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许宗力院长施政纪实

楼主: sorrows (苗栗小五郎)   2024-10-30 10:21:30
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1429-1188093-68fc8-1.html
https://www.judicial.gov.tw/tw/dl-221436-a257e9aa1bc04ced9682752f19b05dd6.html
备份
https://imgur.com/Gz2lD3M
https://imgur.com/s5YA0FH
许院长的施政成绩
许院长改革司法不移余力
可能有好有坏
保护被害人 增加诉讼外解决机制
国民法官法 大法庭制度 劳动事件法
大家觉得哪个最好呢?
许宗力院长施政纪实
113年10月25日司法周刊第2231期
105 年 11 月 1 日许宗力院长上任
后, 基于社会各界对司法改革的热切
盼望, 乃从人民观点出发, 以人权保
障为理念, 推动务实而有感的司法改
革。 各项业务从释宪、 法院组织、 民
事、 刑事、 行政、 少年、 家事、 司法
人事、 司法行政、 司法 E 化等, 均从
坚守司法独立、 人权保障与正当法律
程序的价值基础上出发, 研拟各项务
实可行的施政方案, 积极推动落实,
回应人民的需求。 8 年以来, 在全体
法官及司法同仁的共同努力下, 各项
改革措施均有相当成效, 兹以纪实方
式略述如后。
壹 司法改革成效
为回应各界对于司法全面性改革的
呼声与期待, 105 年 11 月总统府启动
“ 司法改革国是会议”, 广邀各领域
专家与人民一同参与, 共同寻求改革
方针, 于 106 年 8 月 12 日召开总结
会议, 同年 9 月 8 日发布司法改革国
是会议成果报告。
自司法改革国是会议以来, 司法院
已完成并经立法或修法通过的法律案
共计 39 项, 行政命令案共计 135 项,
已实施的行政措施共计 46 项, 8 年来
的司改重点成效如下:
一、 国民法官法: 所有年满 23 岁
的国民, 都有机会走入法院参与重大
刑事案件审判, 让判决的思考角度更
多元。 实际参与的国民法官均抱持正
面肯定的态度, 法院判决更能得到全
民的理解、 信任及支持。
二、 终审法院实施“ 大法庭制度”:
让法律见解争议可以得到统一答案,
使司法实务界及一般民众, 都更能预
见法院裁判结果, 提升司法公信力,
也借由公开辩论的法庭程序, 让司法
更加透明。
三、 宪法诉讼法: 宪法审查得以司
法化、 法庭化、 裁判化, 并透过裁判
宪法审查, 让人民基本权的保障更加
全面。 新制施行后, 审判效能提升,
作成实体裁判比例提高, 展现大法官
维护宪政秩序、 保障人民基本权利之
功能。
四、 劳动事件法: 弭平劳资双方
诉讼地位上的不对等, 并在先调解后
诉讼的原则下, 提升劳资纷争的处理
效率, 迅速、 妥适、 专业、 有效、 平
等处理劳动事件, 当事人满意度也达
85%。
五、 营业秘密保护新制: 透过管
辖法院的规定, 让审判更专业, 并引
进日本专家查证制度等措施, 营业秘
密保护更趋完备, 提升国内产业竞争
力, 让护国群山安稳发展。
六、 被害人保护及诉讼参与: 加强
保护被害人的隐私、 开庭陪同、 修复
式司法等措施; 也明定被害人的程序
参与权及陈述意见权, 让被害人能全
程参与诉讼过程。
七、 诉讼外纷争解决( ADR) 机
制: 除建置查询平台便利民众查询
外, 持续精进民事及家事调解效能,
推广各类诉讼的调解程序, 提供民众
