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Beyerdynamic T1 3rd gen 地球动圈三代目搭配心得

楼主: eddie0817 (宝宝)   2020-09-12 14:28:40
Beyerdynamic T1 3rd gen 地球动圈三代目搭配心得
我把上篇的文修饰统整在这篇比较完整,图文多,建议用PTT好读版,
花很多心思跟时间弄的XD
记得第一支破万旗舰耳机就是2005年在AA团购的Beyerdynamic DT990 05,还是研究生的
我只觉得好贵,百叶窗外型看起来好潮,又是新版本,有个较旧的版本DT 990 Pro,跟同
学的HD650各有千秋,当时跟Grado RS1 + Gilmore Dynahi/寡国小民+蔡阿姨专用机
Philips CD880/电脑声卡EMU-0404/喷火龙DAC,陪我渡过快乐初烧时期,之后就没追
Beyerdynamic的耳机。
这几年回来玩耳机短暂试听过PTT大家推荐的地球动圈T1 2rd,只觉得性价比很高,但因
为没有放太多心思在家用上,所以没入手搭配。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8156499052_6cd27b5b0a_3k.jpg
直到上个月开始看到Takase大分享三代目情报很好奇,其中一个网站连结释出图片是从新
加坡代理,因为新加坡国际化程度高,一直都是跟欧美同步,很多新产品货都进很快,之
前买HD820的经验也是首批就到,马上发讯息问Jaben SG,并且下订说9月中到货,没想到
前天开会忙一整天,收到Jaben传的这个in讯息,整个人都硬起来,马上加了钱用Grab运
送过来。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297252198_3f5f69f5a3_b.jpg
主要是以旗舰耳机的价位来说,这厂实在是太佛心,应该要支持。
相关介绍跟开箱影片可以参考Takase大的文,对我唯一有小抱怨的是,原厂都已经特别强
调用好的7N OCC纯铜线材了,且 T1 在平衡输出的声音比单端好已是大家的认知,但还是
配了迎合市场的3.5 mm转6.3 mm端子单端线材,想玩平衡只能在另购原厂平衡线或换线了

设计理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SrDpi2LhZg&t=327s
开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xdhc2pKBlM
宣传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cFkzYmvXok
Head-fi 讨论串
https://www.head-fi.org/threads/beyerdynamic-t1-3rd-gen-out-now.938562/
Review
https://www.stereo.net.au/reviews/beyerdynamic-t1-and-t5-3rd-gen-headphones-review
https://majorhifi.com/beyerdynamic-t1-3rd-gen-headphone-review/
外观与设计
看Beyerdynamic原厂介绍,T1 3rd 的面板是参考了建筑物的点状设计,然后做了20种不
同的设计后觉得最完美的,T1跟新的T5都是一样的面板设计,只是T5是封闭式,
原厂说整副耳机的配件几乎都是从德国制的,而特别提到头部整块的绒布是意大利制的,
整体黑色的外观显的很内敛有质感,全黑的发丝框架还有头顶那块印着Beyerdynamic字样
的布,实在很好看阿。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10080463_f32a1f6111_h.jpg
当初看Takase大发的照片,对我其实可以接受,外观对比一代旧款,觉得就是两种不同风
格的设计,拿到一对比更是这样觉得,中间面板的点点也没这么像莲蓬头啦,它的点图案
跟大小都不同,但私心觉得三代如果沿用一二代的篓空框架会更棒阿。
在设计的影片没有提到是否有换单体,但有国外的Reviewer提到认为新的T1与T5因为技术
规格相同猜测用了同一颗Tesla单体。
外观与二代相比
Beyerdynamic LOGO变成了Y (Your)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2596156_c12bc105ee_6k.jpg
