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专业的来讲了
https://youtu.be/jsl4JlZ0S5Y?t=1234
这个讲的 真的有讲对点耶
我这边简单整理重点 加上我自己的分析
1.国际上认可的人口年龄定义是四种:
儿童 少年 成年 老年
2.区别分界非常简单: 12岁 18岁 65岁
12岁以下是儿童 12~18岁是少年 18~65岁是成年 65岁以上是老年
结束
3.这是国际上统一定义的人口年龄分类 也是人口学与经济学的统一规格
4.而吴春城自己新开创的这个自创名词 基本上就是把55岁以上的人划列为壮世代
这个发想既没有学者专家的研究背书 也没有国际惯例的认证
同时也没有明确的国际认可的定义规范
说难听一点: 这是只有台湾内部一小搓人自行使用而且没有实质意义的自嗨用词
5.但是造成的影响极大 因为你如果要让吴春城自创的规格登堂入室 立法修政
等于国家与政府各部会都要因应你的这个自嗨定义55岁+
把自己跟国际接轨的卫福政策与高龄政策的老年人口定义 全部改过
所有65岁以上人口定义 要全面重新改到55岁以上人口
6.而这个问题可大了 不只是政府内部政策制定要全面推翻
连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统计数字与研究方法 都完全不能使用
为什么??因为你定义范围已经改了 而中华民国法律已经全面改变人口年龄规格了
因为壮促法 所有人都要用壮世代了 大家只能谈55+ 不能谈65+了
那以前跟着国际走 我们台湾所有65+为TA的企业商品与服务 政府政策与方针
全部都要改
7.只有一家不用改: 战国策 为什么他不用改??
因为他就是制定55+壮世代这个规格的制定者
8.更糟糕的是在学术界 我们的经济学家 人口学家 福利政策学者
全部做的研究都要打掉重练 而且学术发表后高机率不被国际学术界认可
就只因为一个年龄人口定义跟世界根本不同的"新发想"
对象定义都不同了 要怎么研究??
9.而一切的一切 劳民伤财 内耗这么多经费跟社会资源 去单单改一个定义而已
真的能帮到老人吗??老人会因为自己被纳入55+ 就真的比较壮吗?比较肯工作吗?
如果政策到位 银发族就不能再就业了吗??
如果政策不到位 银发族会因为改名壮世代 就可以因此投入生涯第二春了吗??
10.所以说白了:
这场壮世代的闹剧 大家只看到举国独厚一家之企业
没看到举国承担山一般 改弦易辙的社会成本与实质成本
==========================================================================
最后我讲几句我自己的想法
这东西跟我看到的另一个东西很像: 搬弄口径
这是中共国的国统局最爱使用的伎俩
数字不好看怎么办??没关系 我们改定义 改掉口径 数字就好看了
比方说 年轻人失业率高涨 高达25% 怎么办??
我们把每周工作达1小时的人口 也纳入就业人口
这样算一算 年轻人失业率就剩下15%了 好看
擅自把老年人口65+改成壮世代55+
不就同一种思路吗??不就同一种掩耳盗铃吗??
65岁退休年龄 之后的老年人就业率不高
那我们就定义一个55岁也算壮世代
然后壮世代就业率就高起来了
立委吴春城又替台湾干了一件好事 拉高老年人的就业率的
这种充满中共恶心的涂脂抹粉的坏习惯
可以请吴春城 不要带进台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