里玉山线(从沙里仙溪溪头到花莲玉里)。
新南横公路:从屏东市经雾台乡阿礼村到台东知本的台24线。
打从1899年(明治32年)日本技工小池三九郎发现阿里山大片的森林资源开始,阿里山森林
铁路如火如荼的铺设,从嘉义到二万坪的铁道于1912年(大正元年)通车,开启阿里山伐木
的兴盛年代。直到1963年(民国52年),林场开发殆尽,资源耗竭,阿里山工作站结束直营
伐木,贮木场、制材厂等设施相继裁撤,残材整理则在1965年(民国54年)结束。
就在1963年伐木的结束后,运输木材的森林铁道转型发展观光,以古老的直立蒸汽火车头
作为牵引,吸引无数的观光客前来一赌风采。但1969年(民国58年)开始汰换蒸汽机车,改
以柴油机车作为牵引,风光略减。而后,林务局为了配合省政府交通处的政策,开始改建
隧道与桥梁,以提升铁路营运安全,于1978年(民国67年)林场支线铁路一度全面停驶,阿
里山的辉煌转为平淡。
台湾十大建设结束后,接着启动十二项建设计画,逐步展开新中横公路的修建,利用原有
的产业道路,升级成公路等级。1982年(民国71年)9月,从嘉义后庄到阿里山的公路正式
通车,称为阿里山公路。宽阔平稳的公路直通阿里山森林游乐园区,再加上台汽客运与嘉
义县公共汽车的路线营运,即使需要办理乙种入山证,又通车之时便施通行费收取,在石棹设
置公路收费站(于1989年停止收费并拆除),人潮亦络绎不绝,再次开启阿里山的传奇年代
。只是原本一票难求的登山铁道阿里山本线,不但票价较高、车程又长,渐渐落寞。
公路通车到阿里山森林游乐园区后,尚未结束,继续往塔塔加鞍部修筑,并利用原有的运
材铁道辟成道路。大约已儿玉(后称自忠)及塔塔加之间的新高口(后称玉山口)来区分,新
高口以西,大致是利用香雪山线铁道路基辟筑;新高口以东,是沿东埔线(哆哆咖线)来辟
路。1986年(民国75)6月,从后庄到塔塔加这段嘉义玉山线与玉里玉山线,编入省道台18
线。
今日的台18线,向西部延伸,全长109.985公里,西起嘉义县太保市的高铁嘉义站,经过
嘉义市大溪厝、嘉义县后庄、顶六、隆兴、社口、触口、中寮、龙美、隙顶、巃头、石棹
、十字路、二万坪、阿里山、自忠、塔塔加。
踏上切著山腰的步道,这是继登八通关大山后,再次进入玉山山脉。历经在无数电脑前敲
打键盘申请的日子,终于盼到期待已久的玉山,却是带着莫名的复杂心情,有点兴奋,也
有点近乡情却。抬头看着没有蓝天的天空,真是五味杂陈。
这样的感触很快就被冲销掉,平缓的步道马上迎来二段之字坡。看着别队山友略显吃力爬
著,早已习惯重装的我们倒是轻松以对,更何况行程的晚餐都向排云山庄的订餐,背包少
了些重量,总有点不太习惯。
孟禄亭之后,缓缓起伏,直到2.7k的玉山前锋登山口,热身路段结束。
过往登玉山主峰的路线,是从塔塔加鞍部沿棱线直登前锋,续行棱线路,经西峰抵达排云
山庄。光从远处看着棱线,就觉得这旧路很吃力,好在如今山腰路已经取代棱线路。
玉山前锋登山口,卸下大背包,拿着水罐与相机,窜入灌木丛中,切上距离只有800m却陡
升400m的登顶路。
快速的陡升,爬的上气不接下气,多次停下来喘气。走出高大的箭竹,顶上盛开红毛杜鹃
,看的心花怒放,倒也忘了眼前看似无止尽的乱石坡。
碎石坡的尽头,再一段陡升,突然看见一块平缓空地,四周箭竹环绕,山顶的标高牌立于
空地中央。
玉山前锋,H3239M,无基石,六易之一。本来是能眺望西峰与鹿林山,只是今天仅云雾,
没有展望。在山顶玩乐了一会,走了几步标高牌后方通往西峰的棱线旧路,原路下切拿大
背包。这段陡升陡降的前锋攻顶路,也耗了两个半小时。
缓步走往排云山庄,溪谷累积的水气在午后爬上山颠,以木栈道相连的山径,划过山腰,