解决私权纷争的多元选择。
八、 少年及家事司法新制:“ 少年
事件处理法” 将曝险少年去除犯罪标
签, 透过行政、 司法协力合作, 让曝
险少年循序回归社会。“ 家事事件法”
增订严重病人保护安置规定, 协力建
构稳固的社会安全网。
九、 行政诉讼坚实第一审新制: 将
原本分散在各地方法院行政诉讼庭审
理的事件, 改于高等行政法院设置的
地方行政诉讼庭审理, 建构坚实的诉
讼结构, 并以巡回法庭、 线上起诉、
远距审理等配套措施, 兼顾人民诉讼
便利性。
十、 减轻法官工作负担: 争取增加
司法机关总员额 1,100 人, 多管齐下
推动各项减轻负担之改革, 例如裁判
书简化、 推广各类诉讼的调解程序、
修正各类诉讼法规、 扩大司法事务官
办理事务范围、 多元进用法官、 司法
E 化, 以及推动中的“ 金字塔型诉讼
制度”, 打造坚实的第一审及严格的
法律审, 澈底合理分配司法资源等。
贰 施政纪实
一、 释宪业务
( 一) 修正司法院大法官审理案件
法, 更名为“ 宪法诉讼法”: 以全面
司法化为取向, 采取裁判化及法庭化
之方式, 以严谨诉讼程序与法院性质
之宪法法庭运作模式, 更加实现宪法
保障人权意旨, 于 111 年 1 月 4 日施
行。 又为因应实务运作修正部分条
文, 宪法审查程序更完备, 自 112 年
7 月 7 日施行。
( 二) 大法官解释: 自 105 年 11 月
1 日起至 111 年 1 月 3 日宪法诉讼法
施行前为止, 新收计 3,076 件, 撤回
5 件, 不受理结案 2,763 件, 召开大
法官全体审查会 727 次、 大法官会议
81 次, 公布解释 73 件, 其中 9 件行
言词辩论。 重要解释例如: 第 748 号
【 同性二人婚姻自由案】、 第 781 号
【 陆海空军军官士官退除给与案】、
第 782 号【 公务人员退抚给与案】、
第 783 号【 公立学校教职员退抚给
产及商业法院。
5、 设置促进转型正义专业法庭
( 股)、 劳动专业法庭( 股)、 指定法
院设置国民法官专业法庭、 整并国安
军事专业法庭( 股)。
三、 民事业务
( 一) 修正“ 民事诉讼法”: 使 89
年增订之诉讼系属事实登记制度更臻
健全, 于 106 年 6 月 14 日公布; 修
正“ 个案滥诉防杜及程序简化” 部分
条文, 于 110 年 1 月 20 日公布; 修
法保障儿少权益, 落实身心障碍者权
利公约, 于 110 年 6 月 16 日公布;
修正有关诉讼费用征收及退还标准、
抗告程序及当事人书状格式之规定,
使司法资源获得更有效且合理运用,
于 112 年 11 月 29 日公布。
( 二) 制定“ 劳动事件法”: 因应
劳资争议之特性, 在既有的民事诉讼
程序架构下, 适度调整劳动事件争讼
程序, 以达成劳资争议的实质公平审
理, 有效的权利救济之目标, 自 109
年 1 月 1 日施行。
( 三) 制定“ 商业事件审理法”:
迅速、 妥适、 专业处理重大商业纷
争, 健全公司治理, 提升经商环境,
自 110 年 7 月 1 日施行。
( 四) 修正“ 强制执行法” 第 122
条, 关于债务人及其共同生活之亲属
生活所必需之认定标准。
( 五) 增订“ 消费者债务清理条
例” 第 64 条之 2, 明定债务人与其扶
养亲属必要生活费用之计算标准。
( 六) 建 置“ 诉 讼 外 纷 争 解 决
( ADR) 机构查询平台”, 推广法院
调解程序, 协助当事人自主解决纷
争, 疏减讼源、 减轻法官工作负担。
( 七) 推动重要措施: 合理减轻法
官工作负担、 拟具民事诉讼标准化须
知、 建置民事强制执行线上声请系统
