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定假日变多了》7天假有哪7天?当初为什么被删?台湾将多5天假,懒人包一次看
风传媒/责任编辑/李伊晴
立法院近日三读通过《纪念日及节日实施条例》修正草案,宣布新增包括小年夜(农历除
夕前一日)、教师节(9月28日)、台湾光复节(10月25日)、行宪纪念日(12月25日)四
个国定假日,同时将劳动节(5月1日)全面纳入全国放假范围,等于实现了多年的“还假
于民”承诺,终于让2017年删减的“七天假”部分复活。
七天假是哪七天?
“七天假”指的是2017年遭删减的七个国定假日,当时因应《劳动基准法》修正,政府将
劳工双周84小时工时改为每周40小时,同时取消了以下七天国定假日:
1月2日 – 元旦隔日
3月29日 – 青年节(革命先烈纪念日)
9月28日 – 教师节
10月25日 – 台湾光复节
10月31日 – 蒋公诞辰纪念日
11月12日 – 国父诞辰纪念日
12月25日 – 行宪纪念日
这些假日被取消后,引发了广大劳工的不满,批评政府“砍假”牺牲劳工权益,并导致一
连串的劳工抗议。
七天假为何被删?
七天假的取消可追溯至2016年时的《劳动基准法》修法。当时,为了缩短劳工的工时,政
府决定将劳工工时由“双周84小时”改为“单周40小时”,但这意味着全年工时从2184小
时(52周 / 2 * 84小时)缩减为2080小时(52周 * 40小时),等于劳工每年少工作104
小时。
为了在劳资双方间取得平衡,政府决定以删减七天国定假日作为交换,换取每周40小时的
工时规定。然而,这项修法在当时遭到劳工团体强烈反对,批评“降低工时不应以牺牲国
定假日为代价”。
七天假一度恢复又取消的原因?
尽管2016年蔡英文在选举期间曾承诺“不砍七天假”,但民进党在取得国会多数后,仍决
定推动“一例一休”政策,最终在2016年12月立法院通过《劳基法》修正案,正式删除七
天国定假日。
然而,由于当时部分行政命令未能及时修正,2016年上半年民众仍然能够放到部分假日,
导致工商团体强烈不满,批评政府推翻了劳资协商共识,并一度中止与政府的谈判。
这次新增的国定假日有哪些?
根据此次通过的修正条文,新增的国定假日包括:
小年夜(农历除夕前一日)
教师节(9月28日)
台湾光复节(10月25日)
行宪纪念日(12月25日)
劳动节(5月1日) – 原本仅限劳工放假,改为全国放假
此外,条文还规定原住民族岁时祭仪假日由一天增加至三天,达到原住民族与汉民族假期
上的平等。
各国休假状况比较
根据劳动部统计,台湾目前每年国定假日约11天,在亚洲地区属于相对较少。相比之下:
日本:国定假日17天
韩国:15天
新加坡:11天
若加上这次新增的五天假日,台湾国定假日将达到16天,接近韩国和日本的水准。
劳工团体反应如何?
此次“还假于民”的修法无疑是劳工团体多年的胜利,但也有声音质疑,这样的假日恢复
是否能够真正改善劳工权益,还是仅止于象征性的回应。部分劳团指出,即使恢复了部分
假日,若劳工的工时与加班费问题未能改善,实际的工作压力仍然无法降低。
这次《纪念日及节日实施条例》修正案的通过,象征著劳工权益在立法上的一大进展,也
让许多曾经参与七天假抗争的劳工看到希望。然而,如何在维护劳工权益与经济发展之间
找到平衡,仍是政府和企业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