云雾袅绕,似有若无。若非1985年4月玉山国家公园设立,以及环境评估与生态保育的抬
头,使玉里玉山线重新规划路线,最终停止办理,亘古恒常的自然景致,免于被车水马龙
的景象取代。
新中横公路计画于1978年(民国67年)5月公诸于世,由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玉里玉
山线所组成。其中,南北向的水里玉山线编为台21线,东西向的嘉义玉山线及玉里玉山线
编为台18线,三条路线预计交会于沙里仙溪溪头。1979年(民国68年)嘉义玉山线动工,
1980年(民国69年)水里玉山线动工,年底便发现地形不利,将交会点改为塔塔加(东埔山
垭口)。
嘉义玉山线即是阿里山公路,阿里山地区是原住民邹族的传统领地。邹族的Tsou,原意是
“人”或“人类”的意思,自称Tsou Atoana,意思为“我们这群人”,用以与异族人作
为划分。原本是被分类为北邹及南邹,共三个群。
北邹的阿里山邹群(Tsou),日语称为曹群,分布于现今嘉义县阿里山乡。分属包括达邦社
(Tapangu)、特富野社(Tfuya)、鲁富都社(Luhtu),以及已经依附达邦社及特富野社的伊
姆祝社(Imucu)。
南邹的卡那卡那富群(Kanakanavu),分布于现今高雄市桃源区。
南邹的沙阿鲁阿群(Hla'alua),分布于现今高雄市那玛夏区。
但南邹的两群于2014年6月,正名为拉阿鲁哇族(旧称沙阿鲁阿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不
再归属于邹族。
北邹族的起源始在约3000至4000年前,族中相传Hamo大神摇落神树(刺榕树)的树叶,将落
叶变为人,繁衍生息。后代子孙纷纷下山寻觅耕地及猎场,活跃在嘉南平原一带。但不久
后发生大洪水,散居四处的人类及动物再度回到玉山避难。许久,洪水消退,山顶的人类
才又下山。人类从玉山下来后,就建了第一个部落-达邦,另一群人则来到台南安平沿海
。
而最早关于邹族三群的文献记载,则出现在300多年前,约1650年荷据时期的〈台湾番社
户口表〉。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登陆台湾,以台南为据点。1642年荷兰军队将占据台湾
北部的西班牙人驱离,成为台湾第一个殖民政权。原本邹族先祖是在台南平原生活,荷兰
人登陆后,两方并无刀剑相对,反倒是相当礼遇,以物易物,维持紧密的关系,甚至有学
者推论荷兰人与邹族人通婚的可能性。直到1661年(南明永历15年)荷兰人在郑荷热兰遮城
之战战败,1668年荷兰人撤离台湾,结束短短40余年的殖民。而郑成功登陆台湾后,除了
驱逐荷兰人,更大量屠杀邹族人,迫使原本居住在台南平原的邹族居民开始往阿里山及高
雄山区躲避,也有少数留在台湾的荷兰人逃离到阿里山,接受邹族庇护,加入了现今的富
野群及达邦群。
邹族的聚落地处偏远山区,自清代开始的对外方式都是透过番界上的通事,交换所需的物
资。到了日治时期,着手阿里山森林铁道的辟建,同时也雇用邹族人修建道路,大多利用
原有的路径或猎径加以修筑,以打通部落各社之间,以及与汉人聚落之间的连结。其中以
邹族南北纵贯古道最为重要,从北端的哈里味(今日的嘉义县梅山乡太和村),经过现金嘉
义县阿里山乡的ララチ(乐野村)、十字路、タッバン(达邦村)、ニヤウチナ(里佳村)、サ
ビキ(砂米箕,山美村),这条南北向的干道与东西向的森林铁道形成便利路网。
然而,阿里山公路的前身,并没有利用到这条南北纵向古道,而是另一条俗称的面粉路。
走到了西峰下的凉亭,沿途有许多森式杜鹃的花瓣,散落在步道上。抬头望却不见花丛踪
