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蔡霞也转贴了“在路上”

楼主: optimist9266 (Optimist)   2024-01-05 13:47:07
[1;33m1.新闻网址︰
※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91738 ※
2.新闻来源︰上报[m
3.完整新闻标题
李濠仲专栏:当蔡霞也转贴了“在路上” [ms쫿￿osQ
4.完整新闻内容︰
李濠仲专栏:当蔡霞也转贴了“在路上”
https://i.imgur.com/C4FYnsS.jpg
政治竞选广告对(美国)选民投票行为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曾处于莫衷一是,或是认为当
过去的“竞选广告无效”论,主要基于总统竞选期间,选民受到的竞选广告轰炸,内容要不大肆宣传候选人才华出众和气宇非凡的一面,要不就是极尽所能贬抑对手的道德,总的来说,很难让人看出“政治广告总量”和“选民投票行为”的关联性。但迄今无论哪一竞选团队,仍然愿意投掷大量经费在竞选广告上,显然当中还是有值得花心思之处。
在戈登等人研究下(以美国2000年和2004年特定区域的总统竞选电视广告数据为采样),他们发现,若自整体竞选广告中,进一步细究“正面诉求”和“负面诉求”的效果,确实会有所不同。据其团队分析,结论之一为“当候选人的正面广告增加1%,选民投票率就会增加0.03%,如果候选人增加相同数量的负面广告,选民投票率就会下降0.007%”,换句话说,“正面广告具有更大、更显著的投票刺激作用”,因此,若希望愈多人出来投票,以此巩固民主,当然就愈会倾向制作“正面诉求”广告。
近期民进党推出的“《在路上》#交棒篇”总统竞选CF,着眼点应该就在此,这支广告确实得到了不少讨论,至于催票效果,则犹待数日后验证。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倒是另外从前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霞转贴这支广告,观察到“在路上”对中国的潜在刺激。
蔡霞因为批评习近平,遭中共中央党校开除党籍,连带取消她的退休俸为惩罚。日前“在路上”广告上架后,她随即在个人社群平台X分享,同时贴文:“相信大选赖萧组合一定获胜!台湾是自由民主国家,是华人世界的榜样!”首先,这则广告虽然支字不带攻击,却又不折不扣传递了该党的政治诉求,尤其台湾总统能和平“交棒”,也直接对照了中国当今领导者对个人永久执政的执念。说这则广告尤其触动反习的蔡霞,并不为过,她的贴文,某种程度似也呼应了“正面广告具投票刺激效果”的研究,尽管她无论在台湾、在中国都没有投票权。
其次,蔡霞贴文底下留言,一如她对中共(习近平)的批判,总是得到中国网民两极交锋,这回也不例外。且有为数不少中国网民刻意将这支广告转贴到微博(中国人普遍使用的社群媒体),多数目的,自然是将它做为嘲讽、恶评民进党的素材。
一支台湾总统竞选广告,它的“对话和字幕本身的性质就是政治宣传片”,只是,除非刻意扭曲,否则以常人角度,不会看不懂广告主打纯为台湾民主、自由和关于领导者“交棒”的积极面。中国网民将这支广告贴到微博,并加以羞辱,可以理解背后长期反民进党的党国教育情绪,但无论如何,广告中每一环节的民主国家意象,也都恰恰投射了中国政治、社会当下极度匮乏的一面。它没有一句反中、反共,却引起中国网民接龙辱骂,不过,不久后,这支饱受微博网民批判的竞选广告,竟遭到微博删除,连骂都不给中国网民骂了(中国媒体则持续采以负面报导)。
回到戈登对“正面竞选广告有刺激投票效果”的分析,反映了人们更喜欢体验正面情绪而不是负面情绪的一面,就过往投票逻辑上来说,选民的确也更有可能投票给那些让他们感受到正面情绪的领导人,而不是经常散布消极情绪的一方。“人同此心”,短期表征是中国网民台面上很不屑“在路上”这支广告,但以微博随后的“禁评”,难道不是为了避免有中国网民因此“也想要体验台湾选举的正面情绪”,更不可控的是,一旦触动中国人民起而质问“习近平究竟什么时候要交棒”,这个国家将会如何?
中国社群媒体“不给人民骂”,当然不是“不准骂”,很简单的道理,就是他们应该很清楚,中国内部从来不会只有一个“蔡霞”,于是令其担心的,就是这样的台湾总统竞选广告持续留在中国社群平台,大家一边骂的同时,实际上是否正在刺激出其他“潜在的蔡霞”?[m
5.附注、心得、想法︰
搞了三天了,看起来就是柯粉跟维尼最生气,
妈宝柯对小英根本就是有恋母情节的病娇,
一下怨恨、一下又要蹭,搞得底下柯粉也很
错乱。
发现蓝白粉好像阅读能力有问题,帮你们补
一下资料:
蔡霞,女,生于江苏常州,中共中央党校党建
教研部教授,在党校任职近40年,研究方向是
意识形态和民主政治、执政党建设。马克思主
义者,支持中国共产党实行党内民主,被视为
党校的自由派学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