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成为自己的兴趣约9年多
时间很短,但回过头去想想,也遇到不少喜爱的声音、让我享受不同的音乐
这几天听着STAX SRM-T8000和SR-009,觉得短时间内不会再有耳机系统的更新了
(虽然说明年的STAX创立80周年,官方已经有预告希望推出新产品...XD)
所以想在无限期活动休止(卒业?)前,聊聊自己有感情的几只耳机
不是什么金耳朵、然后其实也已经约3年没有花心思好好听听新出现的耳机系统
所以就是很单纯的闲聊这样 :)
STAX SRM-T8000
先聊聊这台新的STAX耳扩吧
http://i.imgur.com/aLUfkC7.jpg
上周二进门之后也才1周,所以简单聊聊相处到目前的感觉
我只拥有过官方扩,所以比较的对象就单纯是727A以及007tA
第一印象
T8000同时拥有了727A的透明、快速、以及凝聚,和007tA带有渲染力的中高频
除了尝试着去兼备727A和007tA的优点外
T8000让我感受到最大的不同就是低频和大音量的表现
低频不只快速,并且饱满还带有足够的punch...
这是我不曾在727A或007tA上体验过的低频
而开到大音量时的音响性能完全不受影响
有层次的细节、俐落的形体、分离度等等
不会因为音量开大就让声音变得混乱吵杂
这两项改善一起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听爽歌非常的爽!
而连听爽歌都可以听得很爽的STAX,对我而言目前就是听什么音乐都可以满意的声音了 :)
这几天带着耳机
从Accardo的Paganini,听到大阪的PassCode
从太阳一般发著光热的水树奈々,听到像是在黑暗之中发出一丝光芒的蓝井エイル
目前这套系统给我的感觉就是,不论听我喜欢的哪一种音乐,都可以沉迷的听很久
不会像之前那样觉得
“这张行星组曲如果用T1听的话...”
“这张PassCode如果用ED9听的话...”
等等这一类的缺憾
一直以来,STAX静电耳机的优点和特色就在那
但是T8000和009的组合,是在保留STAX静电的性能优点和自家音乐性之外
也能营造出让我带着耳机听Electronicore、Loud Rock时
会有冲动想要找人来起飞冲浪、开圈冲撞的气氛 XD
以上比较多着重在STAX官配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但其实这套系统也有把一些STAX一直以来就做得很好的事情,做得更好
更透明
更有余裕又细腻的人声与中、高频乐器
更丰富的层次
挑一张喜欢的椅子,点一盏色温3000K的温暖黄光灯,带起耳机
然后播放三盲鼠的爵士钢琴录音。
美好的夜晚 :)
一套能文能武的静电系统。
ULTRASONE PRO900
我一开始是从耳道开始的
但真正让我觉得自己喜欢上一只耳机、而不只是把耳机当做听音乐的工具、收藏的玩具的
那就是PRO900吧
PRO900是一只非常有特色的耳机
不论经过长时间的run、还是经过各种搭配处理之后
它能表现出如何清亮的高音、磁性(加强echo?)的人声、特殊(怪异?)的音场
这只耳机最吸引我的,还是低频
它的低频量感非常丰富,似乎一球一球般的结实、但又富有包围感
这样的低频,几乎不论听什么歌曲,都会让低音变成主角
加上它的中频后缩,听流行乐会想把音量拉大去感受人声的演唱
这音量下的电子鼓声,常常已经是头壳都可以感受到震动的海量低频
那种爽度喔...真的是PRO900特有的刺激!
其实如果刻意去听PRO900的人声,会发现它的细节也很丰富
主唱明明离你有一段距离、但却像是可以看到她的唇齿变化,甚至之中的气、水之声一般
加上那种似有若无般像是加强了echo、颤音的每句歌词句尾
其实这只耳机的中频虽然后缩,但人声也有它自己独一无二的魅力
这只耳机从2009年一直陪伴我至今,其中自己进进出出过数只价格比PRO900昂贵的耳机
但PRO900一直是我几乎每周都会拿出来戴在头上、听着音乐的耳机
(途中我曾经因为已经有几只当时旗舰而下定决心卖出PRO900...)
(但不到一周我就后悔从买家那把自己的PRO900买回来了 XD)
改善配戴舒适感的PRO900i出来之后,我头上戴着的也变成新的PRO900i了
但是自己原本那只耳罩外壳满是刮痕的PRO900,现在也躺在我的防潮箱中
因为这算是我耳机兴趣真正的起点吧!