影,孪来都躲在更高更隐密之处,或许是想避开人为的侵扰。过了西峰观景台回头望,惊
喜地发现步道下方的杜鹃丛,这是在一片白雾中,让人喜出望外的粉白之物。
另一个粉白之物,就是刚才提到的面粉了。
那是个二战结束后,美国粮食过剩的年代。1954年7月,美国艾森豪总统签署了 480 号公
法(Public Law 480, Food for Peace Program),对他国进行军事、经济,以及其他农牧
产品的援助。其中一项,就是将大量的小麦外销。透过美国过剩的农产品销售到台湾,稳
定美国的农业局势,并用这些从台湾民众口袋掏出来的货款,做为援助台湾建设的基金,
不但赢了面子,更赢了里子。只是可怜了台湾升斗小民的裤袋,掏出了血汗钱,还要物尽
其用的将印有"中美合作"的面粉袋来做内裤。
随着山区开垦的发展,一日只来回跑一趟的阿里山森林铁道本线,以及从嘉义市区只通往
触口的客运,早就已经不符使用,仅能靠着双脚,走入林间步道,耗时又艰辛。当时山区
与平地的主要联络步道位于公田与触口之间,称为公田古道,只是随着阿里山林业的兴起
,带动嘉义的木业及纸业,生活物资及农作物的运输,早就饱受不便之苦,一条真正道路
的需求,开始催生。
国民政府初期,全台湾可谓百废待兴。石棹地方人士多次向嘉义县政府争取开辟道路,县
政府却也无能为力,于是1958年(民国47年)在当地笋农薛金辉、公路辟建主任刘通陶,以
及刘通陶的女婿邓金票等人的争取下,造就了一条由民间筹资所辟成的道路,缺额部分由
卖美援面粉筹措资金。这条路1959年(民国48年)动工,1964年(民国53年)开通,长度25公
里,大大改善从触口到隙顶,再到石棹的交通。这条路的名称为中兴产业道路,或称中兴
公路及中兴产业林道,也被称为面粉路仔。
1965年(民国54年)美援结束,1967年(民国56年)继续以卖面粉来筹资拓路,只是改由嘉义
县政府主导,将隙顶到石棹的路面拓宽。中兴产业道路原本想继续开拓至阿里山,只是嘉
义县政府无美援可卖后,就无能为力了,仅开辟到十字路。直到1971年至1976年间(民国
60年~65年)才升级拓宽成乙种林道,后来被选为阿里山公路之路线。
类似这样利用美援经费开凿的道路,还有很多。翻开地图,台18线上隙顶到石棹路段的北
方,有一条县道159甲线,与中兴产业道路在石棹相接。这也是一条面粉路,在日治时期
就着手进行规划,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延宕。直到于1965年(民国54年)动工,以面粉当
作工资发放,在没有机械工具的协助下,全程由沿线村庄居民徒手开凿。从番路乡大湖,
经过竹崎乡光华到石棹,于1968年(民国57年)完工,长度约22公里,称为大华公路,或大
华林道。
笔直的铁杉林、平滑的大峭壁、低矮的箭竹坡,前往排云山庄路上,视觉多变的飨宴。旗
山溪溪谷,视野辽阔,对岸是主峰往南峰的棱线,圆峰山屋已经被波涛汹涌的云浪侵袭。
屡抽屡不中签的圆峰峰屋,说明我与玉山后六峰缘分未到,不过也不强求,不刻意安排,
时间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新中横公路的初期路线计画是从水里,经过沙里溪头、八通关,到玉里。当时考量到南投
信义乡的经济开发,以及工程施工补给,决定纳入嘉义玉山线,将道路从阿里山延伸到沙
里仙溪溪头,将路网拉到西部平原。
在1974年(民国63年),时任行政院蒋经国在立法院施政报告中,提出再开凿三条东西横贯
公路。在此之前,在嘉义玉山线如何开辟通往阿里山的选线上,上演了一场选线角力战。
除了嘉义县内本身的道路争夺外,云林县也加入了战局,为的就是借由阿里山观光的盛名
