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盲测个人觉得实行起来难度很高,主要是因为“戴感”的问题。如果要完全去除
人们对于不同耳机的预期心理,势必要隔绝掉任何可以被从皮肤感知的触觉反馈。这部
分也许听起来可行,但真的实施起来会加入不少新变量。举一个被普遍认知的例子来说,
同一副耳机搭配不同的耳罩(原厂、副厂…)会“明显”改变耳机的特性,加上耳机在
设计上就是为了贴合人体皮肤以达到最佳工作效果,在将戴感“标准化”后,进行实验
的你势必要将这些变量纳入考量,因此拿来做实验并不容易。
相对地,对于前端的测试(DAC、耳扩、电源线…)等的盲测实验,个人觉得可行性是较高
的。不过,如果只是单纯要“分辨听不听得出差异”还好说;“能不能准确说出这是什么
价位的东西”这点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基本上,有在发烧圈打滚的人都会明白一个共识,
那就是系统的关键在于“搭配”。高价产品要能表现出价值,重点是“适得起所”而
不是“无脑堆叠”。一台高价位的DAC搭配同样高价位的电源线,出来的声音让人觉得
不甚满意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在实施价位盲测的实验时(目标是要听出价位),单纯参考
“双盲”实验的做法我感觉并不妥当,至少要有懂得“搭配”的资深烧友进行全盘性的
控制变因,与实验纪录者(非受试者)进行讨论,以对系统及实验进行调整。搭配不当的
情况下所做出来的实验结果,我认为没办法反应真实的市场。同样的论点,也可以套用
在耳机之上。
推文有人提到声音的主观跟是不是木耳,老实讲这两点完全是可以独立来看的。我还记得
我初烧时走进耳机店里跟店员要了几副耳机,到最后也只能模糊的说出“…我感觉这支
耳机低频比较多”这样子的反馈。而实际上在我的发烧历程中,透过不断的比对不同
耳机、机器来累积经验,我越来越能体会到版上大佬们所发的文章,那些对于听感的
描述“是可以被印证的”。从最基本的三频,我开始能体会何谓结像、纵深、水份、
韵味…等形容词,并且也开始将这些词汇运用到我自己的心得记录里面。我认定
这就是一个木耳逐渐朝向Trained Listener进步的过程。所谓的木耳并不是没办法改变
(当然人耳还是会受到个体及年龄的一点限制),往往只是经验上的不足,有些东西还是
要亲身体验过才会明白,也因此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成长曲线(前提是要不断的去接触)。
就像评价食物、品酒、艺术作品一样,这些东西都很“主观”,但是经验丰富者往往都能
给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见解。发烧到后来往往不是注重在价格,而是对于自身美学的追求。
回到楼主的问题,我觉得就算您在网络上找到了一部“耳机盲测”的影片,将他看完了,
这件事本身其实对于您的成长可能没有太大的意义。耳机是拿来让耳朵听的,与其听别人
讲得天花乱坠或是看一堆量测数据,不如实际走访耳机店自己体会看看。听得出来就听得
出来,听不出来就听不出来,买自己能负担的东西就好。如果之后对于耳机/音响系统
产生了兴趣,那么在您发烧的比较的过程中自然会累积不少经验,或许就能逐渐理解不同
价格级距间的差异,以及为什么有些产品敢开那种价格了。
为什么初学者问这种问题常常得到不友善的回应?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想去试听几十、
几百支耳机来做比较、或是立志成为Trained Listener的。以我自己的成长经验来说,
也是在慢慢接触了各式各样的声音后,去修正自己对于“何谓好声音”的论点。对于经验
不足者来说,看到这类描述听感的长文会觉得是在唬烂,因为自己分辨不出来,其实只是
你还没经历过体验出差异的阶段罢了,这部分佬烧就算想花精力跟你说明白也说不动,
因为没体验过就是没体验过。
另外,有一部分人想从科学的角度来解析声音,提出了不少电学、电子学、材料方面的
见解,这些努力都非常值得赞赏,但在版上却鲜少看到有人将这些专业领域的知识与
人耳的“实际听感”进行连结,往往都是靠着无敌的一句“都是心理作用”来解释,
更激进者会说实际听感根本不重要。实际上这些论点都是不攻自破的,举例来说同一条
讯号线,A, B, C三地的三位烧友在不互相接触的情况下(新产品所以网络上也没有心得文)
,却可以得到类似的听感结论,就没办法用接收到暗示后的心理作用来解释。我虽然不是
出生电子、材料本科,但身为理组,还是能对“逻辑性”及“实验方法”进行检视。对于
材料到底如何影响声音、为什么要Run in这些问题,我没有答案,但是听感的变化是确实
存在的,而有些东西也的确会反应在量测上。至于我在第三段提出的,那些“三频以外”
的声音特性,到底要怎么用从量测数据上来获得我也不甚理解,但我感觉在现实世界中
这些较为复杂的材料特性从理论出发反而棘手,也因此一些独立制作音响产品的品牌往往
都是采用所谓的“经验法则”——就是怎样的材料会有怎样的声音——来制作产品,而
实际上他们也确实做出了不错的声音。讲这么多我只是想表示,科学之所以会进步,一切
的起点都是“现象观察”。如果有一个被人们普遍观察到的现象,实验者却坚信自己的
实验手法没问题,反而去否定这个现象的存在,请问这还是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吗?正是
这种为了打倒迷信的猎巫心态,才会导致烧友们对于这种问题反应越来越两极、尖锐,
有经验的佬烧也越来越沉默。
最后以电影欧本海默中一句台词做结:“Theory will take you only so far.”
不只是发烧,对于各类科学尚未解密的领域都应维持open-minded。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