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长、直辖市长DPP席次数(依目前行政区划计算,如果只有合并前县或市其中之一
拿到先算入得到的席次内
1989年 :6席(台北县、宜兰县、新竹县、彰化县、高雄县、屏东县)
1993+1994年:7席(台北市、台北县、宜兰县、新竹县、台南县、高雄县、澎湖县)
1997+1998年:10席(台北县、基隆市、宜兰县、桃园县、新竹县、新竹市、台中市[县市全]
台南市[县市全]、高雄市[县市全]、屏东县)
2001+2002年:8席(台北县、宜兰县、彰化县、南投县、嘉义县、台南市[县市全]、
高雄市[县市全]、屏东县)
2005+2006年:5席(云林县、嘉义县、台南市[县市全]、高雄市[县市全]、屏东县
2009+2010年:6席(宜兰县、云林县、嘉义县、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
2014年 :13席(基隆市、桃园市、宜兰县、新竹市、台中市、彰化县、云林县、
嘉义县、嘉义市、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澎湖县)
2018年 :6席(基隆市、桃园市、新竹市、嘉义县、台南市、屏东县)
2022年 :5席(嘉义县、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澎湖县)
从上面可以看到,除了1997+1998和2014两次选举之外,DPP都没有拿超过10席的
而且1994、1997、2001民进党可以分别拿7、10、8席很多是靠分裂的
1997中北部DPP靠不少县市KMT提名不当或党内分裂而选上
2009+2010年马英九执政下,即便满意度民调低DPP也没有获利,只多拿宜兰一席
2014年可说是真正DPP在地方选举狂胜,拿下13席,而且扣掉新竹市以外其他都是过半
但2018、2022就打回原形了
DPP在地方县市长、直辖市长选举都落在5-8席左右
怎么DPP创党快40年,地方经营成长还是很有限?
KMT在地方经营这么根深蒂固,DPP很难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