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买了ctz16之后就此退烧了
没想到在3个月前它的金属耳管竟然跟耳机本体分离了
虽然它没有足够的低频及高密度的音色
但是它的空间真的大到不可思议单论分离度甚至可以上打15k左右的入耳式耳机
总之还是要往前看于是我入手了本次的主角
https://imgur.com/Y5m3MLc.jpg
图中的耳机线是我自己做的单晶银升级线
以下我会针对原线做一下主观的评论
音场定位及分离:
首先不得不提到这只耳机的音场真的不大
硬要找个空间做描述大概就是小型live house的程度
横向边界有较明显的边界不过天花板感觉的到些许挑高
能够轻易的让高频乐器出现在头顶上方的感受
前后的距离感比前一只耳机更能精准
不过声音都算比较靠前
所以会有站在喇叭正前方大概5步位置的感受
分离度算比较普通一些
针对大编制的音乐会显得些许杂乱
但是也不是说分离不好主观认为是空间的关系
造成听感上有拥挤的感觉
音质音色及瞬态:
这只耳机拥有非常高的声音密度
不论是人生鼓或是吉他都可听得出完整的形体
简单来说就是细节量爆炸
以吉他来说
你甚至能够在听音乐的过程感受到乐手到手型左右手手的力道滑弦时手指尖端与弦接触的
面积
满满的细节资讯带来颅内高潮的感受
以歌手角度来说
保持着较中性带点扩散的音色
这可能就是看到其他评测里面提到的箱子味
不过由于它收束的速度较快
瞬态方面在手机直推下保持较为舒适的状态
讲难听一些就是稍嫌不足不够刺激啦
不过换接口推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了
三频分布:
低中高:4。3.5。3.5。
不过这也是大概而已
个人分析大概300-500Hz增幅800-1k Hz衰减
带来的好处是饱满的bass音但是又不会侵入中频影响其他乐器
这个特点我在加炜试听10k价位内的耳机是没有找到其他只做这么好的
另外我会希望这只耳机的1.5kHz 及4k Hz能够增幅一些
才能够凸显出它满满的高频带来更华丽的吉他及人声音色
原线vs自制单晶银线:
空间感上其实没有太多的差异
不过单金银收束更快可以让分离感受度上更出色
稍微衰减了300 Hz 提升了1.5-4k Hz
让整体偏向冷声不过有带来更华丽的高频表现
这也证明了线真的就只是做调音而已
起码我是这样觉得啦
结语:
这只耳机或许没那么适合混音
不过在单一声音的监听是非常优秀的
然后编织线真的好难做
Ps.
线材:川木4N单晶银
锡丝:oyaide ss47
烙铁:ts100(真的超好用大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