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撤中正纪念堂仪队后迁军营两蒋像? 顾立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24-07-12 12:10:47
※ 引述《Sturmvogel (Schwalbe)》之铭言:
: 完全只为了个人控制狂权力欲
: 后果就是引来同文同种的日本人武统
: 完全只注重蝇头小利
《推背图𫍰。日本志》节选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兴起后,中国民间对日观感更加恶化。北一辉当时滞留中国,深
刻体验中国社会反日浪潮激升,眼见旧识亲日革命同志纷纷转向美俄而仇视日本,感到往
昔理想之中日合作兴革救亡图存已难实践。北一辉反思检讨,认为泛亚中日同盟理想之所
以失败,皆是由于政阀财阀把持日本政局,徒为私利而以侵迫欺压中国;是以为求日中和
平共盟,必须推翻现行日本政治体制。北一辉原即社会主义者,一九○六年曾经写作《国
体论与纯正社会主义》批判天皇主权说之传统日本国体,同年即加入同盟会推动中国革命
,结友华兴会系统之黄兴、宋教仁、谭人凤。辛亥革命从随宋教仁,亲身参与体验中国革
命变局。一九一五年底应首相大隈重信之请,撰写中国革命报告书上呈,日后出版为《支
那革命外史》。五四运动其时滞居上海,借鉴中国革命推翻满清经验,发愤写作《国家改
造案原理大纲》,主张军队革命政变再造日本。当时日本社会动荡不安,思潮汹涌,内有
贫富悬殊问题,外则结怨美俄中等大国;故而一些忧心日本国运之士,于天皇制国家社会
主义理想下集结成立“犹存社”,取名来自唐朝魏徵述怀之诗‘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其社大川周明来华邀请北一辉加入,北一辉随即返国于次
年加入犹存社,而《国家改造案原理大纲》后来改名《日本改造法案大纲》出版,成为日
本右翼运动之革命指要。大川周明本为印度哲学暨语言学者,后阅英人讲述印度政局之书
,切感亚洲遭受欧美帝国殖民之苦,从而支持泛亚主义与印度独立,主张日本有义务拯救
亚洲于欧美殖民霸权压迫,必须强大武力以对抗欧美帝国主义。中国五四运动之历史影响
,不仅在中国导致反日而亲美俄以及其后反传统文化之思想影响,在日本也牵动及右翼国
家社会主义运动之兴起。中国从此于美国善意示好与苏俄反帝革命之风潮下,与日本渐行
渐远,转而学习美苏;尔后逐渐分化为不同右左国家路线,几皆不再从习日本。
  山县辞世,更是明治维新武士时代结束之象征;随着传统武士集团老逝退出历史舞台
,新兴军阀转而来自军官学校出身。明治维新之军官教育,培养教育乃是公费提供,得以
严格选拔民间杰出人才,从而吸引许多出身贫苦人家的优秀子弟担任军官。这些优秀军官
育成任职,眼见日本社会当时贫富悬殊、特权充斥、政坛腐败,对外军事视野又有列强环
伺危机,忧心国事又愤怒不平即有变革想法。北一辉、大川周明等主张的右翼国家社会主
义思想,正投此类忧愤军官所好;而北一辉借由参与中国革命的体验反省,更是积极联络
交往下级军官团体,希冀仿效辛亥革命,借由未遭腐旧体制同化的底层官兵发起革命,一
举推翻日本政商特权阶级。
  同年越飞应邀访日,激起日本朝野争议是否应该建交苏联,犹存社因此分裂。北一辉
反对建交,而大川周明支持建交;两人因而分道扬镳、渐行渐远,犹存社走向解散。大川
周明其后另立“行地社”,不再主张革命而以维新为名,结交政军高层,广设各地支部于
大学校园,更以四书《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宗旨而创
设“大学寮”以教育学员投入革新日本行列。北一辉则保持独行立场,日诵佛教《法华经
》灵修,周遭来往活动以前亡命中国参与革命之日本浪人,竟然多次参与社会重大事件,
从中诈财以助其革命事业。尔后北一辉借由其煽动右翼思潮影响政局,取得财阀大量政治
献金,豪奢处世,广泛结交军警势力,尤其是基层少壮军官团体,从而鼓吹其日本国家社
会主义之革命实践理念。
当时日本右翼思潮运动,正如中国推翻满清之辛亥革命,是由军队基层发起颠覆当权之革
命运动,北一辉即是其中引领思潮者。然而北一辉原是中国革命之坚定支持者,原本提倡
日中同盟而反对侵略中国,却在一战后中日激变情势下对中国赤化政局失望,变为支持日
本巩固满蒙权益以对抗苏联,而后联盟中美以驱逐欧洲帝国殖民主义压迫,进而扩张日本
国势于亚洲。