及核发电子债权凭证作业、 编印非讼
事件处理中心实务参考手册等。
四、 刑事业务
( 一) 制定“ 国民法官法”: 推动
人民参与审判, 于 112 年 1 月 1 日施
行。 司法院完备子法及配套措施, 并
成立“ 国民参与审判制度成效评估委
员会”, 定期检讨实施成效。
( 二) 修正“ 刑事诉讼法”: 修正
侦查中羁押审查程序相关规定, 保障
被告防御权, 于 106 年 4 月 26 日公
布; 二审首次有罪判决可上诉第三
审, 以保障诉讼权, 于 106 年 11 月
16 日公布; 完善侦查、 审判及执行三
阶段防逃机制, 于 108 年 6 月 19 日
与案】、 第 791 号【 通奸罪及撤回告
诉之效力案】、 第 793 号【 党产条例
案】、 第 803 号【 原住民狩猎案】、 第
812 号【 强制工作案】 等。
( 三) 宪法法庭裁判: 自 111 年 1
月 4 日起至 113 年 9 月 30 日止, 新
收计 6,537 件, 撤回 15 件, 不受理结
案 6,059 件, 召开宪法法庭评议 398
次、 宪法法庭确认文本评议 43 次,
公布判决 48 件, 其中 23 件判决行言
词辩论。 重要判决例如: 111 年宪判
字第 13 号【 健保数据库案】、 111 年
宪判字第 17 号【 西拉雅族原住民身
分案】、 112 年宪判字第 4 号【 限制
唯一有责配偶请求裁判离婚案】、 112
年宪判字第 8 号【 诽谤罪案( 二)】、
112 年宪判字第 9 号【 搜索律师事务
所案】、 113 年宪判字第 3 号【 公然侮
辱罪案( 一)】、 113 年宪判字第 8 号
【 死刑案】 等。
( 四) 学术研讨: 举办大法官释宪
70 周年之系列活动、 每年举办大法官
年度学术研讨会、 举办 2023 年宪法
论坛。
( 五) 推动重要措施: 争取加入
CODICES 数据库、 宪法法庭对身心
障碍人士司法近用权之检讨及改善、
大法官解释案列为国家档案( 含政治
档案) 移转档案局保存、 编译( 印)
国内外宪法裁判与释宪制度参考书
籍等。
二、 组织制度
( 一) 司法院组织之调整: 因应
宪法诉讼法之释宪制度变革, “ 大法
官书记处” 更名为“ 宪法法庭书记
厅”, 自 111 年 1 月 4 日施行; 增设
“ 新闻及法治宣导处”, 以统整规划
法治教育、 政策宣导之现有资源, 于
111 年 1 月 19 日修正公布。
( 二) 法院组织之变革:
1、“ 法院组织法” 修正案: 建立最
高法院大法庭制度、 增订审判权冲突
解决规范、 配合行政诉讼坚实第一审
新制修正相关规定。
2、“ 行政法院组织法” 修正案: 建
立最高行政法院大法庭制度、 配合
行政诉讼坚实第一审新制修正相关
规定。
3、“ 惩戒法院组织法” 修正案: 公
务员惩戒委员会改制为惩戒法院, 修
正为一级二审制, 职务法庭审理法
官、 检察官第一审惩戒案件加入参审
员之规定, 迈向公务员惩戒制度新纪
元。
4、“ 智慧财产及商业法院组织法”
修正案: 配合商业事件审理法之制
定, 智慧财产法院改制更名为智慧财
公布; 增订犯罪被害人一般保护及诉
讼参与规定, 于 109 年 1 月 8 日公布;
落实两公约精神, 强化人权保障, 于
109 年 1 月 15 日公布; 增订“ 暂行安
置” 规定, 兼顾社会安全防护及精神
疾患触法者人权保障, 于 111 年 2 月
18 日公布; 强化刑事诉讼鉴定制度,
严谨证据法则, 于 112 年 12 月 15 日
公布。
( 三) 全面修正“ 刑事补偿法”,
使受害人权益获得实质平等且公平合
理的保障, 于 112 年 12 月 15 日公布。
