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关于下个世代DAC的靶机门

楼主: yamatai (回避性人格障碍症)   2016-11-19 12:47:44
电脑数位时代我个人是认为是在2009开始
因为这一年有两台指标性 DAC 登场,QB9 跟 perfectwave
虽然其他人更早就在做,但是初期还是蛮小众的
但是 QB9 跟 perfectwave 造成的轰动跟热销,却是倍数级的
从此之后,每一台 DAC 都要可以接电脑,不然几乎卖不出去
坦白说,我始终认为,电脑数位时代最大的罩门不是DAC 而是其他的
比方说 USB 体质真的不好,所以目前大家真的要认真搞,这中间线都搞一大堆配件
比方说 电脑本身要弄到发烧级,仍然是难以有个评论标准,根本没杂志敢作
比方说 高规格的档案仍然非常缺乏,线上商店到底是自己升频还是原生的,缺乏认证
这些问题,目前都没有被好好处理,业界还是非常混乱的探索方向
未来线上串流软件像是 spotify 或 apple music 是否会统一江湖且抢滩DAC的内建市场
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随着youtube 的兴起跟电脑音响的普及
越来越多人都在 youtube 上面展示音响发出的声音,甚至介绍音响的报导
英文的现在已经很兴盛了,但是中文的还没有
我认为这倒是一个可以进攻的市场,毕竟现在书面的杂志没落,各大音响论坛也冷清
但是脸书跟youtube的结合,可能是新的音响报导的模式
此外,传统的黑胶唱片以及CD时代,杂志都有发烧的榜单
但是目前高规格档案市场方面,这类的榜单却十分缺乏,这也是另外一个市场
作者: CactusFlower (仙人掌花)   2016-11-19 13:02:00
菜鸟举手发问一下: 如果今天类比转换的工作已经交给外接的USB DAC了 那么主机板或硬盘的专业度是否理论上就不太会对数位讯号造成失真或错误?真的假的!!可是这要怎么从理论上解释?不是都0101...
作者: luwatercolor (水色)   2016-11-19 13:11:00
如果光靠DAC就可以解决的话,那那台Sound Galleries的I7 6700+Z170的PC就不用卖1万美金了
作者: kaouleah (黑心瓷器)   2016-11-19 13:14:00
菜鸟发问 所以nas加蓝莓派+hifidigi走同轴出来的声音会怎样 理论上不是干扰越少越好 这样应该能达到不错的品质吧?如果派可以装play的话(?装jplay或是其他高品质播放软件之类的
作者: sniper0710 (史耐普)   2016-11-19 13:15:00
推 "如果我知道为什么的话,我应该就会发大财了" XDDD
作者: luwatercolor (水色)   2016-11-19 13:17:00
其实目前讯源都走向用超高效能的硬件来榨取资讯量,而想尽办法解决噪感与噪声罢了,这也就是为啥SoundGalleries会选择顶级硬件的原因
作者: iWRZ (NE~_~RO)   2016-11-19 13:24:00
USB缺点是用polling排程 芯片一忙碌会影响异步传输插DAC的USB周边能不要插其他device就不要插
作者: Tosca (hi)   2016-11-19 15:11:00
高规格档案是台湾没有开放市场 不然连日本都一堆下载了marantz sony TEAC等等推出的机器都强调可以吃高解析就是因为要对应日本越来越上升的高解析音乐下载市场话说QB9当时刚推出的时候 异步usb DAC还很少当时号称异步usb就很屌了 甚至大多数usb DAC只能吃16/48我认为真正大革命是XMOS和CMedia这些异步usb芯片厂商出线从此usb DAC才真正大鸣大放 不然以前的usb输入根本鸡肋http://blog.yam.com/hifihivi/article/37800179当年高传真的企划 决战usb DAC 里面一堆usb输入才16/48真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作者: kaouleah (黑心瓷器)   2016-11-19 15:56:00
QB9那时候是因为大家都觉得数位讯号0101而已 没注意到Jitter之类的干扰会影响这么大 甚至很多人认为usb是玄学
作者: iWRZ (NE~_~RO)   2016-11-19 15:57:00
听说以前HRT也是少数几家有异步USB传输的公司 现在......
