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用 Abbey Road 听 Abbey Road

楼主: elguapo (HPHT Synthesized)   2020-12-11 22:26:38
用 Abbey Road 听 Abbey Road
https://imgur.com/bZAPJWJ.jpg
这是一个跨界的应用,因使用了 DSP,如果是追求原音表现的版友请斟酌参考。
数位音讯工作站(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 DAW)相关软件越来越普及,
以苹果电脑来说,新机不管是 iOS 还是 macOS,都会内建 GarageBand,让用户
能发挥创意制作音乐或 Podcast;虽说宅在家自己玩混音的市场越来越大,但如
果受到装备限制必须用耳机混音,那么就会延伸出双声道交输的问题而绑手绑脚。
绝大多数的音乐是录制成双声道,并且由扬声器播放,典型左右二声道扬声器,
如果摆置正确,那么双耳都会听到两个扬声器的声音,声波四散出去走到双耳的
距离差,营造出音场和空间感(当然在录音的环境录下的回音也是音场和空间感
的来源,例如教堂,但在这里容笔者不谈这一段,主题是放在录音室这块)。
为了要让耳机宅录能营造一个接近典型双声道的感受,让混音成果适用于扬声器
播放,那么在 DAW 上,就得视需要设定双声道交输做监听,举 Logic Pro X 为例,
苹果有内建一个“Binaural Post-Processing”的 Audio Unit 外挂,不过这个
外挂很单纯,扬声器角度仅设在 60 度,基本上混音还是得猜一下。
市面上为 DAW 写的双声道交输外挂还真不少,个人使用除了苹果内建的之外,
还有 GoodHertz 的 CanOpener Studio 以及 112dB 的 redline monitor,个人
用这三个外挂交叉参考,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使用 CanOpener Studio,她的优点是
接口漂亮而且有即时的双声道分布图解,能增加混音信心。
https://imgur.com/LaoAZKw.jpg
因为最近开始接触学习环绕声混音,知悉了 Waves Nx 能让耳机监听环绕声效果
的技术,便入手一组 Nx Virtual Mix Room,这外挂插入 Logic Pro X 后,借由
Facetime 镜头和 Nx Head Tracker 的头部追踪,可以创造出即时的 Ambisonic、
5.1 或 7.1 空间声讯环境,算是非常非常低成本的环绕声混音工具组合(Waves
NX Virtual Mix Room 外挂在截稿当时的价格仅 30 美元)。
https://imgur.com/BOIzqUu.jpg
不过 Nx Virtual Mix Room 这个虚拟空间很纯粹,没有考虑实体的设施、没有
考虑建材特性、也没有空间的形状,仅有的距离感设定是 Room Ambience,这个
设定在手册里描述并不多,运算函式不明,所以要在 Nx Virtual Mix Room 建立
一个监听环境,坦白说也无从设定起,全凭个人喜好,最后的输出可能还是得上
真实的音响系统去验证。
这技术在 2019 年有了更先进的应用:Abbey Road Studio 和 Waves 公司合作,
基于 Nx 技术建立了一个虚拟混音室:“Abbey Road Studio 3”,而且是经过
Abbey Road 认证的 Studio 3 的参数,挂在 DAW 上使用耳机混音的成果会接近
真实双声道的输出。
https://imgur.com/eqpYpW6.jpg
Abbey Road 的 Studio 3 虽然是最小间的录音室,但却能创作出世界顶尖的录音
作品——例如 Pink Floyd: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Beatles 的作品几乎
都是在 Abbey Road Studio 录制,但不确定哪张是 Studio 3 的就是了。
有天突发奇想:既然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是 Studio 3 监听录制的,
那么如果我用这个外挂播放这张唱片,会有什么感受呢?幸运的是 Audirvana
可以加载 Abbey Road Studio 3 这个外挂!旋即开始布置装备来享受真正的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个人的软/硬件设定如下:
1.音轨来源是自 Qobuz 入手,2011 年 remaster 过的 16/44.1 无损 AIFF
(虽说个人有 24k 金版的 CD,但一时找不到 USB CD-R 去撷取,懒人想法
网购音轨最快);
2.硬件 2020 MacBook Pro 13", Core i5, 4x Thunderbolt 版,跑 Big Sur
11.0.1(Abbey Road Studio 3 截稿为止尚未支援 M1);
3.DAC 是 Zorloo Ztella,虽然是廉宜的产品,但这应该是市面上少有的
Type-C 直插 DAC(没有转接线就赢);
4.耳机选用 Sonarworks 客制频响的 Beyerdynamics DT-770 Pro 80ohms
(Reference 4 用客制频响可修正至 +-0.9dB,而且是双耳分开测),
Ztella 推起来还行;
