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A,正式全称Experience Balanced Armature
是SONY在2011年中发表的动铁耳机系列前缀
初期系列由XBA-1、XBA-2、XBA-3、XBA-4构成
从命名部分就看得出来是一单体、二单体、三单体、四单体的平衡电枢耳机
当然现在大家都叫它动铁,也行
总之这个系列是SONY第一次做平衡电枢耳机
因为没有使用现成的平衡电枢方案,所以推出前花了三年研发
但是做出来的东西非常地菜,连媒体都没办法帮忙讲好话
同年底AKG就使用Knowles的订制平衡电枢推出了经典的K3003
而SONY还在地上慢慢摸索
所以甚至有烧友觉得这系列该叫Experimental Balanced Armature
实验性动铁,也就是今天的标题
2012年SONY推出了第二代升级款,XBA-10、XBA-20、XBA-30、XBA-40,声音好了不少
2013年接着出了动圈、平衡电枢混合的XBA-H1、XBA-H2、XBA-H3
H1跟H2是一个动圈配一个平衡电枢,H3是一个动圈配两个平衡电枢
理论上动圈的低音+平衡电枢的中、高音会是一个理想的配置
AKG的K3003也是采用差不多的架构
不过SONY还是那个SONY,做出来的东西跟自家比是进步不少了,但是还是有问题
最被人嫌的我记得是H3中音域人声有凹陷的样子
终于,到了2014年,SONY的实验性动铁迎来了一个里程碑
XBA-A1、XBA-A2、XBA-A3,以及作为旗舰的XBA-Z5
为什么说是里程碑,因为这大概是实验性动铁的最后一站
包含这代,SONY在平衡电枢上的造诣都还是有点问题
但在往后的XBA-N1、XBA-N3
甚至是后续实验结束(?而展开的新系列IER(In-Ear Receiver)
基本上就稳定下来了,没什么大问题
其中XBA-A1是一个动圈配一个平衡电枢,XBA-A2、A3、Z5都是一个动圈配两个平衡电枢
A3、Z5配有跟经典动圈型号MDR-EX1000同样尺寸的16mm动圈
而A3的动圈是比较普通的LCP材质,Z5的则是镀铝LCP,说是拥有更广的频率响应范围
因为XBA-Z5之前已经开箱过了,今天的主角自然就是XBA-A3
XBA-A3
老实说我跟这副耳机没什么交集
当初2016下半开始对耳机有兴趣的时候,SONY展售店早就不摆A1到A3了,只剩Z5
虽然我很喜欢Z5搭配原线的造型,但对那时的我来说Z5实在是太贵了
A3算是一个有同样造型但是平价一丢丢的选择
但也还是很贵,而且当下的我想要个耳罩,所以就跑去买了MDR-1A
A3就只剩在网络上搜寻过的印象而已
时间跳到退烧后的现在
因为我想要一个在外面可以随便用的SONY耳机,但又不想花太多钱
设备只想使用我前阵子便宜买来的NW-ZX2
XBA-Z5因为是信仰机所以也出不了门
怎么办呢?我接着就想到了XBA-A3
既然被大家视为实验产品,当初也没到真的非常贵,现在二手价自然不会太高
所以很快地就让高桥克德帮我去从MERCARI买了一副回来
https://i.imgur.com/nQ4Diu2.jpeg
包装大概是我这阵子买下来最随便的
https://i.imgur.com/CxyF3dy.jpeg
盒子倒是还可以
https://i.imgur.com/djyKxxG.jpeg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品项有点超出预期地烂,尤其是SONY祖传的调音棉
所以光忙着处理就没多拍照了
直接跳到整理完
https://i.imgur.com/9Quptt4.jpeg
上面那些看起来像是皮屑的其实是收纳包里的灰尘,没什么卫生问题
虽然品项比我预期的糟,但是至少有线控的线、耳塞、收纳包是全新的
耳机本体整理完就可以直接捅上NW-ZX2上工了
