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T1 3rd印象 part.2

楼主: takase (............)   2021-02-04 22:25:30
耳机还很新,试听时间也有限
我也只能先窥豹一斑,所以不会有很详尽的听感
而且想聊的也很多,就用闲聊的形式来写这篇文好了
1.三个世代
我自己的分界是这样的
第一世代(2008-2009):HD800 T1
特色是完成度不高 (误) 充满大胆的实验精神 (正)
厂商把能想到最强的零件,最理想的设计拼在一起这样
同时也是个性最强的一代
说个性,不如说是厂商对默认"好声"优先条件的取舍,
或者调音优先级考量那样的东西
要论实打实的性能,其实已经略显老态,但是那种个性反而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
第二世代(2015-2016):K812、T1 Gen2、HD800S
K812可以说是生不逢时的天才之作
影响最大的是单体中心通孔那个低音管结构
看似简单却相当有效的设计,这其实是最难的
后来T1 Gen2和HD800S马上就跟着变化形式致敬了
主要的目的大概都是更好的控制振膜的运动
和吸收掉多余的高频反射
那这一世代的调音基本上朝更加洗练的方向发展,或者主要是一种减法思维
那相应的性格也不会像初代那么突出,或者说比较八方美人的感觉
第三世代(2020~)
HD820我个人认为是类似MHP1000那样的衍生,所以不列入世代线
那第三世代的代表,Beyer家目前就是T1 3rd,Senn家目前还没有同格的产品
但是较低阶的HD560S,可能预示了Senn家在第三世代的发展方向
就如同现今的局势,第三世代 低阻化的发展方向其实也是蛮混沌的
在维持高阻传统的细致音质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驱动门槛
一个隐而不显的趋势可能是对低频的表现形式会更加看重
当然,说这些可能都还太早了
2.两代T1
T1本身是个体差异很大的耳机,有制造公差的关系,有版本微调的关系,
也有使用状况的关系
那,我不鼓励盲目去追求所谓的初版或老版,但很能理解蒐集各种版本的爱好者的心态
初代T1基本上就是全部都放开,单体要飙给你飙,要震给你震,没在怕的
我后面腔体能抵销掉大部分就好
T1后面的空腔,以及背后那层细密的金属织网
起的其实就是透过共振抵销掉单体背波的功能
所以开越大声,声音越干净通透,音色越鲜明动人
那初代T1有着相当丰富的中高频能量,发挥得很好的状况下
会有相当吸引人的气场、或者临场感空气感那样的东西,这是这耳机最大的魅力
也是这耳机最明显的弱点,这么丰富的中高频量感固然听起来很爽
但随着不同录音或不同系统搭配,可能也会有过于白热化,或者突兀不协调的状况
一般对Mk2的第一印象是呆,从设计上来说也是如此
这次Beyer设计团队不敢那么野了,老老实实该做的补强抑震等等都弄得好好的
甚至有点矫枉过正
我翻看当年的笔记,算了算,大概持续使用两个月进入状况
但是音色纯度这块要等了快三年才达到满意,不输,甚至赢过初代的程度........
