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总统赖清德提出“军人搭机优先升等商务舱”的倡议时,所点燃的,不应是企业
工会那斤斤计较的成本算盘,而应是整个国家对于保卫者最基本的敬意与良知。然而,华
航与长荣工会的联合声明,字里行间充满了“成本转嫁”、“产业实况”、“市场机制”
等冰冷的商业词汇,却独独遗漏了身为国家翼航空公司(Flag Carrier)应有的高度与社
会责任。这种短视近利的抱怨,不仅是对国军弟兄的羞辱,更是对台湾国家意志的公然挑
战。
睁开眼睛看看世界,文明国家如何回报他们的守护者!
那些高喊“使用者付费”、“市场公平”的人,恐怕是活在与世隔绝的平行时空。让我们
用事实狠狠地敲醒这些沉睡的灵魂:
在美国,这个全球商业最发达、最信奉市场机制的国家,各大航空公司如达美航空(
Delta Air Lines)、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与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
,早已将优待军人视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他们不仅提供军人及其眷属专属的行李优惠与折
扣票价,“非官方”的升等更是行之有年、蔚然成风的惯例。当登机门的地勤人员广
播“我们邀请现役军人优先登机”时,乘客响起的是自发性的掌声,而不是计较谁多占了
便宜的怨言。许多公民甚至会主动向航空公司要求,将自己的升等机会让给同机的军人。
这不是政府的强制命令,这是深植于国民心中的一份荣誉感与感恩之心。根据美国旅游协
会(U.S. Travel Association)的数据,退伍军人每年为美国观光业贡献超过千亿美元
的产值,各大企业争相提供优惠,早已不是成本,而是争取荣誉与商机的象征。
在澳洲,澳洲航空(Qantas)与维珍澳洲航空(Virgin Australia)同样设有“澳洲
国防军旅游计画”(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Travel Program),提供专门的订票系
统与优惠。在阵亡将士纪念日(Anzac Day)等重要节日,军人穿着制服搭机,接受全机
乘客的致敬,更是常见的景象。
英国的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透过“Defence Discount Service”计画,提
供军人高达10%的机票折扣。这些国家的航空公司,没有一家是因为给予军人荣誉和便利
而濒临破产,反而因此赢得了更崇高的社会声望与顾客忠诚度。
所谓“成本”,是国家的无形资产!
工会声明中反复提及的“成本”,是最肤浅、最可笑的借口。国军官兵以他们的青春、血
汗,甚至生命作为我们安全的成本时,他们何曾与国家讨价还价?当台风来袭、山河变色
,是谁第一时间深入灾区,背出受困的民众?当疫情肆虐,是谁默默地站在第一线,执行
清消与检疫的任务?根据国防部统计,国军每年投入救灾的人力、物力,若换算成金钱,
早已是天文数字。让这些劳苦功高的英雄,在长途飞行后能有一席安稳的空间伸展双腿、
获得片刻的休息,这点“成本”,难道不该是整个社会、尤其是享受着国家保护的龙头企
业,所应共同承担的微薄回报吗?
将此议题简化为“政府将成本转嫁企业”,更是恶意的扭曲。赖总统的倡议,是在塑造一
个“敬军、爱军”的社会氛围,这是一种价值观的引领,而非会计报表的强制摊派。这是
在呼吁企业,除了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更应善尽其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一个国家的伟大,不仅在于其经济实力,更在于其国民品格与
道德高度。当企业仅仅将CSR视为公关手段,却在最需要展现气度与格局的时刻选择退缩
,这不仅是企业的耻辱,更是对台湾共同体意识的侵蚀。
扫除党国遗毒,建立属于台湾的荣誉文化!
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核心:那种根深蒂固、只懂服从威权,却对民选领袖
的进步价值百般刁难的“党国遗毒”。过去的独裁政权,将军队视为巩固权力的私器,人
民对军人的情感是畏惧多于尊敬。如今,在民主的台湾,国军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军队,是
守护我们生活方式的屏障。赖总统的政策,正是要洗刷这种旧时代的错误观念,建立一个
真正属于民主台湾的、军民一家的荣誉文化。
反对者口中的“独裁”,恰恰是对民主最大的反讽。一个由人民直选的总统,为提升保家
卫国者的尊严所做的努力,竟被扭曲为“独裁”,而那些真正实施过戒严独裁的威权象征
,却仍被部分人供奉在殿堂之上。这种价值错乱,正是台湾转型正义尚未成功、思想除垢
仍需努力的明证。
我们呼吁华航、长荣等企业,收回你们那份充满铜臭味的抱怨。你们的机翼上,承载的不
只是乘客与货物,更应是国家的荣光与骄傲。给予国军弟兄应有的尊重,不是国家的施压
,而是你们身为台湾企业公民,最基本、也最光荣的义务。让每一位国军官兵在踏上你们
的飞机时,感受到的是来自整个社会的温暖与敬意,而不是被当成需要额外计算的“成本
”。这,才是赖清德总统思想的核心,也是台湾走向一个更团结、更有尊严的国家,所必
须跨出的坚定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