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大家都在讲青鸟怎样,其实,就是黄国昌,或者说反黄国昌的问题。(政黑点)
这是一种“品牌价值”的观念。
就跟日旅板有人在问怎么预约东京新的名店,Ramen Break Beats。
这家店的店长下周要来台湾,好像什么拉面祭之类的,
就有人说“你在台湾吃就好了,这样去日本时可以吃别的店”。
这种话对于在意拉面味道的人来说简直是大逆不道。
又不是中央厨房调理包,台湾怎么可能煮出跟日本当地一样的味道?
别的不说,熬鸡汤的天草大王地鸡是要冷冻专案进口还是熬好高汤搭飞机过来?
然后煮面的水质跟日本的水一样吗?叉烧用的是一样的猪肉吗?(是的话也得专案检疫进口)
同样是Ramen Break Beats,别说都在日本的分店口味有差了,同一家店每天都不一样。
我昨天刚好去吃,下大雨冷到只有十几度气温,师傅就多加了一点浮在汤上面的鸡油。
![]()
喝起来比平常更暖洋洋的,让被大雨淋到发寒的身体,从胃袋开始暖了起来。
搬来台湾,怎么可能做出一样的味道?
但,其实大部分的人是分不出味道的。
他们是吃品牌,是吃情报,是吃资讯。
不是用自己的舌头去品味,而是用网络用手机去品味。
二十年前的经典漫画,拉面王,就讲到这件事了。
![]()
对这些人而言,Ramen Break Beats来台湾拉面祭,吃过台湾的就等于吃过日本的了。
他们吃的是品牌,吃的是资讯,至于味道差异?那很重要吗?你是神之舌吗?无聊。
同样的,青鸟活动也是一样。
现场十万人不可能每个人都说得出诉求,背得出法条,但他们知道要骂黄国昌。
“反对黄国昌”就是这个品牌,就是这个资讯。
所以有了“葱师表”等,从品牌来批评的东西,这样就能凝聚人气。
那为什么这几天人变少了?因为骂黄国昌的力道变小了。
黄国昌在这一个月,相对之前来说低调很多,国民党打黄国昌的力道也增强很多。
看到国民党打黄国昌,新北市长民调做出来黄国昌低到笑死人,青鸟们就消了气。
消了气,当然就不用特别出门骂黄国昌。
看看五月跟六月的青鸟差在哪。
就是差在有没有特别拿黄国昌出来骂。
就是这么简单的认同问题而已。
讲法条讲宪法,不见得每个人都有感。
讲到正义的北极星,每个人都跳出来了。
台湾不能没有黄国昌,就像比萨一定要放凤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