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前国小国语和国高中国文老师就说了
一堆抖音小红书支语使徒和洨草 (现在是小葱?) 一直认为这个是可以反绿的沾沾自喜
不需要管方的观点
1. 因为台湾人崇欧美日韩,所以欧美日的不需要管
(欧巴,放题…)
2. 用语没那么重要,能懂就好
3. 都是因为反中才要带这个风向
4. 为了反统一才要对语文下手
关于这些点,感觉就是一群cynic
1. 英文日文韩文,转成中文谐音,他依旧是外来语,不会直接对你语言和文化整个取代,
他本身语言的发音依然是保留的,你就算用了,他的根本还是他原本的语言,还是外来语
地方惯用语上,关东和关西一些地方称呼和习惯用词不同;英文在英国美国澳洲和加拿大对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称呼 (保有地方特色:如某种面包和巧克力饼,在这四个地方不同) ,
算是保有了不同的地区语言文化特色,但基本上自成一格不会被取代,这个特性你可以直接
从这个角度得知他大概是哪里来的
2. 中文的特性会直接做取代,其实不只惯用语,常用发音也是
‘角’色 : ㄐㄩㄝˊ
(你不要跟我说70年代的国语字典说这是正确发音,我就问上课谁这么讲?看抖音小红书的
杂草?)
‘说’服:ㄕㄨㄛ
啤酒‘酵’母: ㄐㄧㄠˋ
还有很多很多台湾地方特色的中文正在被同化
用语更不用说
‘视频’取代影片这算小
‘质量’和‘土豆’这类用语正以飞快的速度取代
‘质量’应该是教理/化类最不能接受的… F=ma???
3. 语言文化和反对意识无关,日本关东和关西用语会独立存在不会取代,他们依然都是日
文;英语在美国和英国惯用语和口音也会独立存在,作为自我特色,不会互相取代,作为中
文,中国的,新马的,香港的,台湾的,应当也要保留自我特色而不是完全消失特性
4. 这点不得不切入到政治观点讨论
大学历史课有一学门‘文化史’和‘社会史’
如果你去上完整学期后,你会得到一个相同的结论,世界各地的统一结构,都是这样的
文化统一
↓
经济统一
↓
政治统一
这点在历史上还真的没有例外
虽然在语言上,保有自我特色才是主要的目的,但对于两岸关系来说,多少会让人联想到反
共统一
谁提的?不就当初国民党的两蒋?
非战统一就是用上面的方式自然达成,你只要让人们熟悉生活的一环,让人民自认为自己是
一伙的就可以了,不费一兵一卒
但我看一些YT的访问
第一步中共透过抖音和小红书等,在年轻世代几乎快要达成了
↘中国用语没什么不好
↘中国共产党治理不错
↘统一好像没差
↘都是说中文统一应该理所当然
以上的访问内容,在今年总统大选海外观选团的来宾来看,颇为震惊
真的是放狼到家门口了,还完全没有自觉
你说的语言,对外国人来说
要跟中国的中文是完全没有区别的吗?
还是你一心一意觉得被外国人,听到你的中文就说你是大陆来的没差?
我个人是不希望啦
国际上有反中的策略确实没错,近年在野一直带一个‘缝中必反’的风向给年轻世代,好像
是执政者在制造斗争,给他们对中国甚至中国共产党有好的幻想,故让年轻世代直接对反中
的人攻击是他们的策略,一出生就养尊处优到年轻世代,根本不知道那个没有言论自由、出
国要提前好几个月审查、上国中后要理成监狱囚犯的头发的那个年代是什么世界,更别说对
岸中共是什么样的存在
中共的管理邪恶在:
1. 疫情时,区域封锁,直接把你家门焊死不给你出来
2. 疫情你要被抓去方舱医院隔离,你家里还有猫狗所以你拒绝,防疫人员直接把你的猫狗
抓出来,当你的面活活打死
3. 发生震灾,消防员要救你,但上面急着要结案交差,不管下面还有没有生还者,直接拆
除土壤回填
我真的不知道这世代的洨草怎么会觉得对岸统一没差
扯远了,总之保持语言特性是需要的
即便对岸不是共产党治理的中国
还是应该保留有自我语言文化特色
你会觉得都是一些反中的绿营人士才会在那边全禁中国用语说那不好吧?
不是喔
一堆教国文的蓝营支持者老师
最头痛把一堆中国用语和发音写在作文里
最后某一些用语也会被支持者拿来炒说你怎么也在用中国用语?
基本上在我们的中文圈没有的新词汇,拿来用就是任其发展
也就是你在字典里找不到
那就当成一般流行用语使用了
网红、内卷………
(用在非正式口语)
反正年轻小葱在这里争论教育界是没差啦
国文老师目前看到你考卷作业给我这样写,你觉得没差我就打叉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