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台湾民众高血压盛行率及自知与控制率

楼主: ingenuity (共用帐号!勿丢水球)   2016-11-15 22:16:45
有图表无音乐网志
(本文图表多, 建议看网志)
http://drmelissa11.pixnet.net/blog/post/12998956
在开刀房里看到太多其实有高血压而不自知的病患,
也有许多病患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血压控制不错,
很常有这样的情境:
麻护:(开始量血压)高血压有在控制吗?
病患:有啊,都有在控制!
麻医:(一翻病历,血压都是超过140/90……内心暗想不妙)
血压量出来,SBP破180 mmHg甚至直达200……
病患:我比较紧张啦~
麻医麻护:(脸都绿了)……是啦,大家要开刀都会比较紧张,我们等一下再量一次看看…

(也只能顺着归因于紧张来安抚病患,但实际上往往就是血压没有控制好)
高血压可是会导致很多后续器官受损的,
控制不好的血压对于麻醉过程中的安全、
开刀后的复原也有非常不良的影响,
但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人和控制很差的人还是很多,
究竟台湾国民的高血压盛行率和各方面认知如何呢?
以下表格大多出自台湾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公布民国2013-2015年台湾民众高血压的最
新调查结果。
2013_2015台湾成年国民血压盛行率.jpg
从表中可以看出高血压的确诊在40岁是一个分水岭,
40岁之前高血压盛行率不到5%,但四十岁代却一下子跃升到破20%。
50岁前还有八成的人没有确诊高血压,
但到了70岁以上,超过六成的老年人都有高血压,
80岁以上长者则达到近70%。
当然只看这张表说话是比较武断,
因为有些人也许早就有高血压,
只是没有明显病痛所以没特别就医,
平常也没量血压的习惯,
所以没有被注记确诊。
但基本上以台湾就医方便度来说,
应该很少有人成年后到五十岁前没有就医纪录的,
以目前医疗现况和医师基于国民健康都会积极提醒和注记的情形而言,
这个统计数字和实际上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落差。
所以从表中的重要资讯:
四十岁代是高血压有无的重要关键。
而要避免成为有高血压的老人,50~70岁之间仍然是可以努力的,
因为有四成的高血压是在这中年之后才诊断的。
不要因为觉得自己都已经步入中老年了就放弃努力。
2013_2015台湾成年国民血压自知与控制率.jpg.png
从这表不难理解台湾医疗都已经多年来这么便利和先进了,
为何各种慢性病的盛行率仍是有增无减?
扣除掉文明进步带来的各种环污、食污、饮食精致、
现代作息习惯的不利条件,
追根究柢仍是和国民自身对疾病的自知和控制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40岁之前已经有高血压男性的自知率不到25%、
控制率甚至只有18%,
相较于女性虽然也好不到哪里去(自知率接近六成、控制率35%),
但这可以解释为何上一个表中绿色框框里,
女性在这40岁高血压分水岭的前后只从3%增加到10%,
而男性则猛地从6%增加到32%,
当然也许这和30-50岁正是事业冲刺到巅锋期有关,
而一般来说,男性背负家庭经济责任与社会/自我事业要求压力比女性较高,
(压力可是百病之源,甚至单纯压力这一个因素就可造成高血压)
但这终归和两性对自身健康的控管态度是有差别的。
也许有人会说,
就算女性晚一点发生高血压又怎样,
到了60岁以后男女的高血压盛行率就都差不多了。
但是盛行率不能说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
而通常越早有高血压,
各种器官受到的影响也就越早,
伴随而来的各种高血压延伸疾病就越多,
生活品质也一定会受影响,
因此即使到了七十岁代两性的高血压都落在六成左右,
但很有可能男性的各种并发症更多、
进出医院或缠绵病榻的比例也会更高。
血压值观念错误表.png
这张表格则是有点让人惊讶,
居然所有年龄层对非常基本的高血压认知都只落在四成到五成左右。
这个问题还只是非常单纯地问“145/95 mmHg血压是否正常”,
并非拿有点模糊边界的血压数值去考,
也没有问高血压的分级也没有问高血压应有的控制态度,
国民对高血压的认知真的是有待加强。
这张表格同时也可以说明为何前一张表的自知率和控制率不仅不佳、
且两者也有落差,
(像65岁以上自知有高血压者有八成,但控制率不到六成)
就是也许一个人他知道自己有高血压,
甚至也有规律量血压的好习惯,
但量血压时当数字出现145/95 mmHg或其他血压过高的数字时,
他觉得是正常的,心里一点都没有高血压控制不佳的病识感,
自然也就不会认真去看待自身有高血压这件事情,
在饮食、作息、运动、就医等方面也不可能积极。
这就像考试时如果连题目都看不懂,
答题也不可能对到哪里去。
量血压注意事项.png
有些人由于不想面对自己有高血压的事实,
或是不想承认自己都没有在好好控制血压,
基于各种渴望自我感觉良好的理由,
对于血压显示出的数字就会有讨价还价的态度,
所以看看上面这张表,
如果量血压时都有符合上面的注意事项,
就来诚实面对血压数字吧!
高血压定义.png
(此两表摘自2015年台湾高血压治疗指引摘要参考(作者戴佛安),
来源2015 Guidelines of the Taiw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the Taiwan
Hypertension Society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J Chin Med Assoc
2015;78:1-47.)
总的来说,不管你是早量晚量、在家里量还是去医院量,
理想的血压是要控制在120/80 mmHg,
如果几次下来血压高于140/90 mmHg就是高血压,
而血压于130/85 mmHg附近就是高血压前期(你差不多要进入高血压的世界了),
不要一直找理由什么紧张啦、昨天没睡好,
也不要如果量到132/84或是138/87这样的数字还在哪边纠结啊呀只差一点点应该还好,
想要催眠自己“我没有高血压/我控制的还OK”,
对自己的健康讨价还价是要做什么?
赶快改变饮食等生活模式、
接受医师的咨询卫教和后续是否要开始/调整药物治疗。
综合下来,汪郁荣医师这篇文章给大家的总结和建议:
理想的血压是要控制在120/80 mmHg,
如果几次下来血压高于140/90 mmHg就是高血压,
而血压高于135/85 mmHg就是高血压前期(你差不多要进入高血压的世界了)。
四十岁代是高血压有无的重要关键。
要避免成为有高血压的老人,50~70岁之间是非常值得努力的。
所有年龄层国民对自身高血压的自知和控制都不足,
尤其是40岁之前已经有高血压的男性最不足。
所有年龄层对非常基本的高血压认知都只落在四成到五成左右。
希望大家检视自己的血压、
也关心自己身边高龄的亲人朋友,
血压的注意应该从步入30岁代就要开始,
40岁代则是把握早期控管的黄金期,
而50岁之后仍然是可以藉著持续关注来减少高血压的产生,
国民对于血压准则的认知不足有赖自身健康意识提升与医护人员好心的多一句提醒。
继续阅读
[请益] 北部健康检查推荐darkjudge[情报]新癌症筛检方式—嗅癌犬happinesshan[分享/免费台中肺癌讲座]11/19全癌连肺活99讲座 debbywei17[问卷] [email protecte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