头部的绒布更大块了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2596406_8281f11946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1914063_4ca3c03dc1_6k.jpg
这个耳垫拆下来,大概花了半小时才装回去,太需要技巧了XD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2761297_3e7c6022ac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1913678_e2bfc8816c_6k.jpg
这个海绵垫也是二代没有的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2761497_ad2a0530df_6k.jpg
关于煲机
听说过Tesla单元的地球动圈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煲机,但我用LUMINIST SYSTEM ENHANCER
CD煲机碟配合之前分享过的煲机大密宝,以及常听的音乐,用推力大的Gottomix AMP-44
耳扩分配器连续煲了快10天,应该可知大概的走向。
AMP-44是AMP-4的升级版,一次可以同时煲8支耳机或线材,4组独立的音量控制,而且推
力又大,对我实在很方便,之前分享过心得。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7802143_760bcd35f3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8639332_6bbd6cbd1f_6k.jpg
而LUMINIST SYSTEM ENHANCER CD煲机碟这是一张原价 150 镁,目前99镁的专业煲机专辑
,相较于红白噪音,它提供更全面的频率,原厂宣称用它可以把时间缩短从24 小时到 5
小时。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8643942_f6fc8c3a20_c.jpg
本煲了两天就想分享心得,可声音一直在变化,主要是刚开声虽然也是暖声,但是糊感很
重,人声乐器黏在一起,位置也很退,但大概在四天过后到第八天,声音就趋向稳定,变
化没这么大,我自己煲过这么多耳机跟线材,觉得与其一直强调时间几千小时,其实质也
很重要,大推力的机器跟一些特定的音乐对熟化有一定的效果,我插电脑或是推力小的
DAP放煲跟接耳扩有很大分别。
现在玩耳罩家用对比耳道没有这么烧跟用心,主要小孩关系,耳罩只有跟Jaben收的T1
1st ,HD820/800s,AKG K701,Sendyaudio Aiva平版以及OBravo HAMT-3 MKII,只能针
对手边有限器材做比较。
关于低阻
T1从一、二代开始就只提供了600欧姆高阻抗版本,不像之前DT990时期有三种不同阻抗给
人选择,中阻抗250欧姆,高阻600欧姆,烧友一般都会尽量选择高阻版本,我也是,虽然
对耳扩的功率推力的需求变高,但至少声音比较稳定,音场跟层次感也会更好,耳扩的音
控也可以用到比较后面的段数,让机器有更好的发挥空间。
但这次新的T1与T5都直接改成32欧姆低阻版本,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几年便携耳
机系统的快速发展带动市场走向有关系,不管是耳道还是随身DAP,便携耳扩等,不是每
个人都愿意或是有条件玩电源,居家空间的限制也是造成消费型态改变,随身DAP的推力
也越来越大,不少人在家还是听DAP或接个小耳扩。
在Head-fi 的T1 3rd 讨论串里,已经很多人针对这个提出看法,低阻对于便携器材有很
大的优势,包括Astell & Kern T1p就是32欧姆的T1 2rd,为了让AK的机器有更好的匹配
与发挥,但也考验阻抗匹配的问题。
这里有一篇技术文提到DT880在不同阻抗的影响,以及是否需要耳扩,有兴趣可以参考。
https://www.headphonesty.com/2019/04/headphone-impedance-demystified/
声音走向以及与DAP适用性
既然为了迎合便携系统走向低阻,一定要先试试DAP推的效果。
试听器材:
DAP:LOTOO 墨菊/ PAW S1
耳机: T1 3rd
我先配乐图墨菊DAP听,它在单端跟平衡都提供了最大500 [email protected]欧姆,推力一样大只是声
音走向不同,我先用3.5 mm单端听,果然是32欧姆,high gain音量在51/100左右对我就
够音压,这个跟推一些动圈IEM一样的程度,一样先听Olivia Ong的歌,这首在不同器材
组合听了N遍,前奏的乐器结像清晰,吉他刷弦的声音清楚,且不尖刺,中低频人声细腻
