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先感谢板上Y大借我玩
照惯例发一枚使用心得
先从外在来说好了
1.有一点重量(6KG大约跟我的DAC-军刀 一样重)
2.机器工作时 机壳没有太多余的温度(冷气房下碰触机壳只感觉到微温~微冷)
3.背板上一个电源输入 和 两个电源输出 (跟谷津AC一样:一进二出)
4.保险丝的规格是8A(好大@@)
功能和原理的话就不详谈
有兴趣可去KECES的网站瞧瞧
接着就是音响性了....
一进二出的电源 我直觉就想到要插在电脑上
电供选用的线材没有很发烧...PROCO电源线(约2K吧)
会用这条线倒也不是什么精挑细选
而是手边多出来的线剩下这一条…且这条线的声底我很熟悉
用在双电供电脑的效果如下:
1.中性声底:
这是我觉得蛮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初还没上机时我很担心会不会改变我太多东西
另外也担心多一条电源线会不会染更大?
实际上机之后....
虽然proco电源线的调性有带进来一些
但是对声底的大方向没有太大的失衡感
因此我的疑虑也消失大半
注:
我电脑两个电供的电源线都比PROCO多10倍价
但没有因为上了PROCO而造成拖累
反而仍有提升感
另外个人觉得声底改变的幅度比谷津AC小....
从前我的2颗PSU是接在谷津AC下
两者相比...谷津AC在高频上有稍稍稍暗一点点
但是PT112丝毫没有变暗的感觉(又或者说有一点点变亮)
不过两者都是不错的产品~
2.清晰度上升
如低频鼓声打击点变得更明确、人声嘴形变清楚、高频变得更清晰、背景变干净…等
不过除了这些 我更在意的是:
“清晰度上升、背景变干净的同时,会不会有吃泛音的情况发生?”
于是我很仔细的聆听这点....
应该算是过关
意思是:就算有吃的话 程度上也是我可以接受的小
3.分离度变得更开
乐器之间的分离度有感的变开一些
这个音响性提升让我觉得熟悉~
莫约一两年前我使用同家的线性电供:DC-116 也得到相同的调调
因此一瞬间让我有些重温记忆
大致上来说
乐器的分离度变开会连带提升空间感(变得更宽松)、层次感(变得更有层次)
以及乐器和乐器之间的空气感会被呈现出来
如上机后 一些之前相形暗淡的空气声很自然的被突显出来
(若这要说成"细节提升"的话....我觉得还说得过去就是~)
4.继续来谈空气感
因为空气感和清晰度的提升
刚上机的时候
我很直觉的就跟某个板友说:有"音乐变得更活生"的感觉
因此...除了音响性的提升外
活生感的提升
也不妨视为一个重大的提升~^^
板友疑问区:
Q1. 这台是100V的吗?
A1. 这台是115V的。但好像有另一个版本可订作成100V(更适合日系机器)
Q2. PT112 VS QB4 哪个比较强
A2. 直觉是QB4比较强...但功能是不一样的~
如我音响器材接QB4(排插)而电脑接PT112(平衡隔离变压器)
效果是累加上去
Q3. PT112接上QB4会不会更好
A3. 厚!这样一长串的很麻烦耶!!
要不要后面再接谷津AC、谷津AC后又插QV2(人形蜈蚣吗?冏mmmmmm)
Q4. 人声到底好不好听~~??
A4. 人声就你原本的调音 然后解析变高那种感觉
整体像是提升分离度、活生感和分辨率 较不像用来调音的~
(喜欢原本的人声用了会加分;不喜欢原本的人声用了可能无解/揭开一层纱的感觉)
Q5. 上机后低频是不是变多?
A5. 感觉上像是质重变重的感觉
总结:
基本上PT-112给我的感觉不像是那种会改变声底的提升
声底的改变有蛮大一部份是来自于那条电源线(如文中的PROCO)
而PT-112像是把"电"和"杂七杂八的东西"去做处理
让乐器之间的分离度打开
而多了喘息和发挥空间的乐器
自然地就让音乐整体活生化、立体化这样~
而若说调音上有改变的话
那么低频这边相较于其他地方算是比较多一点~(如Q&A第5点)
这部份也许那个"插座"有微增一些低频的质和量
SO....调音上
也稍稍注意其他环节 下盘不要再增加太多以免过憾而不耐听
以上~
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