( 四) 推动重要措施: 发布“ 刑事
被告科技设备监控执行办法”、 建置
科技设备监控中心、 保障性侵害犯罪
案件被害人权益、 合理减轻法官工作
负担、 颁布“ 刑事案件量刑及定执行
刑参考要点”、 优化量刑资讯系统及
量刑工具等。
五、 行政诉讼、 智慧财产诉讼及公
务员惩戒业务
( 一) 修正“ 行政诉讼法”: 增订
“ 都市计画审查程序” 专章, 开启我
国行政诉讼上法规范审查之先河, 于
109 年 7 月 1 日施行; 行政诉讼 E 化
再升级, 于 110 年 6 月 16 日修正公
布; “ 行政诉讼坚实第一审新制” 于
112 年 8 月 15 日施行。
( 二) 修正“ 智慧财产案件审理
法”: 针对营业秘密诉讼保护, 建构
更具专业、 效能及符合国际潮流之制
度, 为 15 年来最大幅度修法, 于 112
年 8 月 30 日施行。
( 三) 修正“ 公务员惩戒法”: 建
立一级二审新制, 保障公务员权利,
于 109 年 7 月 17 日施行。
( 四) 研拟中的重要法案, 包括制
定“ 税务行政事件审理法”、 持续研
修“ 公务员惩戒法” 等。
( 五) 推动重要措施: 扩大电子诉
讼文书平台服务范围至所有行政诉讼
事件、 建置“ 收容事件线上审理系
统”、 重新翻译“ 德国行政法院法逐
条释义”、 编印身心障碍者近用司法
指引、 完善并推展替代裁判之纷争解
决机制、 合理减轻法官工作负担等。
六、 少年及家事业务
( 一) 修正“ 少年事件处理法”:
触法儿童回归教育及社政体系、 导入
曝险少年行政辅导先行机制、 强化少
年主体权、 资源整合再提升, 于 108
年 6 月 19 日修正公布; 完备少年事
件移送法院前之正当法律程序, 强化
少年事件被害人之保护, 于 112 年 6
月 21 日修正公布。
( 二) 修正“ 家事事件法”: 配合
民法增订成年人之意定监护制度, 于
108 年 6 月 19 日修正公布; 配合精
神卫生法专家参审制度, 增订严重病
人保护安置事件类型及管辖法院, 于
112 年 6 月 21 日修正公布。
( 三) 推动重要措施: 与行政院共
同推展完备“ 曝险少年行政辅导先
行” 修法新制、 建立少年保护管束风
险管理机制、 规划成立北部少年及家
事法院、 保障未成年子女表意权、 强
化程序监理人制度、 精进家事调解减
轻法院负担、 推动“ 司法院精神卫生
法专家参审制度推展实施计画” 等。
七、 司法人事制度
( 一) 争取修正中央政府机关总员
额法, 增加司法机关员额 1,100 人。
自 105 年 12 月起陆续新增法官 131
人( 计至 113 年 8 月底), 司法事务
官 62 人、 少年调查( 保护) 官 75 人、
家事调查官 67 人、 书记官 438 人、
法警 83 人、 执达员 117 人、 录事 160
人、 庭务员 47 人、 法官助理 459 人、
约聘辩护人 32 人( 计至 114 年预算
员额编列完成时止)。
( 二) 修正“ 法官法”: 建立法官
评鉴新制及职务法庭参审制, 使法官
的监督淘汰机制更有效率、 更加透
明、 公开且严谨, 于 109 年 7 月 17
日施行。 为强化审判公信力, 112 年
4 月 26 日修正公布职务法庭改采公开
审理原则。
( 三) 扩大办理法官多元进用、 研
商法律专业人员多合一考试、 检讨法
官迁调制度、 优化法官职务评定、 完
备法官进修、 健全法官评鉴、 提升候
补及试署法官裁判书类品质、 落实专
业法官证明书审查。
( 四) 推动法官助理增员计画, 现
行法官员额( 不含院长、 庭长及审判
长) 与法官助理之员额比例已达 1: 1。