饱满,位置刚好,很抓耳,整体稍暖声,中高频柔顺形体感好且带点甜美,虽然是开放式
但是维持了很棒的成像跟细节(地球动圈优势),但延伸感觉上不太去,如果习惯听直冲脑
门的高频,或是静电类型的耳机,可能会觉得它偏暗,Head-fi 有位Mungam 量了T1 3rd
的频响说是1K-3K 中高频位置有一个很明显的drop,不晓得是不是这个原因,但引起不少
人质疑量测准确性,可能还需要更多专业评测网站去量测,才更有参考性。
整体协调性还不错,顺耳耐听,只是人声位置对我有点稍远,且细节跟分析力感觉不太够
,对比于HD820,T1 3rd温润的底声非常的耐听,听些爵士人声真的是种享受。
T1 3rd 的纵向音场在墨菊直推下,表现已经有一定水准,但可能是它比较温暖,横向有
点受限制的感觉,比较像是一个椭圆形,但不影响整体的感觉,当然一对比推的好的
HD800s落差就很明显。
在低频的表现,听Adele 25的歌,前奏的低频力道真的是神猛,这就是地球动圈的神威吗
?没有预期在开放式耳机听到这种低频,对比于HD800s,深度跟扩散感好很多,
精准且拳拳到肉,且最重要的是在大动态的背景音乐下,人声与乐器的形体感很好也不会
乱,马上又放了哥吉拉怪兽之王OST,好过瘾,这大概是我近期听这张专辑最满意的耳机
之一,不知不觉听完整张专辑,在想封闭式的T5 3rd 低频会不会更好?
它中低频的暖声跟饱满感,有人提到是因为单体上的海绵垫关系,是可以拆掉的,如果把
它装上T1 2nd 可能有一样的效果,我不确定Takase大提到的Beyerdynamic的新专利是不
是这个在单元上的海绵垫,也不确定是不是这个垫造成1-3K频响下沉。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2761497_ad2a0530df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2761647_5543a4b410_6k.jpg
接着试乐图的PAW S1小尾吧,如果低阻是为了迎合便携带,那至少也要能用这台来推,规
格上写到PAW S1在4.4 mm平衡是[email protected] ohm,而3.5 mm单端是70 [email protected] ohm,这些是实
测数据,平衡比单端大,但是根据原厂说法,两者差异要在high gain音量90以上才分的
出来,因为乐图机器的音量与输出是呈现类似指数增加,而非线性,越后面输出越大,但
通常也会越粗声,用T1 3rd 试正好,我的PAW S1用的是泽丰的数位线材,屏蔽做的好,
现在接手机外出干扰小很多,但我这里只想知道推力,所以接电脑听。
3.5 mm high gain 在 74/100 左右够音压,算是较后面的输出,可以推的动,但老实说
离推的好还差很多,尤其是对比刚刚的墨菊,人声较粗,毛边跟颗粒感很重,一听就知道
控制不好,失真比较大,32 欧姆虽然很多设备都可以提供足够的音压,但是也很考验对
单体的控制力,尤其是对比IEM较大单体的耳罩,非要用PAW S1听的话还是建议要用4.4
mm,至少推力大很多,T1 3rd 还是很反应前端,我连带试了几个DAP如小墨菊,SONY
NW-ZX507表现都不同。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1910158_0a93786b33_6k.jpg
上耳扩的差异
我用了家用耳扩Headamp GS-X Mkll跟另台随身耳扩Phatlab Chimera,应该可以很清楚知
道T1 3rd 的实力跟适用性。
试听器材:
电脑:电子花车
https://tinyurl.com/y6mmzept
播放软件:Roon Core
USB卡: JCAT USB CARD FEMTO
DC电源线: 老虎鱼DC线材: Oyaide DC头 Cardas线基
线电: Plixir 5V
DAC: Chord Qutest+ Plixir 5V 线电+Crystal cable diamond USB电源线
Amp: Headamp GSX-Mk ll low/mid gain /Phatlab Chimera low gain
耳机: T1 3rd
DAP:墨菊
墨菊+Phatlab Chimera
我想知道T1 3rd 对于前端或是耳扩的敏感度,就比较有无Chimera,Phatlab家最新的管
晶混合随身耳扩, 做为SASSY II的后续机型, 这一系列推耳罩都没太大问题, 4.4 mm
平衡的输出功率达1W,而3.5 mm的推力较小,现在手边只有单端线材可以试。
对录线材是Toxic crystal cable piccolino 4 wire,另外不用Phatlab 另台Phantasy