分杯羹。云林县议会在1965年(民国54年)12月初提出开辟一条由斗六、竹山、瑞竹、草岭
、狮头湖、眠月的公路需求,在利用眠月铁道支线连结阿里山旧站-沼平。这个提议不受
省政府的青睐,原因是在眠月还需转乘森林铁道,不符公路运输的本意。
就在云林县议会的提议后,1965年(民国54年)12月中,公路局针对西部公路路线勘查,选
出了甲/乙/丙三条备案。甲线:从南投县鹿谷乡的溪头南下,猜测即为溪阿纵走的路线;
乙线:从嘉义县番路乡向东开辟;丙线:从嘉义县番路乡的触口,经石棹开辟。乙线就是
后来的大华公路,丙线则是1964年完工的中兴产业道路。
在政治角力及施压、公路经费窘迫等因素,中兴产业公路脱颖而出,雀屏中选成为台18线
路段。而大华公路在1967年(民国56年)被编入县道159甲的延伸计画线,于隔年完工。
选线作业结束后,1975年(民国64年)10月公路局召集相关单位进行踏勘,勘查途中判定嘉
义玉山线衔接玉里玉山线更为理想,于是将支线的嘉义玉山线改为新中横横贯公路主线,
水里玉山线改为支线。
夕阳为山峦上了彩妆,踏上石阶,一栋木纹色的三层建物出现路旁,这是前往玉山的中继
站,新一代的排云山庄。外观还相当新颖,倒是有点突兀,反倒让我有点遗憾没有住过前
一代石纹外观的排云山庄。
好奇地四周晃了晃,门外木头底板都是利用先前床位的木头所铺设,还有保留床号的数字
,很有意思。但山庄也是有几点令人匪夷所思之处:
首先,山屋在大门入口处增设了干燥室,在台湾多雨潮湿的登山环境下,让山友有个快速
弄干装备的房间,是很贴心的服务。只是这个干燥室并非密闭,也无干燥设备,仅是靠着
低温风干而已,效果不知如何。
再者,山庄床位序号也挺奇特,入园证上连号的床位,山庄内的床号却是上舖下舖的排序
。
更别说那奇差无比的隔音,倒不如不要弄成隔间,大家睡成一片,半夜出发的山友,看到
有人还躺着睡觉,还会比较自治点,将讲话音量放小。
再加上企业赞助提供的室内拖鞋,出自美意,但品质太差,啪啪啪地与地板产生完美的共
鸣,激荡于山庄中。
另外,背包不能拿进房间,更令我百思不解。
整体而言,新的排云山庄就是一栋大型工地组合屋。花了这么经费,工期一延再延所盖的
山屋,影响山友权益,却盖成如此般,这绝对不是一句“有山屋可以遮风避雨就不错了”
的安慰话就可以带过!与同一时期的新一代天池山庄相比,优劣见矣!
最初的计画是睡到天亮才起床,随着只抽中两晚山庄床位,只好将四天行程压缩成三天,
先登玉山顶看日出,再走东峰、北峰、北北峰。晚上很安心地睡着,不用担心半夜睡过头
,即使不设闹钟,自然会被别队吵醒。好整以暇吃完餐,刻意比其他队伍晚一小时出发,
以免卡在塞车的大队伍间。
漫步在暗夜中,随着之字坡爬升,心情格外轻松,也聚精会神看着沿途冷杉及圆柏,找著
树丛间有没有发亮的小目光,偷看着路过的登山客,期待着野生小动物出来打招呼。不知
不觉,就追上前方队伍,只能走走停停爬上岩块,在风口前的铁护网内等待天亮。
可惜气象局预报的晴天迟到了,山顶是个灰阶的世界。被玉山选中的人,如愿登上了峰顶
,一亲芳泽,终究还是值得庆幸。只是她配给你另一种面貌,要你再多来几次。
玉山主峰,H3952M,一等三角点,台湾第一高峰。
愿心清如玉,义重如山。一句以前石碑上的话语,今日已被换掉,这句话语的意境却难从
心中抽换。
我深深吸口冰凉的空气,叹了口气。与意境无关,而是置身云中,连玉山东峰都躲到白色
布帘后,不见踪迹,深深感到郁卒的心情。好不容易抽中床位,遇到这种天气,心情格外
纠结。又再深深吸了口冰凉的空气,好让头脑再清醒些!这样的气候,就算走到东峰、北
峰、北北峰,没有展望可以欣赏,只是完成捡山头的任务,未免也太乏味了。
那就决定回头吧!虽然很遗憾!还是回到排云山庄打发时间!