那高阻T1怎么推比较好,私底下也跟网友讨论过不少
个人觉得一个大概的门槛是 耳扩增益可能要拉到20dB以上
3.T1 3rd
中高频一开始就是beyer自家house风格,非常意外
毕竟以前被打了很多又闷又糊的预防针,实际上还是同一个味道
走向对了,但纯度、细腻度应该还有进步空间
如果以同样新品的状况而论,光论中高频音色,mk2应该会被3rd电掉
再来是run-in的问题,其实现在也不太执著于什么几千小时了
反正顺顺的用就好
如果你有机会在聚会/展场看到那种耳罩瘪掉、头带快烂掉那种T1
那肯定好听到不行 lol
我现在听3rd的方式,就是故意戴松垮一点,主要原因还是新品的侧压实在有点高
如果要用正常的戴法,不光低频难控制,甚至中频也会太响亮
接下来谈中低频
首先,我个人认为蹦蹦叫,夜店风那种低频是属于异常状况
但可能也是最多人会遇到的状况
我自己是透过降低增益、宽松戴法去应对
那如果系统增益没办法调的状况下,可想到的应对方法是加条阻抗线看看
或者也可以试着 不要用6.3大头,用3.5小头接看看耳扩
接下来是中低频混响过头的问题
这个可能很考验耳扩的失真控制能力
目前试过的结果,是HA3偏流不能调最大(32ohm档位),要不然失真会控制不住
是因为热飘移还是其他的缘故吗?总之这大概是HA3这台耳扩的天限了
调到64欧姆 中低频量感会少一截,但总算是能控制住的声音
如果按照以往DT990时代的经验,随着耳机熟化
低频的量感差不多,但速度是会越来越快,越来越通透的
我也很惊讶会用通透这形容词在低频上
但总而言之,那不是强调冲击感或Grado那种Q弹感的呈现方式
而是透过丰润的极低频来勾勒出中频的轮廓
4.T1 3rd可能适合怎样的人
重视气场、临场感多于线条、纯度细腻度的玩家
受限于结构,我猜3rd在纯度/背景干净程度会比2nd吃亏
如果喜欢那种迎面而来,演唱会前排,整个空气乱窜,声音弥漫在四周感觉的
这就是你的茶
5.其他
我自己觉得3rd是制作团队整个放开了(玩疯了)的产物
但是市场反应非常差,甚至T5 3rd的反应还好很多
那接受市场反馈再微调走向恐怕也是很快的事情
能想到的大概就是耳罩调整背后通孔,固定单体那个圆形框架的通孔缩减
以及加厚单体正前方那块海绵,这些调整都很容易,也不花什么成本
总而言之,以削弱能量感为调整方向.....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2-04 22:28:00
阿米龙其实比T1 3rd更有代表性。个人觉得较高阶玩家并不太喜欢3rd的样子。反倒是中阶阿米龙那样很刚好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4 22:35:00
他不闷不糊啦 能力上是有的 是走向上选择的路让人觉得黑人问题
楼主: takase (............)   2021-02-04 22:35:00
欸对,阿米龙和DT1990某方面也是在实验....
作者: breadf ( Lifting Turn )   2021-02-04 22:36:00
不糊,但我还是觉得闷XD,跟2nd比起来中高频觉得放不开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4 22:37:00
低频的透度本来就很重要的 这种东西不是只要中高才需要那是一种整体性的表现中阶有时候反而爱玩些个体差异性我还比较爱 (继续听880s
楼主: takase (............)   2021-02-04 22:39:00
所以八成会再调啊,目前我看过关于T1 3rd的正面评论真的是手指头都可以数得出来 (还包括行销用叶配齁)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4 22:41:00
会呀 我知道他们是想要往“气氛”这个方向去调整 这个变化很明显,只是还不够到位 反正我以后等二手刚好有
楼主: takase (............)   2021-02-04 22:41:00
闷我倒是没遇到,中高频的话基本上没意见,正常表现这样
楼主: takase (............)   2021-02-04 22:44:00
eva你其实有讲到一点:旗舰耳机并不是完成度最好的产品只是厂家认为能拿得出手的技术最高成就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4 22:47:00
推心得!非常详尽!阿米龙确实比较有代表性,象征拜耳调音分水岭(?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4 22:49:00
就当做拜耳在尝试32欧姆 这种日系旗舰常出的规格他们也能做到跟以前同样能力的声音 在持续努力中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4 22:49:00
T1 3rd大概只能算是旗舰低阻化的一个过程,但整体来说口味偏向大众化这样,就跟头带上的y一样,拜耳回不去了(?或者说,瓜多的规格XD阻抗和灵敏度差不多结论:T1 3rd是个气氛仔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4 22:53:00
没 楼上是双标仔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4 22:54:00
说不定T1出个3.5或是3rd plus哪有双标,我一直都黑,好吗?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4 22:59:00
原来是跟吕布一样牙齿也黑的人压
楼主: takase (............)   2021-02-04 23:00:00
我猜会偷偷改版但不改型号,Beyer新老总感觉注意力集中在电竞和蓝芽ANC这块,不太可能对产品线做大更动
作者: lll156k1529 (吃鸡腿)   2021-02-04 23:02:00
是说转接头是不是还没换?换了可能会好点?
