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M1ST与SONY SIGNATURE SERIES的初期伙伴

楼主: clurinzler (Clμ R1ИzLΣr)   2024-10-19 19:32:47
事情是这样的
在MDR-M1ST换上了索尼金宝MUC-S12SB1之后
因为线长只有1.2米,加上4.4插座在所有近代的索尼设备上都有
自然就构成了一个非常适合拔拔插插测前端的条件
我也实在很好奇TA-ZH1ES在加了KOJO滤波、铁三角旗舰电源线跟SILTECH后倒底有什么差异
所以今天就花了一个下午在书房折腾了一些东西
首先是目前的主要系统,以下简称现有系统

系统详细资讯如下


不过为了减少变因,WM1Z不使用BCR-NWH10,而是使用TA-ZH1ES的WALKMAN专用接口
再来我准备了另一台TA-ZH1ES以及WM1A,使用OYAIDE GPX-R V2直入OYAIDE R1壁插
https://i.imgur.com/3kenljT.jpeg


以下简称临时系统
系统实际环境

如标题说的,耳机使用尊重、包容、友善且从不抱怨环境的MDR-M1ST
https://i.imgur.com/GxmYeOL.jpeg
耳机线则使用SONY原厂的KIMBER KABLE合作线MUC-S12SB1
https://i.imgur.com/UsOgQ56.jpeg
(右边那条,左边的是假的)
实际上机


好消息是有差
坏消息是在M1ST上显示出来的差距,跟前面堆的钱比起来可以视为误差
在M1ST上,两组间的声音走向是一致的
本来以为又是滤波、又是蓝教、又是接地的,调音风格会有明显差距
尤其M1ST在反映前端上应该算满敏感的,差距应该更容易听出来
结果没有,有点尴尬
称得上差异的点都得听得仔细些
现有系统上的声音听起来会比较清晰俐落
临时系统的声音会稍微有点雾霾的感觉,也就是稍微的程度
如果不是一直交替听的话,应该是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再来就是中高频的部分
现有系统的中高频会更亮,中高频最突出处会比临时系统再高一些
所以听起来会明亮一些,乐器也显得纤细一点
女声普遍有清甜,部分较高女声会更进一步地出现让耳朵痒痒的甜味
听The First Take的录音非常舒适
而临时系统的中高频也是亮,但没现有系统多,中高频最突出处会比现有系统低一些
整体同样明亮没问题,但乐器部分比较柔一点
女声在现有系统的清甜上多了一点人工甜味剂的感觉,同时耳朵比较少痒痒的(?
大概是这样,连上面没提到的部分就是连误差都算不上的差异
也因为这样,没花多少时间就比对完了
而就在要整组收起来的时候
我突然想到之前有大烧板友说M1ST+MUC-S12SB1+WM1A某种程度上算他的退烧套组
说是自从有了这套之后耳机系统就比较少开了
那么机会难得,就一并听一听好了

好消息是还不错听,走向跟两台TA-ZH1ES差不多
坏消息是至少跟临时系统一样好听,甚至可能好一点
在WM1A上,M1ST的声音会比临时系统更纤细一点,但不到现有系统的程度
女声甜味也一样介于两者之间
从方便性来说,或许我以后可以考虑直接用WM1A听
既然都用WM1A听了
好像也没理由不用WM1Z听听看

然后我就遇到今天听下来最喜欢的声音了
超高校级的尴尬
WM1Z可以说是今天这几个环境里面唯一一个声音跟其他人不一样的
WM1Z舍弃了直接且俐落的声音风格
走一个宽松柔顺而精致的路线
当现有系统、临时系统、WM1A想尽办法把一切钜细靡遗地陈列出来的时候
WM1Z躺在麦田里的摇椅上耍废
声音非常放松,但也没有漏掉任何一处的细节
就像黄昏时分恣意撒在麦穗上的暖橙色余晖一样
在温暖和煦的氛围里勾勒出每一粒穗实的轮廓
人声具有涓流般润泽的质感
乐器自然地均匀分配在宽裕的空间感里
原来这就是SONY在2016年画出的理想声音的蓝图
索厨我深受感动
好了,那就是这样了
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带着MDR-M1ST走过了2016年SONY ONE SIGNATURE SOUND的足迹
虽然过程偶有尴尬
但仍旧十分充实
感谢在座的各位
作者: tienam (已有太多键盘)   2024-10-19 20:23:00
这耳机上限太低,还是卖了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