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论无法耳闻之高音的影响

楼主: CrosstakerYu (邮局)   2021-05-29 16:17:39
各位前辈午安,
今天偶然得知combination tone这个名词,
指的是当两个不同频率分别为f1及f2的两个声音进到人耳时,
人除了听到f1及f2的声音以外,
也会听到f1及f2线性组合频率的微小声音,
这个现象在f1及f2彼此为1.2~1.5倍时较为明显,
其中以f1+f2及|f1-f2|最容易听到,
大家可以从这个影片听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POLLhe9E90
我自己也有另外从线上的单频产生器做一些实验,
同时播放440Hz及600Hz时, 确实有听到微小的160Hz的声音,
我就联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
一般来说我已经听不到17000Hz以上的声音了,
那此时combination tone的效应是否依然存在?
因此我就实验同时播放12000Hz及17000Hz的声音,
结果没有听到17000Hz(我本来就听不到),
但竟然还是有听到5000Hz的声音,
此时若把17000Hz的声音关掉, 5000Hz也会消失,
若只单独开17000Hz的确是什么都没听到
这个实验结果我觉得蛮有趣的,
因为我以前都觉得听不到的频率是没有用的,
什么超高音有差大概都是唬烂,
不过看来还是会对可闻音域会有直接影响,
具体来说, 以我最高听得到16000Hz为例,
可能16000x1.5=24000Hz以内的频率响应都会有影响,
一点点心得跟大家分享,
不知道各位是否有什么有趣的联想或疑问欢迎一起讨论XD
PS.1 原来在考虑到底要发在耳机板还是Audiophile,
不过最后是用UM pro 10来做实验,
所以就决定发在这里XD
PS.2 在使用tone generator时, 我一开始是使用蓝牙耳机测试,
发现在测高频声的时候, AptX的传输协议会有杂音,
所以就改用耳机测试, 各位如果用蓝牙耳机实验可能可以注意一下
PS.3 这个combination tone是不存在与空间中的,
我看国外网友做实验,
用麦克风收音在丢到频谱分析, 是看不到这些频率成分的,
不过就我稍微读了一下资料,
好像说这些声音在耳朵内部确实是存在的,
是因为耳蜗内毛细胞的一些作用而产生的,
也就是说耳朵这个元件的确是非线性的,
不过这部分研究得不太仔细,
如果有这方面专业的大大欢迎补充~
作者: Oswyn (Oswyn)   2021-05-29 17:00:00
没记错组合音应该跟耳蜗结构相关,但人类耳锤骨的传导差不多自 3~4 kHz 以上就开始衰减及失去线性普遍看法是"人耳"无法对 24 kHz 以上做出反应,但"身体"可一个说法是耳朵听到什不是最重要,大脑理解听到什么才是这点可从鸡尾酒会效应中看出,越努力去听大脑听到的越少
作者: takase (............)   2021-05-29 17:08:00
从录制 > 播放 > 放大的过程中,还剩多少超高频我蛮怀疑的以耳机为例,大部分耳机的实际频率响应从10khz就开始滚降那播放17khz的讯号,振膜实际运动的速度大概也没办法到每秒震动一万七千次这样...
作者: Oswyn (Oswyn)   2021-05-29 17:30:00
https://bit.ly/3yVrqgn把耳蜗摊开看频率对应的位置是指数型,入口高频长度相对短这是为什人类对高频不敏感,且高频容易听损的主因
作者: fenderrb   2021-05-29 17:39:00
可以确定的是 越喜欢用耳机听音乐,高频耳背越严重泛音的组成越完整音色完整度当然越好听
作者: Oswyn (Oswyn)   2021-05-29 18:46:00
类似的还有 Missing fundamental 现象,也常被手机厂用来增强入耳、耳塞式耳机发不出足够低音的状况(bass boost)
作者: bh2142 (濒临绝种的Emacser)   2021-05-29 20:00:00
有一种唱歌的方法叫subharmonic
作者: Oswyn (Oswyn)   2021-05-29 20:13:00
还有个经典题目。同时发出 499 Hz & 501 Hz 会听到什么答案是 500 Hz & 每秒2次的强度变化
作者: adamptt (lulumi)   2021-05-29 23:25:00
楼主叙述的实验结果 我用这个网页开两个分页复制不出来https://www.szynalski.com/tone-generator/不知楼主用的哪个网站能否分享呢?改同时播7000和8000试出来了 不用了谢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