( 五) 建立性别友善职场与性别平
权之司法环境、 维护健康权、 建立工
时控管制度及优化加班值勤配套措
施、 争取调增法警增支专业加给。
( 六) 落实员工身心关怀, 订定司
法院及所属机关员工心理健康关怀方
案、 推动员工健康检查之策进方案、
强化反霸凌意识宣导、 推动候补及试
署法官支持( Mentoring) 方案。
八、 司法行政业务
( 一) 推动裁判书类简化及通俗
化: 106 年成立“ 裁判书类简化暨通
俗化推动委员会”, 将推动成果于 109
年 4 月编印成“ 裁判书类简化及通俗
化推动要览” 一书, 并研拟各类裁判
书简化原则及范本, 鼓励各级法院法
官参考运用。
( 二) 推动友善法庭环境: 提供法
律扶助、 完善特约通译制度、 精进法
庭无障碍设施。
( 三) 便民礼民措施: 全面更新法
院查询机、 推动法院“ 诉讼程序视讯
咨询服务” 计画、 推行当事人电子集
中报到、 运用司法志工提供友善温暖
司法环境。
( 四) 依“ 传染病流行疫情严重期
间司法程序特别条例”, 于 COVID-19
疫情期间透过远距视讯审理、 电子传
送文书等方式线上进行诉讼程序, 让
司法权于疫情期间保持妥适运作,
公平正义不停摆, 发挥稳定社会之
功能。
( 五) 推动司法院及所属机关公文
管理系统再造、 订定“ 法院电子卷证
归档及管理作业试行要点”。
( 六) 许宗力院长任期内, 法规异
动合计 979 次, 包括法律 109 次、 命
令 318 次、 行政规则 552 次。
九、 司法 E 化
( 一) 107 年发布第 1 期 5 年数位
开放政策, 112 年 8 月 9 日发布 2.0
版数位政策, 启动未来 5 年诉讼流程
的全面数位转型。
( 二) 司法院电子诉讼文书( 含
线上起诉) 服务平台陆续开放多项
服务。
( 三) 建置法庭中文语音辨识系
统; 在全国 21 所地方法院完成建置
28 间具有中文语音辨识系统的国民法
官法庭。
( 四) 自 105 年启动建置第三代审
判系统, 各审判系统陆续于 108 年 7
月至 111 年 12 月完成, 有效维护资
安, 提高司法效能。
( 五) 司法院新版网站于 108 年 12
月正式上线。 110 年 5 月全数更新司
法院所属 36 间法院及法官学院官网。
十、 司法与社会对话
( 一) 加强媒体沟通与新闻处理:
110 年 6 月起每月举办“ 例行记者
会”, 并编印“ 新闻及法治宣导参考
手册” 供所属各法院参照, 以主动、
积极、 正向之态度, 开启司法与社会
的对话。
( 二) 政策宣导: 全方位宣导国民
法官制度; 109 年 11 月 28 日举办“ 打
开司法院” 活动, 展现司法为民、 与
民亲近; 制作“ 法院程序与诉讼权益
系列宣导影片”, 兼顾民众上法院权
益。
( 三) 分众法治教育: 106 年起,
陆续启用司法院 Line、 Facebook、 Instagram 官方帐号, 让社会大众以即
时、 正确、 易懂之方式认识法律常识
及司改政策; 107 年起于全国北中南
三地开办“ 司法影展”; 108 年起, 赓
续办理“ 大专校院法治教育创新行动
方案竞赛”, 推广校园法治教育。
十一、 办公厅舍之改善
( 一) 已完成改建的法院: 台湾新
竹地方法院于 106 年 8 月、 台湾桃园
地方法院于 110 年 1 月完成迁建并启
用。
( 二) 已核定之迁建计画: 台湾高
等法院及台湾台北地方法院共同进驻
“ 华山司法园区”、 台湾高等法院联
合档案暨赃证物库大楼、 台湾高等法
院台南分院、 台湾云林地方法院。
( 三) 已核定新建法院专业办公大