  二十世纪日本走向军国主义,其实是多方恐惧交织总和的疯狂进程。德川幕府时期美
国黑船侵逼打破日本国境之后,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社会就已恐惧欧美殖民帝国入侵日本
,而一战后在俄国崛起之苏联共产主义体制更遭日本政府视为巨大颠覆威胁,尔后中国兴
起共产革命浪潮又再刺激日本政坛忧患赤化危机,竟而许多日本军民逐渐激进迈向右翼救
国之道。北一辉自中国五四运动后恐惧泛亚主义消亡及美苏势力压迫,回到日本鼓吹右翼
军人革命起事,企图对内打倒权贵财阀体制而建立天皇中心的全民政体,以举国一致之民
粹国家社会主义而对外扩张以击败欧洲殖民帝国在亚洲势力,建立日本内外的泛亚民族共
荣。大川周明忧患欧美白人殖民帝国欺压亚洲,试图建立右翼军国政权以击败欧美而解放
亚洲民族。石原莞尔设想预判世界最终决战的日美战争将决定人类东西文明命运,应任盟
友之当代中国却是分裂混乱而不足依恃,故而日本必须夺取满洲资源准备最终决战以挽救
东方文明。桥本欣太郎认为日本继续腐旧体制,将于底层社会严重问题下遭到共产主义赤
化,故而必须效法土耳其凯末尔以军事统制变革国家而挽救危局。出口王仁三郎宣教不断
主张世界和平,作为神道教灵媒感召之神谕预言,显示日本未来即将惨烈战败而遭美国占
领,故而为求扭转国运抵抗外侮而支持右翼救国运动。种种针对日本国家未来之恐惧忧患
,逐渐引致爱国军民响应,汇聚成为狂热救国浪潮,而于九一八事变后军部擅权下竟而逐
步演变成为对外侵略狂潮,情势再也难以阻挡。
  自从五一五事件后,军部已然凌驾政党,原本军部与政党的斗争不再主要,日军内部
派系斗争也就逐渐浮上台面。一九三三年六月,在中日签订《溏沽协定》于华北停战后,
于陆军幕僚会议上,皇道派小畑敏四郎主张准备对苏作战;而统制派永田铁山则坚持“对
支一击论”,认为只要一次军事有力攻击即能迫使中国和谈降服;双方争论互不相让,开
启两派争端之始。皇道派视苏联为首要敌人,主张北进对苏,扶助建设满洲成为东亚抗共
堡垒,拉拢中国参与东亚共同防共阵营。统制派则是支持南进对抗英美势力,前提先要解
决中国倾向英美苏的反日问题,若是中国不愿屈服则予以一击迫从。十一月,国府发动大
规模剿共后,当时日本陆军内部分化之皇道派与统制派正式举行双边会议,谈判未来军政
国策走向。统制派认为革命成功而军部已然掌权,从今应该抛弃革命破坏而统制政经转向
国防建设,以军治国而恢复军纪保持团结秩序;要求皇道派解散组织,放弃政治活动。皇
道派则倡导继续革命论,推动昭和维新,才能彻底铲除旧体制残余保守势力,如此方可确
保革命成果。双方会谈各说各话,未有共识,草草结束,确认彼此差异已非协商所能解决
。皇道派主张激进革新国政,主要在于出身低微的中下级军官支持;其思想导师北一辉倡
扬革新日本之言论自由、人权保护、公立教育、废除贵族、土地改革、建立普选、重组财
阀、限制私有、削弱皇室…等宗旨,多所牴触旧有阶级势力。统制派较为保守,以而得到
大多政军高层支持;事实上统制派势力就是在皇道派荒木贞夫陆军大臣任内,高层军官反
对皇道派革新激进路线而逐渐集结崛起。
  一九三五年底日本陆军准备防区调动,第一师团拟于次年三月调往满洲。第一师团原
本长驻东京及其周边地区,许多皇道派军官调任于此巩固首都势力。故而调动消息泄露引
发皇道派少壮军官更加不满,群情激愤人事倾轧之余,即就计划展开政变反击,一九三六
年二月二十六日凌晨,守卫东京之第一师团与近卫师团部份官兵突然起事,以“尊皇除奸
”口号,要求昭和维新,出动部队攻占东京各处军警重地与政府机构,并突击枪杀多位政
军重臣,自认完成除奸任务后,便驻守东京市区等待天皇敕命昭和维新,酿成二二六事件
。昭和天皇清晨获知政变消息,认定叛乱立即下令镇压,并派人堵截搭乘火车赶来东京之
军官皇弟雍仁亲王,以防叛军拥立皇弟篡位。陆军高层接获天皇命令,却是态度暧昧而为
叛军解释求情;海军则是不满叛军行刺多名入阁海军将领,舰队直接驶入东京湾准备炮击
叛军,并出动海军陆战队。冈田首相侥幸逃过叛军刺杀,事件僵持数天,在昭和天皇态度
坚决视为叛乱并追询难道要朕自行带兵平乱,陆军皇道派高层态度软化而只得放弃支持叛
军。至此情势急转直下,叛军官兵最终纷纷放下武器结束政变事件,参与军官除自杀外悉
数被捕,事后领导干部全遭枪决。北一辉虽未参与,也因知情而被卷入刑责,原应罪不至
死,却遭官方指控其著作《日本改造法案大纲》公然教唆军人发动武装革命政变,与其弟
子西田税皆被诬判主犯,次年八月枪决。所有死刑军官皆于枪决前高呼‘天皇万岁’,唯
有北一辉于刑前遭询是否循例高呼万岁时回绝说‘饶了我吧’!