楼主: takase (............)   2021-02-04 23:04:00
线材应该是跟2nd一模一样都没改...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4 23:04:00
990PRO先出个RGB版一下
楼主: takase (............)   2021-02-04 23:05:00
不要啦,我现在光想挑个联力机壳结果都是侧透RGB orz
作者: lll156k1529 (吃鸡腿)   2021-02-04 23:16:00
所以才想说要自己换XD 虽然我990也是到现在还没换我觉得线应该是还好 转接头问题比较大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4 23:31:00
还好 就是帮忙毛边少一点 声音再通透些(以上就是帮忙修那样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2-04 23:32:00
先换T1初代耳罩看看啦~~我以为takase会提到这部份还蛮想看这方面~~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4 23:35:00
古河镀铑,赞找扁一点的耳罩能改善稍微低频问题,减少气密这样,3rd的结构有点像封闭式的不过3rd的耳罩要换要知道怎么用,不然会装超久...
作者: enamelcord (娶妻當娶殤不患♥)   2021-02-04 23:38:00
是说如果要耳罩塌掉才好听,不能直接拆下来洗吗?@@"
楼主: takase (............)   2021-02-04 23:39:00
我现在手上只有T1 mk2,初代交流去了
作者: enamelcord (娶妻當娶殤不患♥)   2021-02-04 23:39:00
暴力搓洗+暴力烘干直接快速熟成这样@@"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4 23:41:00
没事不要换古河镀铑
楼主: takase (............)   2021-02-04 23:41:00
如果耳罩比较旧了,还可能装不回去 > 缩水了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4 23:41:00
有个缺口,要先卡缺口,转一转就搞定,比DT系列还要好装古河镀铑我是买过6.3mm啦,能稍微增加一点中频跟颗粒感3.5mm转6.3mm的转接头
楼主: takase (............)   2021-02-04 23:44:00
感谢rr56的情报,我明天来试试看....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4 23:46:00
我看我晚点拍个影片好了,语言能力太差解释不清楚QQ
作者: adamptt (lulumi)   2021-02-04 23:54:00
可以讲俄文
作者: lll156k1529 (吃鸡腿)   2021-02-05 00:07:00
对欸,还有耳罩可以玩,t大换二代耳罩看看会发生什么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5 00:11:00
хорошо, я магу говорить по русский.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2-05 00:13:00
二代耳罩好像一样(?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2-05 00:22:00
拜耳有天鹅绒耳罩的产品,长期配戴跟吸收汗水扁掉之后高频会明显柔化, 这变化基本上占了绝大部分所谓”run-in”后的变化,所以才会有3000小时传说意思就是要专情一只一直戴不然他不会变给你看XDDDD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5 00:23:00
原来run的不是单体,是耳罩XD
楼主: takase (............)   2021-02-05 00:25:00
这是一个主要原因,我猜测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但没根据
作者: enamelcord (娶妻當娶殤不患♥)   2021-02-05 00:25:00
grado也是run耳罩,换新等于砍掉重练orz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2-05 00:26:00
单体变化没到很明显 所有初期羞涩的感觉换完新耳罩都会跑回来 至少十年的990听起来是这样XDD run的再久一点我就不知道了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5 00:27:00
等等回去把T1 3rd耳罩换到990上看看XD
作者: lll156k1529 (吃鸡腿)   2021-02-05 00:28:00
中高频跟耳罩比较有关 低频是跟单体 我的感觉是这样所以像我戴的比较少 低频是OK 但中高部分感觉还没成熟XD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5 00:29:00
我990用了6年耳罩还没换过,每天看他越来越扁,跟我的荷包一样QQ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2-05 00:30:00
我觉得t1比较难”run”是因为他的耳罩内里的材质比老DT系列还要难扁耳罩扁掉声音会有那种”类比味” XD但比较没那么analytical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5 00:32:00
对,超难扁...有够Q弹,简直小熊软糖...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2-05 00:32:00
takase大的T1一代耳罩比我手上这只一代扁不少(够专情!),声音就有类似的变化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5 00:33:00
似乎直接换DT耳罩比较快了(?