https://imgur.com/LToVHM4.jpg
5.Audirvana v3.5.42,加载 Sonarworks Reference 4 v4.4.6 以及 Abbey Road
Studio 3 v12 外挂,并打开 SoX 设定升频 DSD128;
6.考虑减少相位变化及低频 pre-ringing,DSP 的滤波器(Reference 4 和 SoX)
都设定在“折衷”位置(这点要多解释一些:滤波器设定纯看个人需求,如果
设定为“无延迟”是适合即时监听,但会有相位变化;相对的如果设定为
“线性”,则适合精确调整作品的频谱平衡,但代价是低频会有 pre-ringing);
7.Abbey Road Studio 3 设定头部追踪关闭(升频 DSD 时头部追踪功能会被无视,
可能是因为 SoX 采预先转档;当然如果不升频就可以打开玩即时的空间音讯);
8.Abbey Road Studio 3 接口右下角有头围和耳距的设定,就按自己的身体密码
输入即可;双声道版会有三组喇叭选项,可视个人需求喜好调整,我个人是选择
“FAR”;
9.Sonarworks Reference 4 选择打开 B&K 1974 频响目标曲线:这个频响曲线是
混音时为了补偿居家环境而设;虽说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1973)在最初
master 的时候 B&K 1974 频响目标可能还在研究阶段,保守来说关闭之后的频响
听感会比较正确,但手上的音档是 2011 年 remaster 过的,经比较之后个人偏好
打开。
题外话:对 B&K 1974 扬声器频响目标有兴趣的版友可以研究一下相关文献,这是
耳机听音乐仍需要调 EQ 的主因之一,因居家环境总是有家俱以及非专业的音响
摆设,在 master 的时候工程师也会考虑做些补偿,但这些音档在耳机里面播放
通常会是高频偏强、中低频及低频偏弱的录音,如果是这样不妨尝试调 EQ 到
B&K 1974 目标曲线后再下判断。
系统限制:
1.Abbey Road Studio 3 程式撰写时限制取样率上限为 96KHz,所以无法听 >96KHz
的 Hi-Res 音轨,如可能尽量找 96KHz(含)以下的音乐来听;
2.Abbey Road Studio 3 等 Audio Units 只能用在 PCM,想要听 DSD 的内容的话,
只有转档 PCM 一途(取样率限制请参考前条说明);
3.Audirvana 只能挂 4 个 Audio Units,如果有其他喜好,例如增加黑胶、磁带母带
或是其他听觉特效,那么这样的设定只剩两个 AU 可以加挂;当然,如果不升频
DSD 的话,那个 Sonarworks Reference 4 的 AU 就可以移除(Audirvana 改用
Reference 4 独立软件的 core audio 做输出),那这样就有三个 AU 空间可用。
人体限制:
听力检测左耳在 8KHz 附近有些听力损失,不过在这篇心得来说影响应该不大。
曲目选择是自己有在收藏且听得很熟悉的;头两张确定是 Studio 3:
1.Pink Floyd: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全张,AIFF 16/44.1(Studio 3
主角光环);
https://imgur.com/f0BrUYV.jpg
2.Ed Sheeran: Best Part of Me (feat. YEBBA),live single,FLAC 24/44.1
(Studio 3 近期流行作品, MV 在此 https://youtu.be/wGyh_53ecgg);
3.Beatles: Abbey Road 2019 Mix,track 1 “Come Together”,FLAC 24/96;
4.“魔戒”三部曲“王者再临”电影原声带,disk 1 track 12 “The Grace of
Undomiel”,FLAC 24/48(这类大型交响乐应该都是来自 Studio 1) 。
聆听心得:
1.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经典中的经典,Speak to Me 开场低频如同鼓点
一踩一踩的捶在胸口;On the Run,不是你 run,而是这个世界绕着你 run,
模拟的直升机、汽车声效一会儿往左飞,一会儿往右奔,音场正中央完全没有
空虚感(耳机如果没设交输这段正中央会很空,飞奔的交通工具只会极左到极右
或反过来);Time 的钟声清楚凝结在左前方和右前方,互相对干;之后人仿佛
进入一个虫洞,顺着鼓声转啊转的把人拉回现实,提醒人们别再浪费时间、再耗
下去就输在起跑线上;The Great Gig in the Sky,Clare Torry 浑厚略为沙哑
的中音凝聚在空中大约 20 度仰角,如同女神一般的俯视着你;Any Color You
Like 迷幻摇滚火力全开,电子合成乐音在中央区域像是千层派一样的叠加出现;
最后听到 Eclipse 完美回到终点。
用 Abbey Road Studio 3 播出来的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令我非常惊艳,
低频丰沛沈稳,中频画面立体,高频,尤其钟声,清脆响亮但不急躁,想像的空间
大概是边长 50 公尺的大立方体,这大概是自从拥有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二十年来感受最好的一次!