https://i.imgur.com/MnyrUOQ.jpeg
其实声音什么的是没在当初的采买考量里的
但实际上听了之后,发现XBA-A3其实是一副挺不错的耳机
首先,跟大姊Z5比起来,XBA-A3真的是好推多了
A3用NW-ZX2的效果大概等于Z5用原厂双3.5平衡线接没有任何电源处理的TA-ZH1ES
宽松但有存在感低频、中低频
突出但是温和无齿音的中频、中高频
以及恰到好处、可以适当凸显细节的高频
刚好都是我喜欢的特性
本来听说A3当时并没有收到太多好评,实际听过我只觉得
干怎么可能(X
再来,比起三频的分布、特性,戴上A3后比较会注意到的是空间感
跟我其他万元左右的入耳式耳机不一样
A3有一个非常刻意的空间感,或说是空气感
这跟Z5类似,Z5是音场大、空间感明确,A3音场没那么大,但空间感一样鲜明
乐器、人声都不会特别有距离,但是彼此的间隔很开
不是割裂的那种
而是分别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往周围消散淡化,残响逐渐跟其他声音混合
跟我自己系统上的MDR-Z1R + AXIOS Cu还真的有那么一点像
低音域部分,可以听得出来中低频的强调多于低频,但还不到轰的程度
在氛围上有舒适的包覆感,同时不会吃掉该要有的低频下潜
而连续鼓声的地方,低频打点也不大会显得牵拖
本来怕单体横摆会吃掉一些侵略感跟速度感
但实际上只有侵略感低一些,速度我觉得可以
总之对流行歌或交响乐的适性其实都挺高的
中音域上,过去听过板友说SONY的中音平衡电枢是屎,但实际上我觉得没那么不堪
A3中高频较为突出,其它部分中规中矩,至少不会被量稍多的低频影响
在2kHz-3kHz附近有祖传突起,女声明亮
再加上没什么齿音,听起来温润甘甜又带些亮度
在我自己的测试曲里面兼顾色泽跟清甜,可以说是非常适合听ACG女声
高音域主要就是有照顾到空气感跟圆润的听感
在适当强调乐器细碎音跟空间明确程度的同时保持润滑的质地
也是我喜欢的走向
总结来说
A3在各方面的表现,考虑到当初价位,我觉得其实都满可圈可点的
跟NW-ZX2搭配下来,一些我在我自己的系统上会要求的东西
女声、细节、空间、低频感染力
A3意外地都有个雏形,调音完成度对我来说挺高的
至少我不会笑她是个Experimental Balanced Armature
未来在使用频率上甚至会高于我自己的1750CU吧,我猜
唯一能嫌大概只有塑胶框体的部分
我以为就算前后盖是塑胶,至少中框会跟Z5一样是铝镁合金
结果整只都是塑胶,超轻
但当然这样也有好处,至少不会跟Z5一样戴一戴都觉得整颗USB要掉下去了
好了,那就这样吧
能在停产多年后听到10年前实验性动铁的残响,作为索厨已经足够幸福了
感谢在座的各位
作者:
AbeNana (安部菜々)
2024-06-01 15:55:00A3当年评价就不差了吧 以前很多初烧入坑选这支也可能是我记错了 我记得A3/N3AP都是好评居多不过问我也不一定准 因为我一直都是F厨
作者:
VSirin (V. Sirin)
2024-06-01 18:14:00想当年读书的时候,我在家纬听了一圈选这个系列欸,就这样听了好几年A2,小编制室内乐特别好听
作者:
a1379 (超☆鲁肥宅)
2024-06-01 18:16:002024了还有人买XBA 赶快戴上EXK压压惊当年学生没钱 买了XBA-1 时代的眼泪
作者:
agb5986 (吉田新)
2024-06-03 08:26:002016高中,我买了a2,家人还觉得我乱花钱,一路顺顺用了3~4年才拥抱新欢。
作者: ned7817 (伊洛) 2024-06-03 16:12:00
原来已经这么久!当年买的XBA-40现在还在拿来开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