楼主: takase (............)   2021-02-05 00:42:00
说到耳罩,我讲个小捏他好了最初期版本T1的原配耳罩和 EDT990VB 里面材料密度不一样当年对岸的沉迷兄直接切开耳罩来比对...真是够大胆那u兄手上那副其实是edt990vb了,原配耳罩被我洗到缩水装不回去了....orz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5 00:47:00
缩水QQ,是说干嘛洗啊,保持原味日月精华,说不定比较好听(?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2-05 00:47:00
居然XDDt大有需要耳罩的话我可以帮你问问..
楼主: takase (............)   2021-02-05 00:55:00
我也知道后来有edt t1v
作者: breadf ( Lifting Turn )   2021-02-05 00:55:00
看到"比较没那么anal"吓一跳,这换行换得妙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2-05 00:55:00
XDDD 屁味
楼主: takase (............)   2021-02-05 00:56:00
反正就顺顺用吧 :D
作者: breadf ( Lifting Turn )   2021-02-05 00:57:00
话说我2nd的耳罩隔一阵子就会拔下来洗,洗完海绵会比较蓬刚装上去的时候中高音好像会强一点刺激一点XD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2-05 01:09:00
嗯XD 很类似的经验 高频变的sharpnesstakase这篇我最想推:丰润的极低频又带有透明度,完全符合我的体验XD 老实说我感受不到三代有所谓水泥地的感觉但低频的量我觉得还是偏多了 不是很大众口味的调音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2-05 01:15:00
实心处硬邦邦 比较没有渐层变化单指实心处而已还有所占比例而已听感上就是会有一个水泥打底的感觉相对2nd来说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5 01:20:00
缺乏弹性、层次、死硬这样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2-05 01:21:00
我反而觉得低频的层次跟透明度都很好只是量感太多不知道跟驱动条件不同有没有相关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2-05 01:23:00
这也不是说完全不好,一些歌曲的鼓声蛮有强劲感的相对而言2nd可能会被嫌软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2-05 01:26:00
如果是软硬度二三代在我家其实性质蛮接近的XD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2-05 01:27:00
我这边3rd再硬一点点,核也比较大颗一方面也因为2nd很刚好 变化后的3rd在结构不太一样
楼主: takase (............)   2021-02-05 01:47:00
两位聆听音量大概也不一样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5 01:47:00
我这边是煲50小时后,水泥地感觉就不明显了,但低频过多有时候有点恼人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2-05 01:51:00
这些都可以被习惯 只是当下用2nd再次比较的话我觉得2nd的诠释法会比较精湛一点所以我那时候说3rd不好写。因为对2nd太熟很容易看不到3rd的优点。因为他们有许多共通部份而不一样的部份。又不太好说哪一种比较好因为会更习惯2nd。毕竟被教化了那么多年~.~
楼主: takase (............)   2021-02-05 01:56:00
https://imgur.com/Cz4ZtvG电相位角变化,可能是3rd低频特性的关键
作者: Z1000 (Z1000)   2021-02-05 01:59:00
要是半开放腔体的开孔能透出RGB灯效就更加完美了
楼主: takase (............)   2021-02-05 02:00:00
可以看出t5 3rd的低频比2nd还好处理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2-05 02:00:00
嗯阿 就影响的点之一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2-05 02:00:00
t5 3rd 现在也很有兴趣
楼主: takase (............)   2021-02-05 02:01:00
但t1mk2和3rd又是另一回事了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2-05 02:03:00
像如果今天2nd和3rd同时发行也卖一样价格叫我2选1…我的状况应该会选2nd...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2-05 02:05:00
全部都买才是最正确的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5 02:14:00
https://youtu.be/PwZZEzQVaFk新耳罩才能用我的方式换,旧的因为比较松,很容易转到一半又滑出去...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2-05 02:15:00
冷不防的来一个赞XD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5 02:17:00
我就烂的意思(?旧耳罩的换法:先套个大概一半(缺口当起点),然后用转的http://i.imgur.com/JQoQoN4.jpg旧的超扁 http://i.imgur.com/qqiMLix.jpg
作者: daniel7894 (阿毅)   2021-02-05 07:01:00
扁的才好,稀有价值(?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5 07:25:00
t1 1代耳罩日本有的样子 下礼拜要寄东西回去给r56 看你要不要搭顺风车买
作者: rocker12321 (唷呵呵)   2021-02-05 08:41:00
推推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5 08:44:00
话说我看了影片 其实就是回复以前的DT931/831方式改用夹紧的 建议你把塑胶项圈拔起来耳罩套上去再装回去
作者: gameguy (gameguy号:)   2021-02-05 08:57:00
有跑3000小时以上再出来谈吧,GG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2-05 08:59:00
楼上run耳罩大师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5 09:06:00
他是RUN键盘上面的 3跟0 这两个键帽大师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5 09:42:00
可以一起寄给我,我再转寄也行,我暂时不需要备品QQ塑胶项圈是啥阿?