  二二六事件之审判结果,领导军官皆处极刑而还牵连北一辉受死,完全不同以往右翼
事件轻判结果;乃是因为以前事件皆是右翼军民对抗文人政府,故有军部袒护罪责;而此
事件乃是皇道派军官对抗统制派军方,又更挑战权贵财富阶级统治,故而统制派在天皇支
持下积极惩治敌对军官,更而发动全军整肃,皇道派军官尽皆贬抑斥退。保守皇族华族认
为皇道派昭和维新理念其实就是披扮右翼爱国的左派思想,势将危及日本传统权贵地位,
更是与其势不两立。事件之后,陆军现役大将十二名有九名被迫退役,许多亲皇道派与同
情事件立场之军官也被退役或下放偏远就职,皇道派势力至此一蹶不振,昭和维新成为危
险政治挑战问题。
  内田良平主导之黑龙会,本是主张北进征俄而成立,战略立场同于皇道派。内田良平
于一九三三年七月曾牵连大日本生产党密谋右翼政变未遂之神兵队事件,又参与创建昭和
神圣会,倡导昭和维新,政治立场更近于皇道派。因而二二六事件后,昭和神圣会停止运
作,黑龙会也遭打压;内田良平数遭警方传讯拷问,一九三七年七月郁闷而亡。
  日本开国以来至今历经三次外引剧变,首次于七世纪大化改新仿效中国唐朝而由倭邦
成为日本,其次于十九世纪明治维新学习欧西殖民帝国主义而假天皇神权建立大日本帝国
,此次于二十世纪于美国麦帅主导改造下基于自由民主而安立日本国。二战战祸及其后美
苏冷战,促成欧洲殖民帝国逐步瓦解。往昔泛亚主义曾为抵御欧美殖民帝国主义压迫而要
求团结解放亚洲,如今亚洲已于美苏霸权对立促成殖民地域解放下达成各殖民地纷纷走向
独立。战前醉心中日同盟救国理想之泛亚主义革命者北一辉,青年自同盟会至辛亥起义参
与中国革命,中年于五四运动后返国鼓吹策动日本革命,而于二二六事件后遭害判刑处决
,虽其激进右翼之超国家皇道主义理念不足取法,然其意欲改造日本之多项社会主义政治
理想─皇室财产国有化、废除贵族、消弭财阀、民权自由、男女平等、普通选举、土地改
革、保障劳动权益、…等自由民主诉求─却缘美国占领日本而由麦帅主导实现。北一辉亡
后有知,或应出乎意料惊讶而欣喜变局。
  一九四六年十月,北一辉遗孀写信寄给国府蒋中正亲信张群,告知北一辉死讯,及其
受托同盟会元老谭人凤之孙作为养子北大辉亦亡。希望张群作为北一辉昔日同盟会革命好
友,能够让她携带两人骨灰归葬中国,以传达北一辉深恋中国对于中日关系之最终期盼与
遗志:
大辉原本是从谭家过继到我北家的养子。外子的为人行事,钧座想必相当熟悉,
他从不为个人及家务烦心,一心所念就是中日两国之大计。对大辉的期盼自始也
是希望他长成后能还原成中国人,能继承谭老及外子的遗志,为中日两国也为整
个东亚奋斗。
张群接济北一辉遗孀,并于其殁后安排致赠主祭花圈。北一辉作为死刑犯,日本战前法律
其墓不许立碑。战后一九五八年,北一辉迁葬东京目黑不动尊寺,张群为其墓题字立碑。
  蒋中正抗日胜利后,随在一九四九年国共内战失败退往台湾,继续主持反共政局,坚
持实践孙文三民主义理想,于一九七五年逝于台北。二十世纪后叶,日本民间感怀过逝蒋
公恩德,横滨皇大神宫置立蒋公颂德碑,千叶树立以德报怨之碑,箱根雕刻の森美术馆设
立中正堂,爱知建立中正神社供奉蒋中正,其〈中正神社由绪〉如是记载:
蒋公于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当日,宣示“以德报怨,此乃中华民族传统”而采取“
反对日本分割占领、放弃赔偿金要求、维持天皇制、两百万军民即刻归国之处置”
。兹此结果,乃有今日日本。回顾对于战败国,如此宽大处置之国主从未有过,是
而“应当礼报大恩”,于此建立一社,永代致献感谢之诚,“以德报怨”作为世界
和平之原则,赞颂不已蒋公之德,以是崇敬其威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