回到排云山庄没多久,天公很不给面子的下起大雨,还附赠几场的冰雹。至少这让我觉得
退回的决定还挺欣慰的,干爽地来回玉山主峰,雨衣完全派不上用场。先补个眠,趁下午
再去玉山西峰晃一晃,等待日落,心中是这样盘算著。却事与愿违,午后的雨就此没有停
过,就此宣告这趟玉山前五峰的行程,压缩成玉山前两峰。
二天一夜的队伍在中午前就全部从山庄清空,庄主、管理员及协作员终于可以抽空休息。
山庄内恢复宁静,只剩我们这队,在山庄一下发呆,一下玩着地产大亨纸牌,一下看书,
在下批两天一夜队伍抵达前,享受悠闲宁静的度假时光。
第三天半夜一样被摸黑攻顶的队伍吵醒,要再等到这些队伍从山庄大门外净空后,才能再
次进入梦乡。安稳地睡到被窗外的光亮唤醒,慵懒地走到餐厅,山屋内只有三三两两的山
友,都是未随大队伍前行者。向他们打了招呼,问声好,被视而不见。好吧,毕竟这条路
线是非常大众的登山路线,有些人是抱着旅游的心态,并不像大多数的山友那么亲切又健
谈。不久后,几位单攻玉山下来的山友陆续来到,山庄开始热闹了起来。
迟到的晴天终于来报到了,可惜是来迎接我们下山。玉山西峰的路径就在眼前,只是时间
都不够,只能想着“反正下次还会再来的!”,这样就有安慰一点。
离塔塔加登山口愈近,天气就愈好,云就愈开。沿途有玉山南峰、玉山小南山、南玉山在
对岸相随,弥补了第一天没看到的景致。
天气一好,回程的速度变得超慢,真是舍不得离开啊!于是又在西峰下观景台逗留了一会
,望着主峰上空快速流动的云,一下像浪涛冲激主峰这大岩块,一下又烟消云散。
就当远方一颗白色球体出现在绿色棱线上,那是设置在鹿林前山的中央大学天文台,以及
气象局观测设施与基地台,也代表塔塔加登山口不远了。
登山口前再一次回望玉山南峰、玉山小南山、南玉山!我会再来的啊!!!
在开下山之前,循着台18线往东来到塔塔加游客中心。海拔2610m的塔塔加,邹族称为
Tataka,宽阔平坦草原的意思,是台18线与台21线的交会处,也是现今台18线的终点。道
路标示牌上的台18线长度为109.3公里,不过随着公路起始点一直不停向西延伸扩增,实
际里程数也随之增加。
而翻越玉山山脉的台18线东段,原本计画从东埔山垭口(现今的塔塔加)出发,经过塔塔加
鞍部、玉山、金门峒断崖,沿着荖浓溪,在达芬尖山一带以隧道穿过中央山脉,走日治时
代修筑的八通关古道(大分、多美丽、瓦拉米、山风、鹿鸣、南安、卓乐),沿拉库拉库溪
到玉里。这条玉里玉山线于1981年(民国70年)7月从玉里向西修筑,公路仅修建到山岚,
共14.6公里。
由于塔塔加到山岚的路线,经过生态丰富的高山地区,民间及学界忧心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且公路一旦修筑,八通关古道的历史意义将荡漾无存。再加上,计划路线经过陈有兰溪
、荖浓溪、拉库拉库溪的源头,多处河川袭夺造成的崩塌及断崖,需付出高昂的代价来克
服。再加上1982年(民国71年)5月颁布“观光资源开发计画”,指示玉山规划为国家公园
。同年11月,台湾第二座国家公园-玉山国家公园通过核定区域范围,公路局被要求更改
路线。
就在颁布“观光资源开发计画”的隔月,公路局便以不超过海拔2600m、不经过八通关古
道、避让国家公园为原则,重新探勘及规划玉里玉山线路线。于是公路局在塔塔加鞍部与
大分之间的路段,重新选定出三条替代路线:
A线是从塔塔加沿着楠溪林道南下,经南玉山哑口隧道穿越玉山山脉,过安东昆隧道,跨
过荖浓溪,再过塔芬隧道穿越中央山脉,接上原本的玉里玉山线。
B线是从塔塔加鞍部往东南延伸,跨越旗山溪,抵达南玉山西侧山腰。再往南接上南玉山
哑口隧道,接下来就与A线相同。
C线前段与B线相同,抵达南玉山西侧山腰,另辟一隧道直通安东昆隧道,之后便与A线相
同。
公路局提出计画线的替代方案,也没有符合自己所订定的原则,还是都经过了玉山国家公
园。
内政部营建署也另外提出改线建议,沿楠梓仙溪林道向南衔接梅兰林道,几乎跨越整个南
二段,然后在梅山口接上南横公路。不过公路局认为路线过长且迂回,并未采纳。
替代路线悬而未定,台18线计画线就一直停留在地图上的虚线。1986年(民国75年)4月,
行政院决议停办玉里玉山线。1991年(民国80年)行政院放弃玉里玉山线的兴建计画。2006
年(民国95年)台18线计画线解编,已经修建的山岚-玉里路段,于隔年2007年(民国96年)
改编为台30线,并入玉长公路。
消失的台18线计画线,与台14线、台16线计画线的命运相同,就此渐渐被淡忘。
两年前的八大秀行程,走进了八通关,走上了一部份台18线计画线,可惜雨中惊险,无心
赏景。期待着未来某天,再次踏上八通关,东埔进玉里出,真正把这条计画线走完。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