楼计画: 台湾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少
年辅导及家事保护大楼、 台湾台中地
方法院联合办公大楼。
( 四) 规划中新建计画: 福建连江
地方法院、 福建金门司法园区、 屏东
司法园区。
( 五) 未来持续协助台湾新北地方
法院迁建新北市土城司法园区; 因应
司法博物馆组织规程发布, 筹划古蹟
建物及用地更新再利用; 成立北部少
年及家事法院筹备处, 启动中继办公
室之设置规划。
十二、 国际司法交流之突破与拓展
( 一) 与国外司法机关签署合作备
忘录: 司法院于 106 年 12 月 7 日与
蒙古司法总委员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108 年 3 月 25 日与史瓦帝尼王国司法
委员会异地签署合作备忘录。
( 二) 赴国外参访交流: 许宗力院
长于 106 年至 113 年间, 分别赴法国
参访欧洲理事会、 赴英国考察量刑制
度; 并受美国联邦司法中心邀请, 访
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等司法机关; 并
应捷克宪法法院邀请赴捷克考察法治
及民主宪政制度, 为我国国际司法交
流奠定坚实基础。
( 三) 二度应邀参加世界宪法法院
大会: 106 年 9 月以非会员身分, 参
加由立陶宛宪法法院主办之第 4 届世
界宪法法院大会; 111 年 10 月第 2 度
以非会员身分参加由印尼宪法法院主
办之第 5 届世界宪法法院大会, 写下
我国国际司法交流新篇章。
( 四) 我国法官协会于 112 年 9 月
16 日至 21 日在台北盛大举行国际法
官协会第 65 届年会暨成立 70 周年庆
祝活动, 共有 66 个会员国报名参加,
代表人数 204 人, 极有助于提升我国
司法之国际地位。
参 全民共享、 共同珍惜司法进步
的成果
一、 民调展现人民信任度提升
( 一) 从国内机构的民调结果显
示, 自 106 年起, 民众对于司法的满
意度, 呈现上升现象。 另根据司法院
委托世新大学民意调查研究中心所作
调查:
1、 近 10 年民众对法官的信任比
率, 从原本 3、 4 成, 自 108 年起持
续上升至 112 年为 58.7%, 不信任的
比率则从 108 年起持续下降至 112 年
34.7%, 显示信任法官的民众已高于
不信任。
2、 若以曾到过法院参与诉讼并有
开庭经验之民众做调查, 近 10 年对
法官审判公信力之满意比率均维持在
5 成以上, 106 年以来呈逐年升高趋
势, 112 年 65.2% 为历年较高水准。
3、 律师近年对法官的信任比率,
从原本的 6 成, 自 109 年起突破 8 成,
111 年达到 85.8%, 且连续 4 年均维
持 82% 以上。
( 二) 国际指标, 如美国智库传统
基金会( Heritage Foundation) 的经
济自由度指数、 瑞士洛桑管理学院
( IMD) 的世界竞争力年报, 亦显示
近年来我国司法效能、 司法公正性已
有大幅成长, 已可与世界先进国家并
驾齐驱。
二、 司法改革已有一定成效, 全民
共享共同珍惜
从国内民调、 国际指标显示, 我国
的司法受到民众信任, 司法改革已有
一定成效。 一个独立可受信任的司法
得来不易, 值得全民共同珍惜、 呵护
我们共同拥有的自由民主宪政秩序,
在既有基础上持续深化、 茁壮, 让司
法守护台湾自由民主的成就, 全民共
享司法进步的成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