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Sony IER-M9 舞台监听耳机 【开箱】

楼主: worthdream (好人君)   2019-02-12 14:30:44
大家好,潜水多年也感恩在版上收获了许多,除了几年前混过一篇(误),总是没有发过心得
文,第二篇就来贡献给上市一阵子但版上仍然心得文不多的Sony IER-M9.
原本以为K3K入手之后就安心退烧了说...
先来张大法合照,信仰满满
https://imgur.com/TiaoGPL
以下开箱照:
我想再怎么照都不会比北极熊大拍的还要棒,只好把前世情人搬出来帮开.
拔拔拔拔 你买了什么
https://imgur.com/VssP7Qo
哦!J个是!?
https://imgur.com/9JSY5bv
预备备~
https://imgur.com/nE5U8Ls
Open!!
https://imgur.com/R3gDrZS
磨砂表面超漂亮的单体r
https://imgur.com/B6thgwP
漂亮的携行盒
https://imgur.com/3vuf8uH
好了好了...到这就好了,我没有心脏再给妳开了.. 直接组装完成
https://imgur.com/6EYPlrI
先简述一下我后端更(败)换(家)的历程,前端写起来会太多先省略:
SHURE-SRH840→SONY MDR-1RMK2→IE80→IM03→HD700→SONY Z7→SHURE SE846→
WESTONE W60→AKG K3003
所以下面的文章会部分取用我拥有过的耳机来比较
前端为:ZX300及黑砖 走4.4
https://imgur.com/Fy97P6S
低频及听感: "厚重稳健 中正大气"满微妙的,竟然会用这个词来形容动铁,我认为这跟之
前版上某一篇M9的讨论文提到的"索味"有点关系,我认为其实M9并不是没有索味,而是Sony
在M9上进行了质的进化,M9用动铁营造出犹如动圈一般的包围感 宽松自然 且量感适中 我
曾两度入手SE846这低频与846靠迷宫板子迥然不同,光这点M9在一众多单元的动铁耳机中
显得十分出色 M9难道没有索味吗?我觉得那种包围感仍然是索尼在高端耳机中努力营造
的氛围
中频&高频:由于两个全频动铁的关系,M9带来的是全频的厚度及重量,人声还是比较贴耳
的 但细节丰富 男声的低沈、沙哑 女声的甜美都能诠释的非常悦耳尤其男声的力度与饱
满,但基本还是没有过度的音染,这也符合原本诉求的监听功能; 高频延伸不错,亮度一般,
解析也与其他多单体旗舰程度相当,乐器的高频泛音非常细腻,但比起小提琴 还是k3k无敌
啊(′・ω・`)
音场:整体营造出一个横向较宽的声场,虽然定位和分离度还不错,但对于大编制来说还是
太紧凑了.前端越强这部分提升越大(EX:黑砖、金砖)
关于配件与本体:
这次配件真所谓玲瑯满目,也跟以前的索味不同了呢(′・ω・`) 携行盒做工很棒但是要
用随附的卷线器卷好再收进去真的心累,建议还是买大一点的收纳盒;本体的部分建议真
的要试听,满多开箱都说很舒适,但对岸还是有人讨论戴起来涨得难受,我个人戴起来还行
但还是输w60,外观在这次抛弃了使用已久的XBA系列造型(对岸烧友:终于可以不用插一只
USB在耳朵了~)外观圆润且质感与配戴因为磨砂表面的关系提升了不少,本体也沉所以戴起
来很稳固,但那条绕耳的导管要软不软要硬不硬的还悬在那儿,真的是只有莫名的尴尬感.
结语:M9总的来说还是还是达成了索尼所定义的监听耳机一名,整体三频均衡、低频量适
且宽松、中高频饱满细节丰富,硬要说缺点就是声底属于比较闷沉一点,除了古典以外我认
为都能诠释的很棒,虽然M9初听的感觉是不如SE846来的抓耳(人声)、通透度与分离度不如
K3K,中低频不如Xelento的氛围自然 舒服但如果继续听就会发觉这均衡偏暖的调音造就了
一个舒适 耐听的环境同时还能兼顾乐感与素质.
个人认为听流行、人声、爵士、摇滚都很适合.
这个价位的耳道部分我也拥有且试听过,如果想要尝试看看有圈味儿但又不失动铁解析的
耳道的话我觉得M9是这个价位带表现不错的,如果想要一步到位 信仰充满的话 预算足够
真的可以考虑黑砖,那天在加炜试听完黑砖之后..
https://imgur.com/PTNRma8
真的是觉得自己把M9吹到爆了XD 看能不能钓到GG大
作者: kyoexcellent (小小小郑~~N￾ N)   2019-02-12 15:48:00
金砖+IER-Z1R等着你...哇 金砖推不好z1r那黑砖不就更惨了orz
作者: yenchieh1102 (香蕉史塔克)   2019-02-12 19:57:00
索尼大法好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