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5-01-03 21:28:10“编译”一下整个问答的来龙去脉:
※ 引述《enouch777 (雷)》之铭言:
: 本刊法庭笔记整理审判长与柯文哲法庭12问答摘要如下:
: 问:因为交保裁定由高院撤销,回复到移审羁押状态,受命法官全天开庭,上午先传唤被告
: 11点到候审室,订下午6点开庭,什么时候接到通知?我们要知道有没有延误。
: 答:在高速公路接到律师LINE通知,超过10点,没印象,我父亲昏迷,我要去台大医院新竹
: 分院看他再回来。
这似乎是题外话,不可能影响到审理重点
: 问:检察官指出,你过去对曾对京华城案下手谕“原则很简单,公务员不坐牢”及在直播时
: 提到相关说法,是在暗示其他承办公务员一起不要坐牢,是对证人发挥实质影响力?
: 答:同样一件事,不同面向解释结果就不一样,最大的问题是,现在起诉的,在押我的时候
: 没有,不押我下不了台,不坐牢是我的口头禅,我如果知道违法,我一定不会做,我是外科
: 医师,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每天都有晨会,有问题就进来讲,说我明知违法,公文上来,前
: 几页主旨、说明、拟办我会看,其他后面几百页附件,老实说,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柯文哲明知道台北地方法院受到了台北地检署的压力,且因为不堪持续被“骚扰”,所以
这次可能会决定“一了百了”(即:尽早作出决断)
既要符合北检的“意”,又要避免侵害人权,不管怎样看都是两难...
: 问:检察官指你影响证人林崇杰,曾下纸条指示林说“快就好”,林作证表示,收到这指示
: 很不爽,是鼎越开发向柯文哲陈情,这陈情就是要施压,柯是很强悍的市长。
: 答:第一点,我跟你讲,我是外科医生,要了解一个行为,要先了解背景,纸条就是意思,
: 案子拖了二个月,我公开透明,有问题就送晨会,我要调侦讯林崇杰的录音录影,林崇杰怎
: 么会跟检察官这样讲,我不可能施压,林崇杰不会讲这种话,他收到就同意…台智光为什么
: 拦下来,因为警局送晨会3次,句子不同,各自解读,我平常做法,行就行,有问题就来讨
: 论,很奇怪,是怎么引导林崇杰讲这些话。
作为外科医生,也要懂得“心理战”
就算没有相当专长,要在合理范围内不引起怀疑,存在的难度偏高,因此需要跨领域、跨
界限而着想
: 问:检察官指你5月间京华城案引发讨论时找陈智菡、黄珊珊、彭振声串供讲京华城案是“
: 共识决”?
: 答:有关的人问来问去很正常,黄珊珊说彭副市长瘦那么多,我那时还没有列被告,讨论是
: 正常的,现在是被告,讨论才是串供,当时不讨论才是奇怪的,不可以把当时的人之常情,
: 拿来现在说串供,彭振声瘦,长官安慰他,怎么会是串供?
黄珊珊没有被声请羁押,因此没道理其他人也要跟着被干
: 问:彭振声瘦几公斤
: 答:彭振声瘦很多啊,我跟他讲“你紧张什么”,我的内心,我内心是相信公务人员,这案
: 子经过很多公务人员签上来,进都审会,共识决。
问这种题外话,对案件审理是否有影响,无从判断
: 问:抗告书指你不是市长,还是可以透过黄珊珊联络彭振声,仍有实质影响力?
: 答:我反过来说,不会因为我辞职就完全没影响力,要关柯文哲就明讲,这逻辑很奇怪,把
: 我关进去土城,外面小草就完全没声音了吗?
就算按照高等法院的裁定,而“非押不可”
但柯粉、小草的炮火已经准备好对向地检署,准备使其遭受“耻辱”(但程度为何,则有
待舆论引导)
: 问:李文宗的秘书范雅琪证称,橘子许芷瑜拿150万元到台北捷运公司楼下交给她的,可以
: 证明橘子也有经手沈庆京1,500万元贿款。
: 答:我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我当时不晓得,但我现在不会说没有,不会对证据反驳,我要问
: ,检察官起诉某时地收1,500万元,某时地在哪里?
继续消极抗辩,请检察官自己提出证据
: 问:许芷瑜有经手150万元?
: 答:我、我不会说假的,我不知道,你要去问证人看笔录,不知道我就说不知道。
问题是:
“橘子”既然还没回来,难道可以下什么判断吗?
因此才要检察官看清楚侦讯内容,真有其事的话早已说明了。(但怀疑在于,难道笔录内
容不会被窜改?)
: 问:2023年有到醒吾大楼见悟觉妙天,并拉走装有1000万现金的行李箱,证人有证实,这表
: 示橘子帮你处理私人金流?
: 答:第一点,新故乡当时苏进强成立,我请他去募款,妙天找我去,给我一个箱子,我不好
: 意思打开,许芷瑜把箱子给李文宗,可以去厘清,钱是苏进强募的。
金流找不到,只能问证人
但证人发言是否属实,既然未经具结,则无保证之可能
: 问:许芷瑜拖走1,000万元的箱子?
: 答:有!许芷瑜是随行祕书,不是安排行程的,安排行程的是…,是另一个,你们夸大,我
: 猜,许芷瑜有去我跟小沈的会面,但安排我跟小沈见面的是办公室主任,你们太夸大许芷瑜
: 的角色了。
找“橘子”问话,甚至因为迟滞未归而被通缉,理论上大错特错
实际上应该要换别人被质问才对
: 问:关于逃亡与串证及羁押必要性。
: 答:我出门就30个记者在,不可能逃亡,串证的问题要解决,交保要卖房子要时间,可以给
: 我名单,让我知道哪些人不能接触。
“戒备”森严,要逃都难
: 问:还有什么要补充吗?
: 答:不晓得要讲什么,公平审判就好,串证部分,我去中央党部,哇,全部都是证人,那我
: 就不能出门了,给我名单,让我知道谁是工作及生活必须以外的人不能接触。
范围太广要指定
但高等法院的言辞,老早已经成了凶兆,且无从脱身了...
以上不管怎样看,都已经是柯文哲的“离别谏言”了
且相信其本人已经作好“可能会死在监狱”的心理准备,所以只能顺着环境而接受现实,
把各类交道打好来
无影的恐怖,才正要形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