作者: biaw (blue note)   2021-02-05 09:49:00
换耳罩改变了音响空间边界条件是一定有用的 但是耳罩不像耳道可以轻易就收集一堆耳塞换来换去 可能有限资源能找到的就几种 原厂一开始不调好实在让人太累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5 09:55:00
把薄薄那层黑色海绵卡住的圈圈 990是单纯一个圆所以耳罩海绵是套外面 1990变更成用夹的方式 塑胶圈变更形状除了卡住黑色海绵顺便耳罩海绵也卡在这https://i.imgur.com/dBsBJ0D.jpghttps://i.imgur.com/hUvt0jS.jpg
作者: lll156k1529 (吃鸡腿)   2021-02-05 10:06:00
聆听音量大还是小会比较容易低频硬?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5 10:07:00
看到特定的人拳头会比较容易硬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2-05 10:08:00
takase指的音量差异可能是二三代在ABT时的音量差异
作者: jimmycccp (cccp)   2021-02-05 11:12:00
推推,内文跟推文都有料
楼主: takase (............)   2021-02-05 12:03:00
聆听音量大中低频容易失控,但你要音响迷不开大声实在很难.gameguy别再晒你的小乌鸦了啦,在硬虾版都能看到你 XD感谢上面各位的照片,这样比较有概念了 <(_ _)>
作者: enamelcord (娶妻當娶殤不患♥)   2021-02-05 12:45:00
好有趣w看到都想收了XDDDD
作者: lll156k1529 (吃鸡腿)   2021-02-05 13:04:00
了解,不过我自认音量开蛮小的XD后来想想也难怪我听很多器材都无感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5 13:14:00
没 你无感(?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2-05 13:20:00
很明显不是音量的问题耶,我测试不会这么随便,eva那龟毛人更不用说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5 13:24:00
911:我不随便的 随便起来要人命的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2-05 13:25:00
但我也很意外蛮明显的事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异那你什么时候可以随便去买个ed8来玩XDD
作者: lll156k1529 (吃鸡腿)   2021-02-05 13:27:00
过年前去+炜或是音悦听听看是怎样XD蛮想拿3代跟TH900去比 但我怕我会包一支900回来XDDD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2-05 13:35:00
两支类型不太一样,主要看你喜不喜欢暖厚。然后900是女的,3rd是男的,到时你就知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2-05 13:38:00
可能讲的是同一种感觉但用词不同w我自己习惯是仪器对好音量之后才会听
作者: purplesky911   2021-02-05 13:47:00
没事的,我意思着重在我这边蛮明显的,可很意外在你们那边几乎没感觉(50-350h)因为我另有特地换2nd的线再次确认过是否线材使然。或是也有可能是我这边这只对照用的2nd更软的相对差(耳罩状况关系)
作者: ultimatevic (龟龟龟)   2021-02-05 14:18:00
如果是驱动条件/环境不同就只能去听者家里拜访一波体会了XD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5 15:00:00
我的很简单:iPad Air...XD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5 15:06:00
大女乃?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1-02-05 16:03:00
斯拉夫族其实跟大家想的不一样,没有巨巨QQ
作者: bh2142 (濒临绝种的Emacser)   2021-02-05 18:44:00
有健身巨巨
作者: evadodoya (口责口责)   2021-02-05 18:45:00
脏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