ll 是因为阻抗太低,输出变压器找不到合适输出给它,失真很严重,这台较合适阻抗60
欧姆以上的。
一上Chimera,在墨菊线性输出2 Vrms下即使是用3.5 mm low gain音量只需转到7点钟就
够大声,对于墨菊直推人声的位置变的更前面,背景动态变的很强,横向音场也大了些不
过32 欧姆真的不好搞,音量转这么一点就非常大声,动态强到有点轰耳,找不到一个理
想的区间,放大倍率对T1 3rd 还是有点太强,记得这台推600欧姆的T1 2nd 完全没问题
,非常搭,这次放弃。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2757672_b09340bc4d_k.jpg
Chord Qutest(Plixir 5V线电)+Headamp GS-X Mkll
GS-X Mkll有个优点,它的Gain 有三段,L:1X, M:12.5X, H:21.5X,low gain才一倍
实在很合适推IEM或是低阻耳罩,而且它的音控是DACT的平衡级进式DACT-CT24, 24段数
的音控,镀金的接点,串连式设计,SMT电阻,左右误差在正负0.05dB左右,THD小于
0.0001%,可以慢慢转,不至于突然爆冲,低阻或高阻抗耳机都有优势。
Qutest 一样设定输出2 Vrms,low gain下音量需要转到2点钟方向够音压,声音实在跟单
用墨菊跟Chimera推差太多了,主要是人声与乐器的分离度,细节跟分析力的提升,本来
暖声底的T1 3rd ,在这两个前端组合下,本来隔层纱的人声,瞬间被拿掉那层纱且清晰
很多,除了底声合适之外,而因为GS-X Mkll low gain下输出控制的很好,在驱动低阻耳
机不会像随身耳扩转一点音量就输出太大,而且即使是推IEM一点底噪都没有,背景动态
轰是不存在的,或者可以选择mid gain 音量10点钟左右,动态更饱满一些,是目前试到
现在最满意的组合,系统还是需要搭配。
小结:
1.GS-X Mkll的声底,它是属于中性但偏亮调性,如果搭一些本身比较刺激的耳机,如在
我手上的耳机推HD820跟OBravo HAMT-3 MKII相对没这么搭,而相对暖底声的耳机如T1
3rd 跟HD800s或是LCD系列反而很搭,我自己听HD820比较常听Y佬做的管耳扩。
2.T1 3rd 的低阻特性真的不是很好搞,其实反而更吃前端搭配。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1912808_ae2bba68c6_6k.jpg
Chord Qutest(Plixir 5V线电)+YY制真空管耳扩
这台是台中MYAV/AA 的资深DIY前辈YY517做的耳扩,人很低调谦虚,是用6as7/6080架构
下去改的,也是烧料用尽,全Nordost Odin 2 机内线,杜兰铜箔输出电容,芬兰Khozmo
48段音量控制器,日本Tango输出变压器,唐竹6061铝机箱,NIB西电WE 63年 421A真空管
,还有TFK德律风根的CCA,组这台大概等了半年多,算快的,光是管就大概花了四万多XD
推T1 3rd 只需要约11点钟方向够音压,而HD820则需要到1点钟左右,这时候就凸显出
Khozmo 48段VR的优势,音量以及输出控制非常精准,因为段数多,每一段增加的幅度不
大,所以自然对这种低阻耳机有加成效果,与Headamp GS-X Mkll的味道完全不同,推起
T1 3rd将本来的饱满厚实的中频又更柔化,且密度跟形体感更好,非常的细腻,杜兰铜箔
电容的韵味真的很棒,而烧料的辟性通常很重,搭不好容易太过于偏,但功力就在那,不
互相影响还能交织出绵密的音乐性跟活生感,蛮喜欢的,鸡蛋挑骨头就是因为柔化了,分
析力跟动态自然没有晶体机好,不过机器就是要互补才有意思。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2757667_9755104ff1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1912683_c09481d14a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823/26754916707_b133eb6e2d_3k.jpg
T1 3rd对比HD820
HD820用了两年多,陆陆续续已经煲了上多小时,跟800s两只不同走向都蛮喜欢的,820我
是配Aegis 8跟Toxic Medusa 2wire,为了公平比声音换回原厂线。
在人声的表现上,两者差异很明显,820中频相对比较凹,人声退了一大步,高频延伸细
腻,尾音拉比较高,透明度较好,T1 3rd除了更暖声饱满之外,中高音相较下就很明显感
觉有点被切掉,稍暗,但听Olivia Ong的Fly Me To The Moon,Susan Wong或是藤田惠美
