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好久总算有时间来写这系列的第二篇
其实在这段时间一直有在构想说下一篇要先写什么
钢琴协奏曲/交响曲其实都有考虑过
不过他们的范围真的太大很难分开来写
就先来写我最想推广的编制好了
人声篇的第一篇
我想介绍的是交响歌曲(Orchestral Song)
顾名思义是有交响配器的艺术歌曲
在19世纪初期
艺术歌曲的创作达到了顶峰
作曲家如Schubert, Schumann等都留下了数量可观的艺术歌曲作品
而这些作品于作曲家而言就像是"材料库"一般
通常可以在他们的大型作品如交响曲中听到艺术歌曲中的旋律
到了19世纪中期
Berioz将自己的艺术歌曲集Les nuits d'ete 改编成交响配器后并出版
可说是首创了交响歌曲的先河
而交响歌曲的发展到了Mahler 的时代达到了顶峰
Mahler 不只创作了多首连篇的交响歌曲
在交响曲中也融入了不少艺术歌曲的元素
更将此二者的概念融合写下了Das Lied von der Erde(大地之歌)
在此之后交响歌曲的在德语圈变成一种相当热门的创作类型
交响歌曲能用来测试系统的地方非常多元
就定位而言
演出时歌唱者会站在指挥的左方
也是一般协奏乐器的站位
因此听起来微微偏左是正常的!!
至于有两位以上歌唱者的交响歌曲(大地之歌)
歌唱者会站在指挥的左右边
可能有人会问我
听交响歌曲跟听歌剧的Aria之类的独唱乐段有什么不一样
就录音的角度来说
歌剧在现场演出的状况下
人声的定位是会持续走动的
在不清楚他的演出条件/状况下
很有可能会误判
交响歌曲在这方面就单纯很多
至于音色
由于唱法跟流行音乐相去甚远
所以毒点应该也差很远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现场听看看
知道唱古典音乐的音色该是如何
不然很可能误杀(O
除此之外 我最在意的大概是人声的穿透力了
总不能听一听被交响乐吃掉吧
但二者的主从关系其实没有特别明显
在交响歌曲里面
还是尽量把人声当作是有歌词的乐器来听
比较能理解乐曲的构思
其他乐器的部分就等交响篇吧
这边不想先讲(我就懒
===============================================================================
由于创作交响歌曲的作曲家大多都在1850以后
理解作品的难度可能会稍高一些
因此入门篇会少一些
主要都会是进阶跟专业级的
另外就是我只听得懂德文
列出的大多也是德文的作品
如果版友有认识优秀的其他语文交响歌曲也欢迎补充~
===============
入门级
===============
┌───────────┬─────────────────────────┐
│ 作曲家 │ 曲目 │
├───────────┼─────────────────────────┤
│Hector Berlioz│Les nuits d'ete, Op. 7 │
├───────────┼─────────────────────────┤
│Richard Wagner│Wesendonck Lieder, WWV 91 │
├───────────┼─────────────────────────┤
│Gustav Mahler│Das Lied von der Erde │
├───────────┼─────────────────────────┤
│Richard Strauss│Vier letzte Lieder, Op. post │
└───────────┴─────────────────────────┘
===============
进阶级
===============
┌───────────┬─────────────────────────┐
│ 作曲家 │ 曲目 │
├───────────┼─────────────────────────┤
│Gustav │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
│ │Des Knaben Wunderhorn │
│ │Kindertotenlieder │
│ Mahler│Ruckkert-Lieder │
├───────────┼─────────────────────────┤
│Alexander │Sechs Gesange, Op. 13 │
│ │Lyric Symphony, Op. 18 │
│ Zemlinsky│Symphonische Gesange, Op. 20 │
├───────────┼─────────────────────────┤
│Ernest Chausson│Poème de l'amour et de la mer │
├───────────┼─────────────────────────┤
│Hans │Four Songs, Op. 4 │
│ Pfitzner│Two German Songs, Op. 25 │
├───────────┼─────────────────────────┤
│Maurice Ravel│Sheherazade │
└───────────┴─────────────────────────┘
这些曲子通常都一起录
我放在一起讲好了
https://i.imgur.com/vtrgd3Z.png
Wesendonck Lieder原本只有第五首是Wagner改编成交响编制
前四首则是后来由Felix Motti完成配器
现代的演出几乎都是管弦乐版本因此我才收录进来
旋律非常简单易懂 是相当容易入门的曲目
中间的Berg,虽然是他相当早期的作品
但要理解仍需要一些背景
Ruckter lieder在马勒的作品中也算是容易理解的一首
整张专辑的步调算慢
可以将注意力放在女高音Anja Harteros上
https://i.imgur.com/XUI7OYY.png
这张则是男高音的曲目
Ian Bostridge的声音真的太美了><
Les nuits d'ete 也是从钢琴改编而来
因此结构上不会很复杂
听过一次就能琅琅上口(X
Scheherazade 则是叙事性非常强的一首
即便不去看歌词也能理解乐曲所陈述的故事
https://i.imgur.com/WxCL8Q3.png
Ivan Fischer这套Mahler是我最常放的一套
这个版本的大地之歌是由男高音与女中音演出的
这首也是我每次听新系统一定会放的曲目之一
毕竟它根本上也是一首交响曲
用一首就能听出所有系统上的优缺真的很方便
第一首(乐章)前20秒就把能用到的乐器全用上了
非常的豪奢(X
第三首是我最喜欢的一首
织体比较像是室内乐
可以细细品尝各乐器与人声的音色
https://i.imgur.com/Hv4MDrq.png
Zemlinsky是Mahler外交响歌曲成就最高的作曲家
但我私以为这首Lyrische Symphonie才是交响歌曲的顶峰
在大学时期甚至还做过这首跟大地之歌详细比较的专题报告XD
同样是将歌曲写成交响曲
同样交替使用男女声
诗词都采用东方诗人的作品
这首贯串全曲的动机应用
更加缤纷的调性对比
刻划精细的Text painting
让它更深得我心
乐章中的情绪从首乐章的抑郁
次乐章的怨怼
转变到浪漫、深情、狂喜
再经历失落最后释怀
完美诠释了爱情的多个阶段
可能因为年龄还小 对于Mahler的宏观博物
还是更偏好Zemlinsky的小情小爱一点XD
https://i.imgur.com/MaQCcci.png https://i.imgur.com/5ZQ3X4y.png
![](https://cache.ptt.cc/c/https/i.imgur.com/MaQCccil.png?e=1639649971&s=L</div></div><div class=)
作者:
Rhaegar (Rhaegar)
2021-12-05 17:41:00推古典,所以交响乐篇呢(敲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