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Chenglap - 对抗网红滋事的方法,就是别

楼主: shirman (幼稚小鬼)   2024-01-29 21:00:37
※ 来源为FB/推特,则文章标题须为来源名称。(ex:人名、粉丝团名…etc ) ※
Chenglap 文章笔记
1.转录网址︰
※ 请附上有效原文连结或短网址 ※
https://ppt.cc/fAaQyx
2.转录来源︰
※ 推特/FB 须为 FB人物名称、FB粉丝团名称 ※
※ 转录社论请附上完整标题 ※
[社会观测#136] 对抗网红滋事的方法,就是别提他们
3.转录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删减 ※
  网红到处生事吸流量这种事情,并不是台湾特有的现象。大家记不记得日本那个寿司
郎污染碟子的事件?
  那就是他们在日本的同类,其实你看日本的讨论与作品,网红到处走进别人的店子滋
事并直播这种事情,早已经是家常便饭。美国欧洲也没有比较好,更不要说香港或大陆,
这是一种全球现象。
  只是我们之前可能习惯了用“抖音”去标签这种行为,觉得这是抖音的副作用,但
平心而论这跟抖音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而是在大家开始能用网络轻易直播影片,甚至早在
网络电台或网媒兴起的时代,就已经是这样。
  早在十年前,香港开始流行初期的课金网络电台与网络节目时,初期那些节目还是正
正经经的做政评或者知识兴趣分享之类,只是他们发现流量提不上去。当然这也跟节目本
身的质素不高,平台的技术落后,或者是目标市场太狭窄(香港人口就那么多)有关系。但
偶然的机会下,他们在节目中引起了风波,发现流量会大增,就学会了一件事:公众们就
是喜欢看热闹,看人争执,看大家七情上脸真心生气的样子,便开始食髓知味,主动去滋
事,甚至为了滋事诽谤,仗着香港法律告诽谤罪需要很大财力,到处攻击看起来没闲钱
去告他们的人。
  事实上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每次这样做都可以吸流量,流量没分好与坏,批评的流
量也是流量。结果一堆精神病,滋事者,甚至是非礼犯,都变成了香港网民热爱的网络
红人,比起知识,大家更爱看的是对骂,吵架与打架。大家爱看的是情绪,就像神话故
事里的恶魔一样以激烈的情绪为食物。
  你可能会疑惑,这样自招恶名好吗?至少在香港,有一个很简单的解,那就是让所
有人都恶名昭彰就可以了,只要到处互泼污水,泼到所有人都有恶名,就算什么都没做也
可以无中生有甚至把没说过的言论硬说对方说过。反正大家都不会深究真伪,资讯那么
多,不去求证张冠李戴根本是常态,当不闹事的人一样是被骂或被当成闹事的时候,那
闹事又有什么损失呢?
  看到这场景其实台湾应该很熟悉了,那就是台湾政治的乌贼战,应用在平民身上而
已。所以台湾去到近期才成为一个议题,已经算迟。外面一早是这样的天下,这跟抖音
没有直接关系,youtube,任何直播平台,都会这样,或者抖音不语是一个技术上更适
合这样做的平台。
  甚至这跟网络也没有关系,早在电视报纸的时代,就有专门滋扰艺人拍下丑态的狗
仔队的小报,以及八卦离志,电视上也有节目。以前的电视上不也是一堆真人秀,专门
拍那些人的争执之类的东西?当然也有像职业摔角这种刻意演给你看的。也就是说人类
自古以来就喜欢看滋事,看热闹。
  网络时代只是降低了门槛,在以前,你闹事还得要有人报导,有传媒你才可以红,
但现在在影音平台上,任何人都可以当那个传媒。你只需要有一部手机,网络接驳,以
及敢去做骇人听闻惹人恻目的事情的想法,或者到处惹事生非攻击他人的脸皮,你就可
以红,如果能够得到收入,那真的是何乐而不为?
  我们所活的世代是这样的,如果我告诉你,有一场拳赛,被邀请去台的拳手能拿到
天文数字的契约金,你会觉得那个拳手是什么人?苦练一辈子的运动员?不是,是一
个收到合约才开始练几个月的网红。这不是比喻或夸张,你查一下新闻,真的是这样
。滋事本身就能带来利益,这是客观现实,大家就是爱看,爱谈,包括现在我这篇文章
也是在谈他们。
  所以有人常问我为何我很少甚至几乎不指名导姓批评网络上的人,答案很简单,
因为我不想带流量给他们,既然我不想鼓励他们的行为,最好的做法就是连提都不
会提他们的名字。流量无分赞赏与批评。流量会带来利益,遗忘与无视是流量的敌人
,因此,如果我们不想这些行为越来越多,我们就最好不要成为这些行为的观众,也
告诉亲朋,看了就算,不要成为观众,不要带流量给他们,骂都省下来。如果这些行
为无法带来流量,才会釜底取薪,那么他们也不会想要去做,抱薪救火大力开名批评他们
,那只是在火上加油,反而令他们越来越过火。
  我不否认有时这些事情是很有趣,我自己看到这些东西都会有兴趣,这是人之常情,
可是我们应该鼓励的人,不该是这些四出闹事有钱了就想出名的公子哥儿,纮绔子弟
,如果真的想看戏剧性的东西,我宁可看真的电影,真的戏剧,或者是创作者制作的东西
。可能大家不爱看这些虚构的作品,喜欢看真的,但刻意滋事生出来的风波,难道又不是
人工的戏剧?
  所以看了就好,请不要忘了那句 Don't make stupid people famous,我们说多了
,但做的时候总会忘掉,但没关系,现在记起来就好。
4.附注、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备注 ※
最近网红一脚踏入政治圈,赚负面流量赚的风生水起
也确实引起公愤,结果公愤没让他们知错,反而让他们更加得意
甚至把彼此当作跟公愤对干的英雄,什么不畏绿共打压等等言论都是出于这类心态
毕竟你们又不能穿越萤幕去怒喷他们一顿、或呛爆他们贫弱的逻辑
这样就如同被关在栅栏里的老虎,任凭动物园里的屁孩调戏
所以到最后,我们还是只能回到chenglap大提到的最老派、也最有效的作风
不要看他,
没人看的小丑赚不了钱,你越去点他影片、在他影片底下留言,算法就越会推荐给你看
反之你越不看他,他就越没有流量
当然公关公司日新月异,手段也推陈出新
最明显的就是转贴来说多少多少流量的
第一流量可以假造,
第二如果流量真的那么多,根本不用他们转贴,网站就会推荐你看了
所以到头来这些假流量数就是骗你点阅的噱头
还有一种就是假装成你同伴的黑粉
表面上义愤填膺,每天帮忙转贴他的仇恨言论,好像是要同声挞伐
实际上依然是帮他打广告
你越多推文骂,就越引起关注,越帮这些小丑带来流量
近期事件,就可以知道,在网络上谴责,终究是对脸皮厚的小丑没辄
不去看小丑耍宝,才是最正确的路
※ “Live”、“新闻”、“转录”、“旧闻”及 转录他方内容之文章
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