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收到之后约莫一年左右,更新一下纪录
至于为何拖那么久,是因为近期调整了线材方向后发现新大陆
阿。。。原来之前开声测的方向是反的。。。
当天一路听到半夜两三点,隔天上班可说是行尸走肉
那. 我半年来都在听什么 想来真是吊诡
Metacarbon ( Metalized Carbon )
厂商的介绍为非晶体材质混和碳元素 (以下略
一个意义不明的介绍反让我产生了兴趣,发烧一段时间后多少会对用的材质关联到声音特性
,但碰到这样的组合压根没有头绪,于是开始了爬文之路
经过几周的犹豫就下订了
(图1) 黑色外网、里面是金闪闪
https://imgur.com/h13SsFI.jpg
(图2) 两头的字样( Stealth ↑↑ Metacarbon ) 与 ( Metacarbon + 编号 ) 箭头是DA端
https://imgur.com/OKGPocB.jpg
(图3) 初期非常之难拔插的端子头 (非旋紧式)
https://imgur.com/BvJ9VY6.jpg
先说一下听感喜好现况
以前是走成本都堆在素质都的路子(骨感),慢慢到一个点后开始转向往补充肌肉(丰腴度)与
乐感(喜好的音染)
系统整体偏向乐器60 / 人声40、往能听大编制的目标前进,虽然大部分时间还是听有人声
的...
自认可以兼具Live的魅力与录音室的稳定感
https://imgur.com/h3m4s3V.jpg
https://imgur.com/qqWpLRG.jpg
#听感
//由于第一次比较时翻车,第二次较无充裕时间可以详细纪录
测试耳机为Ultrasone T7改 跟 J25
T7改有厚度、音场在耳朵外缘多一些、流行乐抓耳、金字塔三频、低频带劲
J25纤细型、音场中大自然给出3D感、古典乐倾向、倒金字塔三频、清风拂面、素质面屌打T
7改
线材对照组为 万隆1002与 S3C Gryphon
*素质面
Gryphon >> Metacarbon >>>> 1002
为产品价位带合理的差异
基本上我会把Gryphon看成完全体1002
( 可参阅HD820大 - S3C 大雕 )
下面就变成 Gryphon XLR VS. Metacarbon RCA
*刺激度
两条均为relaxed、相当的不火不燥、动静皆宜、应对上不会软脚也不会太刚
*速度感
都在适中的速度,起头尾音均有交代清楚不拖沓,相较Gryphon略慢一些
*三频分布
Gryphon较往中高
Metacarbon较往中低 (偏不多)
Gryphon优势在中高频较出彩、高低频均流畅延伸往外、意象上为冬日晨曦感
Metacarbon优势在低频手法更为灵活有节奏的组合拳、可以更舒服的享受变化
*音场
密度都相当足够、织体面貌扎实
Gryphon为扩散型、应该算大?、留白为舒服色温下的白
Metacarbon为球形且并不大,但独特3D感、定位清晰、留白足够但非空白、空白处有淡淡贵
气 (好听的空气?)
*音染上都是极淡味系的线
Gryphon清透白并不死白 比1002好上
Metacarbon有一丝贵气(好听的空气?)
*厚度
Metacarbon >> Gryphon
最令我震惊的一个点,没有之一
我以为会是反的
Gryphon+T7改 把厚度把持在甜蜜点、让偏低频的分布拉上来,整体更舒顺
Metacarbon+J25 把J25太顺但没什么着墨点可评的负分拧成正分,厚度较健康以应付各乐风
*ASMR
这项目只有Metacarbon,主要是在测试方向性时顺便的,人头录音从正后方来并不会有断层
模糊交代,可以说是全息投影了
不得不说这条线特性搞ASMR颇有料,本身线材有颗粒感(对岸部分称模拟味,比上位indra多
了碳这个材料,两条相比下显著的特性),对于要求听人声需要颤音、嗓音的需求者来说我
觉得很不错,更接近一些实际的声音,录到远处在放罐子的声音时我还下意识转了个头
特推!!
#后话
对于想搞个次旗舰组合半退烧的我来说这条颇心安,各方面都有一定强度,不会有想换掉的
杂念,真要说的话就是WBT头为何不早出,害我不能拿去毒一些RCA端子开孔小的烧友
No Music, No Life - Tower Rec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