这类的人声,独特的嗓音给人一种很慵懒的感觉,用T1 3rd 听真的让人很陶醉,好抓耳

820是密闭式耳机,自然分析力跟细节好,但老实说T1 3rd这个表现并不差,比同是开放
式的HD800s更棒,两者虽然都是暖声底,但T1 3rd 明显在乐器的结像跟解析,甚至是动
态都较好些,介于两者之间,但800s自然在横向音场宽度以及纵向深度都比T1 3rd好很多
,宽松自然,真的要分其实都三支都蛮喜欢,手边的五台耳扩种类多,都可搭到满意的声
音。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1918523_3217c1c504_5k.jpg
T1 3rd 对比OBravo HAMT-3 MKII
特斯拉动圈对比海尔气动式高音+铷铁动圈,HAMT-3 MKII需要比较大的区动力,GS-X
mkll需转到与HD820同样的位置,尽管阻抗只有56欧姆,与T1 3rd相比根本大相迳庭,两
只截然不同的耳机,HAMT-3 MKII因为气动高音单体的关系,它的中高音能量感非常强,
这种能量感是很明显在我其他耳机如HD820, HD800s, Sendy audio Aiva上感受不到的,
很有特色,结像立体清晰,喇叭单体的气动高音贴在耳朵旁边唱歌,感受实在很特别,但
缺点也明显,辟性很强,要玩好不容易,在GS-X mkll 驱动下,能量感太强,高音刮耳刺
激,且人声位置很远,空洞,这支我手边只有Phatlab Phantasy ll跟YY的管耳扩配起来
比较搭,且暖声线材更合适。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2766042_de2d2110d4_5k.jpg
T1 3rd 中频人声温润厚实抓耳,低频下浅力道强,扩散感好,中高音稍暗,HAMT-3 MKII
中频人声较瘦,人声远,低频浅(可调),中高音量感强(稍微刺激)。
T1 3rd 对比 T1 1st
我手上的一代可换线,线材不同实在不好比,在打心得前在新加坡又买不到二代二手来当
场AB,就不分享听感,留给烧友们比较,但根据自己试听二代,以及Head-fi大家的心得
,三代从本来的半开放式改成开放式设计,一二代上是金属网,三代加了块海绵垫上去,
耳罩的侧压也改变,不少人都提到比二代中频更暖,高频更暗,音场也大些。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2757807_7e78176f3b_5k.jpg
换线心得
我手边没有T1的线材,不过以三代的底声,我自己会配些线条感好一点,偏亮一点的线,
铜线就是Toxic BW22 V2 8 wire,纯银线材如Siltech Duchess Crown,泽丰的Silver
dragon等,就不配Aegis 8,但前几天已经传讯息给Toixc Matt,要做条T1端子对CM 2
pin female转接线,这样手边的50多条升级线都可以配,并找出喜欢的,我也会直接做平
衡的4 Pin XLR接头,如果是二代的用家且有买原厂平衡线材,也可以留着直接用,较不
影响本来的走向。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31957698_482f7ab585_4k.jpg
结论:
1.T1 3rd的暖声底是确定的,人声抓耳,中频饱满且密度高,只是可能温润厚实的声
音风格对比2代会认为不够干净,但不影响自家引以为豪的解析力跟动态,以开放式耳机
来说对比HD800s更好,也不输HD820,只是高音有点暗,这可能跟海绵垫有关系。
2.T1 3rd刚开声很暖糊,需要给他一点时间且配合推力大的机器去煲,效果更好。
3.T1 3rd 改成低阻老实说只是图个方便,让便携器材如DAP,甚至是手机有足够的音
压,但是很考验耳扩的输出跟控制力,反而很难搞,我手边的耳扩也只有音控段数多且是
级进式VR的Headamp跟YY制真空管耳扩发挥较好,一般便携可能容易输出太大而爆冲。
4.线材我会配些解析更高的,例如银线。
5.外观我可以接受,还蛮喜欢的。
6.Your Beyerdynamic,你的拜尔动力,你的,好拜尔不买吗
阿斯
一点不专业搭配心得 仅供参考
感谢
