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年头新手都直捏上旗舰以上了,不过SR80X这只耳机不但本体便宜,而且还很好推
,而且听下来声音的完成度满高的。
我目前是直接捅一体机的弱水时砂RT-5000,电供有换成明纬工业级。线材、垫材这些我
手边多少有一些,这些省略不提。RT-5000作为一体机来说DAC素质好、耳扩端推力上普通
但声音细致且和DAC的走向一致,缺点就听起来还是有种修饰感,离那种仿佛感觉不到DAC
存在的中性自然有点距离。
先将SR80X的缺点讲在前面:低频不是很够,听金属会不大行。乐器种类少时乍听分离感不
错,但是乐器种类多到一定程度时会突然变得很平面。另外虽然SR80X很好推、上限也很
难说有多高,但是对烂音档的包容度并不好。
SR80X给我的听感是中频和主体音有顾好,其他部分量力而为,能力不足该取舍时就取舍,
因此整体来说调音完成度很好。声音的形体上感觉像是边界感模糊、透明度拉得很高。声
音和声音之间在空间上是会彼此重叠的,但是在乐器种类不多的情况下即使有重叠还是可
以分辨出不同乐器的位置和音色,虽然不是很解析但也不会到给人模糊不清的印象。拿我
持有过的其他只耳机来说,DT990 Pro是线条清楚、层次明白,SR80X是在声音透明度还能
负担的情况下让半透明的声音之间在彼此混杂的情况下维持住一些层次感。
以SR80X来说,我认为透明度偏高的代价是重量感不大够。虽然说声音的音色上还是清晰
的,但是却有种音符顺顺的流过去、留不下来的感觉。用另一种角度来说,就是可以在
作业时低负担顺顺听,而且在能力范围内对不同曲风都能适应。乐器数量少的室内乐和
爵士乐四重奏就不用说了,甚至古典大编制要是不介意说整个声部被简化成一把乐器的
话其实也满好听的。SR80X在我这边会翻车的情况就两种:很需要低频的时候,还有乐器
种类多到让SR80X混杂在一起无法负荷的时候。虽然说靠线材、垫材这些可以改善一些分
离度的问题,不过还是换支耳机比较实在。
最后关于配戴感的部分,要注意的是耳罩最好贴在耳朵的正上方。所以配戴的时候应该让
耳机稍微往后脑勺一些,让耳罩最外缘和耳壳有半公分左右的距离,这样耳罩才会是在耳
朵正上方。我一开始戴的时候习惯让耳罩最外缘贴齐耳壳,后来才养成让耳罩最外缘和耳
壳保持半公分的习惯。
我觉得小瓜直推或小尾巴就好 耳扩很容易把特色修饰掉
推心得 其实我觉得这个级距的耳机 在不卷素质的前提下朝找出自己能发挥好的领域 或能有别具一格的声音这个方向努力就好
我之前听小瓜的时候反而是会稍微往前一点点让单体直接对耳朵出音类似有些耳机的单体做倾角那样
Grado小到大瓜,器材建议电源都小黑线即可,讯号线用个录音室的2549,2T2S 就非常优秀了,做XLR,RCA都很好。耳扩尽量找-db到低db控制优良的机器(数位音控理想),僻性不要太偏的DAC、耳扩最优。 但上次无聊去捅了WA6心一直在痒。我手上的M1低频满凶的,有机会到台中可以听看看。
作者:
kujkoch (空区)
2024-03-14 18:35:00不知道sleep大有没有试过m1x?有的话想请教一下你的看法
作者:
p520888 (Peter Cheng)
2024-03-14 19:10:00我的品嘉SR60还健在,真的勇
不过瓜家入门款真的直推就好声,如果接到好一点到前端会怀疑他的售价是不是太低,不过有试过M1X?
作者:
AbeNana (安部菜々)
2024-03-15 12:58:00小瓜的支架蛮顶头的 我都把左右单体交换 支架反著戴
作者:
bazara (我要成为海贼王~~~~)
2024-03-15 16:59:00幸运捡到一只sr60后,还是改用L cushion比较听的习惯,f版的声音变好怪
作者:
F16V (Manners maketh man.)
2024-03-17 10:50:00这牌头带都有点脆弱 撑不久
我的RS1i都快10年了,头带还头好壮壮比较晚买的拜耳都换了好几轮
说头带不耐用可能是买 以前60 80系列的,只有压印胶合,久了有机会自己开花,但真皮的就没著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