对这只耳机本身已经有了感情,舍不得让他离开我了 :)
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ATH-W11JPN
只有在数个场合短暂听过L3000,但曾经拥有W2002套装
不过,我最喜欢的铁三角耳机是W11JPN
充满水分与气音的女声、像是在你耳朵旁唱着歌一般的亲近
可以清新甜蜜也可以慵懒昏黄
展现各种面貌的女性魅力
老铁味
女毒
ULTRASONE Edition 9
充满了令人兴奋的音响性、也充满了令人兴奋的音乐性
一只冷声但是又令人非常兴奋的耳机
三频都很有特色
高频清亮到带着金属光泽、人声细节片布、低音紧密札实
音乐到了耳朵里,觉得各种乐器、每个声音都令人想要特别注意
但整体平衡起来的音乐又不会零散没有统一感
而是在ED9那散发出冷光一般的快速节奏上有序的疾驰
可惜的是W11JPN和ED9这两只老耳机的配戴舒适度都不太好
所以最后我就没有把他们留下来了(泪
关于动态范围被压缩到毫无人性的那些音乐
这些年来,关于耳机
最多人曾经和我交流过的话题分别是,STAX、ULTRASONE、以及水树奈々
耳机和音响变成兴趣之后,除了永远有那个想拥有又得不到的声音之外
另一个苦痛(?XD)就是那些自己一直以来喜欢的流行音乐或アニソン
歌曲却动态压缩到毫无起伏、一昧大声...
系统升级后,这些音乐听起来依旧是那样的拥挤、沉闷、吵杂
甚至系统升级这些音乐反而令人更听不下去 XD
曾经有一段时期,这让我听的音乐有些改变,越来越少去听自己本来喜欢的那些流行歌曲
但我后来发现好的音响性能带来的感动和刺激,那是另一种不同的享受
这些喜悦,无法取代我本来喜欢的那些音乐
于是我尝试着要找寻解决方案
让我在自己喜欢、却又被大幅动态压缩的音乐上,也能够享受到音响的乐趣
所以自己这些年来在购买任何系统前,不论是耳机或喇叭
都会尝试拿几张动态范围被压缩到惨绝人寰、但我又爱到不行的水树大人的歌曲去试听
自己试听下来、拥有过的经验
我觉得音量的上限、下限、范围都已经被锁死
而能让这些音乐变得更活生、更有起伏的,在于动态的细腻度和反应速度
举例来说原本一首应该音量是从20到80的歌,却被压缩到音量只剩从50到80了
那假设A系统动态的细腻度、反应速度只能表现0.1的音量差距
(60 > 60.1 > 60.2 > etc...)
但是B系统动态的细腻度、反应速度可以表现到0.005的音量差距
(60 > 60.005 > 60.010 > etc...)
这种状况下,面对那些动态压缩惨烈的音乐
B可以表现出比A更多的起伏、甚至更多分离度、让音场里面各种声音更明确清晰
所以我一直在找寻动态细腻、反应快速的系统,最后来到了STAX这里
除了STAX之外,以前听过的耳机中我觉得Beyerdynamic T1应该也是这样
不只可以享受好的录音后制、也可以享受不好的录音后制的作品的耳机
可惜自己没有能力再养一套T1了...orz
算是我的一个遗憾吧
也因为这样子的经验,我对那些会在机内自己做数位升频的DAC并不排斥
甚至是说虽然不少人会认为多只香炉多只鬼
但如果有那种系统升级之后,录音后制不好的音乐反而更难入耳的状况
我倒觉得这类DAC、DDC是一个可以尝试去听听看的解决方案
而针对这些动态范围被压缩到音乐沉闷、拥挤的作品
除了上面所说动态的细腻度、反应速度之外
我的经验是安静漆黑的背景,也能够有所帮助
这方面当然讯源、扩大机是可以去注重的部分,但其实聆听环境的改善也很重要
最基础的就是例如电风扇啊、空调、或著常驻开机的电脑等等
试着去降低这些环境底噪制造者发出的噪音
也就会让这类型动态范围被压缩的作品,听起来不那么沉闷拥挤
祝所有喜欢水树大人的歌曲、喜欢各种音乐但被动态压缩、同时也喜欢Audio的爱好者们
能够自己在喜欢的音乐上,享受到Audio系统升级的音响喜悦
番外篇,ULTRASONE Edition 8
其实除了SR-009和PRO900之外,我手边还另外有留一只耳机,ED8
当时是想要找一只耳机接PS VITA和3DS玩游戏时可以有好一点的声音
试来试去觉得比起耳道(客制化的没试过),ED8这只耳罩就算接在小小掌机的耳机孔上
还是能表现出不少耳罩才拥有的优点,声音比起耳道式更令我喜欢
如果也有人和我一样有这种比较特殊的需求
建议除了耳道式之外,也可以听听这只容易出好声的小耳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