开箱照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0410693_299809e244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1252027_47ddec9f89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0410538_878e2b9c05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1251622_c5c15c05db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1095241_371a5a1450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1251027_926fbfa51c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1251197_e69075eb7c_4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0409213_ac40a3b7aa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0409088_a5fb5fd649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0408368_06d28c16a3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1094256_1dbdfb4da8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0408668_92ff25ed0d_6k.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0300407678_296c623fff_6k.jpg
作者: get951753 (get951753)   2020-09-12 14:29:00
作者: a951l753vin (qmo.shuo4)   2020-09-12 14:35:00
肩膀推
作者: takase (............)   2020-09-12 14:38:00
eddie兄关于搭配的心得很详细,考不考虑发一篇到head-fi上?不过看来不能再套用以前推初代和2nd的设定...得要重头摸索关于那片海绵,实际上是多层不同密度的海绵热压合而成理论上,能够得到最理想的吸音效果,只吸收目标频段,而不损耗整体能量太多,大概是这样至于单体的变化..目前可以确认的就是单体正中心低音管的材质有改这样,原本是蓝色玻璃纤维材质,变成乳白色不同材质
作者: kevin234567 (kevin)   2020-09-12 14:45:00
心得真完整,感觉玩法跟z1r蛮相似的
作者: Ikaruwill (浮き世から舍てられし)   2020-09-12 14:48:00
看来耳罩作低阻只是让它好发声,要发好声就得伤脑筋了
作者: dzwei (Cout<< *p << \n ;)   2020-09-12 14:49:00
这些心得看下来 T1-3rd声音走向好像阿米龙
作者: breadf ( Lifting Turn )   2020-09-12 14:53:00
看拆海绵之后里面就长得跟2nd很像了XD
作者: kungchihiao   2020-09-12 14:57:00
每次都像在看论文XD跪着看完推
作者: addy7533967 (火爆刺香肠)   2020-09-12 15:01:00
推推,期待勇者拆海绵
楼主: eddie0817 (宝宝)   2020-09-12 15:10:00
这个海绵 有人拆了 ,我不敢拆 怕装不回去XD
作者: n796885 (Kwama)   2020-09-12 15:23:00
作者: sungx (火拳波波)   2020-09-12 15:23:00
推eddie大心得,下次要开箱nuc了吗?XDDD
作者: TS01923141 (ASPROS)   2020-09-12 15:28:00
推推
作者: ddik32 (睡觉睡到饱)   2020-09-12 15:46:00
看来从1st改到3rd 声音重心越改越下面了 32欧感觉会比600欧的更难搞 不只耳扩控制力要很好 音量调整也要更精准
作者: robin30518 (阿阳)   2020-09-12 15:50:00
慢慢往阿米龙靠拢的fu!?
作者: jjoes77tw (泫我)   2020-09-12 15:54:00
有E大就先推,拜耳这次下订决心要让玩家烦恼前端啦!要不以前高阻抗就是无脑大力没烦恼~
作者: dzwei (Cout<< *p << \n ;)   2020-09-12 15:58:00
虽然我觉得往阿米龙调音靠拢并非完全不好 起码用中性解析的前端去推 不但不会出冷声 好听的机会很大
楼主: eddie0817 (宝宝)   2020-09-12 16:17:00
J大真的,低阻真的考验 耳扩的音量控制XDd大 请问阿米龙是哪一只 ?
