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问了 5k 以内的扩大机,似乎没什么解
原本想说照着 iWRZ 大的建议就去买 Little Dot I+
结果在淘宝上询问时正好杨先生不在,之后几天也没回应,就算了
结果就有人来兜售 Ortofon Hd-Q7 了 O_O
虽然是二手的,但比较一下原价后至少预算内能达成
而且 Ortofon 的大名...很少人才没听过吧...(抖)
左思右想了一下,这会不会是大厂为了商业利益而做的一个破坏名声的低阶产品呢?
只是贴牌的?
稍微看了一下网络的图片,看来做工很细致而且料也用得很好...
大概是很 Ok的
问了对方听的音乐类型,也是古典
想了几分钟,就脑充血买了= = (原来我也是冲动型消费者啊...)
外盒
http://i.imgur.com/mhc3noe.jpg
盒底
http://i.imgur.com/A3IWZK7.jpg
技术规格
http://i.imgur.com/uRmMGN0.jpg
主体
http://i.imgur.com/NVU7BEN.jpg
后端端子
http://i.imgur.com/tOWbOhm.jpg
底部(Made in Japan)
http://i.imgur.com/gimSH6f.jpg
聆听环境硬件如下:
Real Cable Real Cable Real Cable Ortofon Beyerdynamic
电脑光纤孔 - OPT-1 - Nano DAC - RCA - Hd-Q7 - DT770Pro 80
110V
16V1A
聆听环境软件设定(装上AMP后进行调整):
Foobar2000 + Wasapi (push) Buffer:330
Playback Buffer: 40
听感:
原先是将 Nano DAC 直接上耳机听,有时候已经把音量开到最大,有些细节听得到但是
得比较仔细听知道,且从 3 月听下来会觉得声音有点尖锐;虽然 Nano DAC本身传出来
的声音还满道地且不会感受到声音被扭曲变形,没有被加上任何特殊或有风格的味道,
很适合聆听古典乐,但对于长期听下来会开始感到有点刺耳。
加上 Hd-Q7 后,Nano DAC 那清澈的声音还是存在着,但音符出来不再只是尖锐刺耳,
而是在没有被调动太多的情形下让音乐更好听;还是能够很清楚的感受到 DAC 本身的
特质,但是却好像圆滑很多,就像是著血气方刚什么事情都要起冲突的年轻人随着时间
成长而处事更加圆融,但是那股傲气却还是存在,真的很特别。
原本的尖锐变成了穿透力的展现,而被 Nano DAC 干掉的低音又变得弹性十足
(这就是我要的啊!!!)
举例来说,听曾宇谦先生拉 Debussy 的 Clair de lune ,原本 Nano DAC 会让高音
且fff的长音变得极度尖锐,感觉好像一把长剑的剑锋方向突然贴到两眼前,会感到锐利
和不舒服,但现在加上这台耳扩后,揉音的幅度被还了回来且那高音会让人心头纠结住
接着往下掉八度同音又回到了琴身包起来的中音感,又舒缓了开来
然后这家唱片很喜欢录呼吸换气声,还有运弓尾音抖了一下的失败也是忠实呈现...
(用了这耳扩才惊觉有这件事情)
另外,拿 Nano DAC 听 神鬼奇航的 Drink Up Me Hearties Yo Ho 这首(Spotify)
后段(2:26开始),大军鼓虽然敲得很小声,但是却能清楚感受到耳机内的震动
而低音部分跟以往 Nano DAC 比较起来真的是恢复了弹性和那种宏阔感
再听 Pierre Cochereau 弹 Dupre 的 Symphonie-Passion Op. 23
以往管风琴听起来都糊糊的...现在却又分开了一些,还是会觉得各频域有点壅挤,
或许是那时候录音限制就在这,但已经到了可以接受并聆听的感受范围
结论:
这是一台原价约莫台币 10000 且只在日本贩售的纯扩,基本上依照他的
1. 做工
2. 用料(表面是不锈钢厚板、侧边也是金属壳)
3. 用感(耳机插拔、开关使用、音量调节钮旋转)
4. 可用度(转到最大声会不会有噪音或变扁或是变得很怪)
5. 听感
前四点真的不用担心,因为真的满好的,但至于第 5 点或许是个人观感问题,如果有机会
能听到且是在一个已经调整好的系统下,我是建议可以试试看,当然前提是你跟我一样是
不喜欢音乐被添加料或是被扭曲成奶油般或是蜜糖般声音的人。
在此提出木耳和拙劣的心得提供给大家参考,还请多指教
另外国外的回顾心得文:
http://www.headfonia.com/ortofon-hd-q7/
http://goo.gl/T3FPsJ
http://www.hifi-review.com/152201-ortofon-hd-q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