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Final S4000、S5000

楼主: jouska (啾丝卡)   2025-01-05 15:59:24
https://i.imgur.com/6ZFNS1F.jpeg
前几天经过加炜,
知道Final出新耳机,
便来实际听听看。
使用的设备是Sony A-10,
搭配CAB-157 62欧姆阻抗。
由于S4000和S5000原厂的耳套有海绵性质,
不便给多人试听,加炜改成用Final E套替代,
不过这耳套败音场的性质向来让我却步,
我就还是以Spinfit W1来测试。
前阵子有看到Final出新耳机的消息,
宣传中充满新技术介绍,价格也颇敢开,
S5000开到近15000,S4000也超过10000。
这令人捏把冷汗,即使有自信也得实际一点。
约莫五年前,3000以下的市场基本已是Chi-Fi的天下,
如今恐怕15K以下也是Chi-Fi的优势领地了。
去年我与中国东北的小作坊合作设计出若干耳机,
从三动铁、五动铁、到七动铁和八动铁,
对于动铁耳机的性质也有了更多一点的了解。
我深切感受到Chi-Fi如今的发展是难以忽视的,
尤其在多动铁耳机的制作上,小厂已能与大厂匹敌。
毕竟相对没有共鸣腔设计的问题,动铁本身也是进口,
只要调音得当,配一条适合的线,声音基本上不会差。
回到S4000和S5000,这两款都采用双动铁配置,
不过看起来并不是常见的高低分频作法,
而是单边各用两颗全频动铁叠合,
可以预期比起单动铁声音会更厚些、能量好点,
但这种配置难以解决全频动铁的问题,
也就是高低频延伸较难与三、四分频的多动铁媲美。
除非利用特殊共鸣设计,例如螺旋音管来强化低频,
但即便如此,高频延伸不足的问题,
在全频动铁身上我目前看起来还是无解。
实际听起来,也确实如此。
两只耳机的共同优点和缺点如下:
优点:
1. 中频的人声表现相当不错。
2. 声音的质地算是细腻,尤其中频。
3. 声音的收尾丝滑干净,有高级感。
4. 还不错的音场宽度与能接受的深度。
缺点:
1. 极低频的下潜不足,较无震撼力。
2. 极高频的延伸不足,音色较平实。
3. 解析力中等,微细节的呈现较少。
两只耳机的主要差异如下:
S4000
1. 整体比较清亮、爽脆。
2. 相对偏重中上盘,人声和铁器。
3. 收尾稍微更快速,通透感好些。
S5000
1. 整体比较温厚、包覆。
2. 相对偏重中下盘,氛围和韵味。
3. 收尾比较慢,人声轮廓比较含糊。
两者的差异大抵反映钢与铜的性质。
与市面上一些可换音嘴耳机的不锈钢管、
黄铜管之间的典型差异十分类似。
两只耳机我不认为存在等级差异,
更多是调音取向不同、适合乐种不同。
让我选的话,我稍微更喜欢S4000。
它的售价有没有太高,我想是见仁见智。
我会觉得单就声音品质来说,卖太贵了。
但它确实有一点值得称道:
结像边缘的处理确实是令人意外的细腻。
这或许就是Final宣传的新技术产生的效果吧。
供有兴趣的板友们参考。
作者: Playonenight (哇某尬意琼瑶)   2025-01-05 17:44:00
中国小作坊真的好玩 只要动铁单元一样 结构抄一抄声音至少有八成像还便宜
作者: louisroger95 (balumota)   2025-01-05 19:18:00
这两副是不是比较需要控制力强的前端 感觉只接最单纯的type c转接线声音就很大声了
楼主: jouska (啾丝卡)   2025-01-05 21:09:00
小作坊很好玩,可以用一万以内的成本做出相当于三四万水准的耳机控制力我没有拿多种前端比对,乍听之下也没有特别难处理的感觉,等等看其他板友心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