作者: kaouleah (黑心瓷器)   2016-11-19 16:00:00
现在看那篇文章里面的dac几乎都可以说是垃圾...dac进步幅度真的超大 不知道耳扩进步幅度如何
作者: iWRZ (NE~_~RO)   2016-11-19 16:02:00
现在DAC非要标榜DSD不可 虽然HRT和Schiit依然坚持DSD无用
作者: TimoBoll (波尔)   2016-11-19 16:04:00
耳扩价钱进步很快XD
作者: iWRZ (NE~_~RO)   2016-11-19 16:08:00
是啊 狗屎牌扩大机涨价了......
作者: richardckc (RichardCKC)   2016-11-19 16:32:00
本我也不相信讯源有差,直到听了AURENDER后,立马订一台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16-11-19 16:48:00
类比器材端应该比较难有重大进步
作者: Tosca (hi)   2016-11-19 16:51:00
有阿 D类放大进步很多SMD 数位音控 等等其实都有进步 现在器材性能数据都超强
作者: justagame (各种加班)   2016-11-19 16:59:00
有厂商在做D类的耳扩吗? 喇叭的话一直都有吧
作者: kaouleah (黑心瓷器)   2016-11-19 19:24:00
d类耳扩专利不是在某倒闭芯片厂上吗?记得倒闭前还生产一堆
作者: delaluna ( ̄︶ ̄y)   2016-11-19 23:42:00
讲类比的话 ADC/DAC也算吧 目前就只有ESS一家孤独求败其他传统类比大厂都不想做audio了话说DSD是真的无用 DSD不能代表所有可能的高音质格式目前除了商业利益以外 技术层面几乎是PCM全胜Benchmark跟Weiss都有发表过反DSD的技术文章
作者: yuugen2 (马英丸)   2016-11-20 00:59:00
tosca讲的那时期我有跟到 呵呵…
作者: yamana (优しい嘘)   2016-11-20 08:58:00
这里跟某塔派真的是两样情啊www
作者: iWRZ (NE~_~RO)   2016-11-20 12:36:00
Sony玩独角戏玩不腻 上次是SACD.再来是DSD.现在换Hi-Res贴纸SACD和DSD都被Sony放弃得差不多了
作者: aegis43210 (宇宙)   2016-11-20 14:13:00
现在也就美国还在玩dsd,不过dsd真的听起来细节较多
作者: Tosca (hi)   2016-11-20 14:20:00
现在DAC升频技术惊人 以前SACD给人细节超多的震撼早没了PS audio以前出的DAC 一堆美国乡民就说能把你的CD变SACD了推出perfect wave跟后继directstream CD效果跟本飞天了话说其实影像也有类似的进部 用电脑跟用dvd player看dvd那效果真的天差地远 我说DVD已经够强了 一堆人觉得我眼睛瞎结果原来他们都是用电脑看 我是用电视接dvd player看现在dvd player升频技术都很好 我用七十吋看还是超清楚
作者: delaluna ( ̄︶ ̄y)   2016-11-20 19:04:00
现在大厂开始推24/96的蓝光CD SACD可以说完全没优势了DSD以前有优势 是因为对手是跟16/44.1的CD比不过我是相信原档案就要高解析 用机器升频我不太信任
作者: kingroy (手残总比脑残好)   2016-11-20 20:30:00
蓝光CD一片要卖多少阿? XD
作者: delaluna ( ̄︶ ̄y)   2016-11-20 20:34:00
作者: iWRZ (NE~_~RO)   2016-11-20 20:38:00
我只知道整出萧提指挥的尼伯龙根指环BD要卖2.3千
作者: kingroy (手残总比脑残好)   2016-11-20 21:22:00
哦,算起来好像也不是特别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