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历代iPod略谈-Part2.耳机输出

楼主: howieisafool (AKG702我来了)   2018-04-26 23:12:28
一、评比项目
iPod Series:
iPod Photo (4G) iPod video (5.5G) iPod classic (7G)
iPod nano (6G) iPod touch (5G)
iPhone Series:
iPhone 5s iPhone 6 iPhone 6S(我妈的)
二、参考器材
LG V10附赠 QuadBeats 3
AKG K240MKII
AKG K712(MIA)
UE TF10(改客制)
KLIPSCH X11i
三、使用曲目
Green Day: Give Me Novacaine
Choucho: 优しさの理由
顽皮豹
郑京和: Tchaikovsky,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s
四:正式比较
1.iPod Photo
整体而言,像一颗头朝下的蛋
高频:量略多,虽往上延伸到某一个点即停止,却未有唐突之感,而是滑顺的带过
中频则是他的特色,狭小的音场却也让Choucho仿佛就在你耳旁
牵起你的手,只对你一个人唱
低频则如蜻蜓点水一般,快速地打到点,还没来的及细细品尝便已收回
在面对各式耳道耳机都会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同时不抢耳机风采,算是相当百搭
2.iPod Video
可说是iPod Photo的全面升级版
虽然苹果味少了一些,但相对的,无论是低频量、肉感、音场、推力都有明显进步
缺点是:再推55欧姆的K240MKii时,感觉video很努力地想把音场硬推出去
却失败,有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反而不如放弃挣扎而和平相处的Photo
3.iPod Classic
苹果味再减,低频量亦再提升却突然退步不少
不如以往的滑顺,取而代之的是过于粗糙的颗粒感
但其实,这代最大的亮点不在其耳机输出,而是数位输出(以后再谈
4.iPod nano 6
俗称Apple Watch 0 (X,在苹果推出智慧手表之前,许多人把它当作手表用
而夹子的设计也让他成为跑步时的最佳伙伴
至于声音...大概只有一个惨字能形容
少得可怜的细节,快断气般的力道,小的可怜的音场,更不用说
那和classic相比都粗到翻的颗粒感,连X11i都只是恰好能听而已
5.iPhone 5S iPod touch 5
这两台再这次的八台iDevice中,算是中规中矩,虽然延伸不佳,却也不会过分压抑
音场小,但没有压迫感,推各式耳道大多都能表现出七八成,是方便轻松听的好选择
6.iPhone 6
逐渐走下坡整体和5S相差不大,但拿来和5S AB Test仍能感觉声音变粗,密度也有下降
7.iPhone 6S
怕.aiff
是否储值苹果信仰以解锁未显示内容?(y/n)
五、结语
拥有(或使用)iDevice共约五年时间,我必须要先说
iPod绝对不是白开水,而是大染缸
只是能在处理各式器材时,能在不改原本走向的前提下,加入自己的味道罢了
论素质,的确,连最好的video可能还输给Fiio X3K
说到价格,依样改成256GB的话,也不及早已价崩的Cayin N5
那ipod究竟还有什么价值呢?
我认为他的价值在"味道"
上个月刚换了LG G6,一拿到时,许久不见的音场、高频、下潜厚度、能量感通通回来了
于是我便一直冷落ipod,上周心血来潮接上photo我才明白:
那股难以言喻的滑顺、点到为止,令人心痒不已的低频、仿佛触手可及的空间感
以及甜而不腻的女声,都是无可取代的
在AK、Cowon、Sony、金菊互相拚搏价格及素质的现在,偶尔时起iPod,
听到的或许不是惊为天人的天籁美声,但定是能让你在纯粹音乐世界遨游的快乐
懒人包~
video(5.5G)≧Photo>>classic>iPhone 5S≧touch 5>iPhone 6>>nano6>iPhone 6S
下一篇:iPod Universal Dock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