作者: breadf ( Lifting Turn )   2020-09-12 16:39:00
amiron
作者: zoraruru (ruru)   2020-09-12 16:41:00
感谢e大分享我昨天听T1 3rd和Amiron Wireless感觉音色表现差异蛮大
作者: dzwei (Cout<< *p << \n ;)   2020-09-12 16:43:00
我是明天要去 阿米龙的声音我还记得 (毕竟前用家) 到时候再比较比较吧~ 因为键盘试听很像XD阿米龙Home和Wireless声音也有差 我觉得....
作者: zoraruru (ruru)   2020-09-12 16:44:00
可能那块海绵垫有慢慢的在做调整?
楼主: eddie0817 (宝宝)   2020-09-12 17:13:00
期待d大试听感想
作者: isley196 (冲动是魔鬼)   2020-09-12 17:48:00
作者: electronicyi (電子益)   2020-09-12 17:53:00
推eddie大大
作者: CactusFlower (仙人掌花)   2020-09-12 18:01:00
唉 纯论订价 现在只剩拜耳跟舒尔两家佛心了
作者: hornisse0416 (Beryo)   2020-09-12 18:04:00
请问产地是?
楼主: eddie0817 (宝宝)   2020-09-12 18:10:00
它上面是写made in Germany ,原厂影片也有讲。
作者: st93042 (寂寞难耐)   2020-09-12 18:15:00
home 跟wireless我觉得差蛮多的推详细
作者: purplesky911   2020-09-12 18:25:00
花了点时间看完 超详细~赞
作者: enamelcord (娶妻當娶殤不患♥)   2020-09-12 18:31:00
推推太强大了~看得好心动XD
作者: Himmelsens (Heris)   2020-09-12 18:39:00
推分享!! 看来地球动圈依旧欠煲
作者: hornisse0416 (Beryo)   2020-09-12 18:51:00
感谢
作者: purplesky911   2020-09-12 18:51:00
其实在还蛮安静的环境下 封闭式耳机的分析力跟细节不见得比开放式好 他另有自己的问题
作者: enamelcord (娶妻當娶殤不患♥)   2020-09-12 19:00:00
之前听觉得T1 3rd旁边那只封闭的比3rd糊@@
楼主: eddie0817 (宝宝)   2020-09-12 19:12:00
那应该是新的T5,好期待有人能分享 这两只差异,应该不是封闭 开放这么简单。
作者: yankeefat (本人内建试制51cm连装砲)   2020-09-12 19:21:00
T5真的糊
作者: purplesky911   2020-09-12 19:22:00
en你懂我XD
楼主: eddie0817 (宝宝)   2020-09-12 19:37:00
T5 好惨XD 那感觉单体应该还是不同呀
作者: zoraruru (ruru)   2020-09-12 19:38:00
旁边的T5 3rd我也有听,但是上一支T1 3rd带给我的冲击太大,导致我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我印象中觉得T5的纱感似乎比较轻,可是其他网友觉得比较糊,所以我现在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记忆了 XD
作者: lll156k1529 (吃鸡腿)   2020-09-12 19:41:00
T5就是比较清亮声音线条比较软 拜耳中的小清新
作者: enamelcord (娶妻當娶殤不患♥)   2020-09-12 19:42:00
对隔壁T5也没印象,戴上只觉得不喜欢迅速放下(炸)
作者: lll156k1529 (吃鸡腿)   2020-09-12 19:42:00
不要什么都觉得糊啦 多试几种曲风也许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壶生气了但T5是很难让人喜欢 音色偏门 素质又比不上T1
作者: enamelcord (娶妻當娶殤不患♥)   2020-09-12 19:45:00
稀薄的印象大概是T1东西是清楚的,但旁边会有一层像光晕的东西,有种舒服的懒洋洋感,隔壁T5是一团软趴趴的东西(?),记不清楚了也说不出个有所以然。@@"硬要找类比会想把T1 3rd和VOCE放一起,把T5 3rd和RS1e单端放一起,不过还是差很多很不精准就是了。@@但这两只我怎样都不会联想到T1 2nd囧
作者: Ikaruwill (浮き世から舍てられし)   2020-09-12 19:49:00
我用初阶Dap去听是觉得T1比T5糊
作者: lll156k1529 (吃鸡腿)   2020-09-12 19:50:00
"旁边有一层像光晕的东西"这怎么跟eva讲的法师灵气有点像XDDD
作者: yankeefat (本人内建试制51cm连装砲)   2020-09-12 20:07:00
我听完T1再听T5 感觉就是更暖糊朦胧感非常重T1三代塞了两片棉垫的话 T5就是四片的感觉
作者: aegis43210 (宇宙)   2020-09-12 20:12:00
怎么有点像在评HD600的升级版?