2.Ed Sheeran 略带鼻音、YEBBA 略为颤抖的歌声在中央区域非常立体、歌声唱出之后
向外扩散再反弹回来的 reverb 如果不仔细听会被骗,且因为是 live recording,
麦克风收到的环境声清楚自然,贝斯低频弹牙丰沛,非常顺耳的流行音乐。
3.Beatles 就是 Beatles,无话可说。
4.每次听到这段配乐,都会想着白袍甘道夫策马进入刚铎,绕着王城 Minas Tirith,
为人族指引胜利之路;乐曲 4:30 开始,法国号凝聚一力,随着甘道夫跃马划开
王城道路直达天听,这如果纯用耳机听未交输的音轨,那个法国号会在左边很远
手伸长也摸不到的地方,用 Abbey Road Studio 3 听,法国号会乖乖的待在正前方
偏左,也就是标准的交响乐团乐器分布范围。
当然还有很多出自 Abbey Road 录音室的作品,族繁不及备载、无法一一叙述;
而耳机聆听双声道的音乐本就有很大的音场重建问题,可是我发现本版并没有对这
方面做进一步讨论,可能是因为多数版友是纯音质的追求者,不惜重本用在设备上;
但对我个人来说,音质这东西在混音阶段就被人工化不少了,例如前例 Ed Sheeran
那首流行乐的 reverb,不仔细听还真的会被骗空间感。
我个人的理念来自于混音作业,先想办法让耳机交输混出典型立体声,再去考虑音质,
例如,明明看 Santana: Corazon - Live in Mexico 所有乐器在舞台上是“一字排开”
结果耳机听到的东西却是“左边向前一排、右边向前一排”,这对我个人来说,
知觉错乱很不舒服(盖:Santana 那张演唱会唱片是少见接近真实的 mastering,
个人只有对“面对观众左侧的爵士鼓的右钹”拉太远有意见,其他的都很满意),
如果音场建立正确,在耳机里听到的图像将会更为具体,甚至 Live in Mexico
那张的“Una Noche en Napoles”都可以清楚数出女伶的人头数。
https://youtu.be/ks7xvjT8bEE
简单总结,Abbey Road Studio 3 给我的聆听感受非常好,比单纯交输还要有空间感,
而且截稿时这个外挂仍在特价中(50 美元),如果对虚拟环绕声或是虚拟聆听室有
兴趣的版友,这外挂很值得参考使用。
以上是个人一点小小的聆听心得,请版上前辈鞭小力一点 Orz
作者: kzadb (天空霸王)   2020-12-12 10:22:00
所以就是歌曲先重编再听?iPhone可以用吗?感谢分享,我也有听音乐空间错乱的问题,希望可以解决。
作者: zoraruru (ruru)   2020-12-12 14:17:00
感谢分享,cpu运算能力越来越强,也出现更多好玩的插件
作者: penguinfuko (企鹅)   2020-12-13 17:15:00
感觉蛮有趣的 mark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