楼主: eddie0817 (宝宝)   2020-09-12 20:30:00
Aegis大去音响展听看看呀
作者: aegis43210 (宇宙)   2020-09-12 20:40:00
9/10有去圆山,但没排到,汗
作者: purplesky911   2020-09-12 22:52:00
RUN IN的时候应该蛮痛苦的XD 如果我是E大的话一方想赶快分享 一方面又很犹豫到底好了没简直煎熬XD
作者: bh2142 (濒临绝种的Emacser)   2020-09-12 23:42:00
拿给我Run就不会有什么犹豫的问题了(x
作者: uneso (忘东忘西不忘你)   2020-09-12 23:55:00
推,图片很漂亮,真想听看看声音XD
作者: Miyukan (tissue)   2020-09-13 00:23:00
去圆山听过,只觉得相对于二代声音貌似变暖了些,也没那么亮,剩下的耳朵已经疲劳和木耳,听不出来。
作者: tedcat (动静:MSN暱称为主)   2020-09-13 00:50:00
看完这个心得 我感觉可以省钱不买t1了!(我有hamt3/he6se/srh1540)
作者: a951l753vin (qmo.shuo4)   2020-09-13 00:56:00
DT880在不同阻抗的技术文 里面提到驱动平衡输出的常用方法也会影响声音品质,因为输出阻抗实际上已加倍。阻尼系数将降低2倍,因为两个放大器都对平衡放大器的源阻抗有所贡献(输出阻抗增加了一倍)。失真会增加,因为等于驱动2组非平衡... 蛮有趣的论点
作者: nekolenlen (猫猫连连)   2020-09-13 10:40:00
T1 3rd刚听完 很讨喜的声音,相信run开后一定会更香
作者: PhonexH (等待)   2020-09-13 11:45:00
目前看起来3rd应该可以去听听看
作者: tedcat (动静:MSN暱称为主)   2020-09-13 11:52:00
我是用ta10/d90+thr-1,详情可搜寻我的文章,不过设备没有大家那么高档
作者: a951l753vin (qmo.shuo4)   2020-09-13 12:04:00
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耳扩RCA入XLR出通常会变烂 除非一开始就是XLR输入
楼主: eddie0817 (宝宝)   2020-09-13 12:26:00
啊?A 大 小弟听Headamp 是RCA入 单端出。
作者: TS01923141 (ASPROS)   2020-09-13 14:21:00
刚刚去音响展听完,真香的声音暖声,解析定位都很棒
作者: dzwei (Cout<< *p << \n ;)   2020-09-13 16:41:00
刚刚听完 我觉得不差 说是暖声 但好像也没到阿米龙那么暖空间感音场真的不错 但是没自己的设备跟音乐不能保证就是了
楼主: eddie0817 (宝宝)   2020-09-13 17:29:00
对呀d大,虽暖声底,但分析力还是很棒。
作者: yankeefat (本人内建试制51cm连装砲)   2020-09-13 17:47:00
隔壁T5比较像阿米龙
作者: kevinau (Kevin)   2020-09-13 19:18:00
看起来T1 3rd蛮值得期待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