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星期专论》台湾的宪法与美国的“一个中

楼主: geordie (Geordie)   2023-12-31 09:57:41
※ 来源为FB/推特,则文章标题须为来源名称。(ex:人名、粉丝团名…etc ) ※
1.转录网址︰
※ 请附上有效原文连结或短网址 ※
https://bit.ly/3S4JzUA
2.转录来源︰
※ 推特/FB 须为 FB人物名称、FB粉丝团名称 ※
※ 转录社论请附上完整标题 ※
自由
3.转录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删减 ※
星期专论》台湾的宪法与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
耶诞快乐,新年快乐!上周一是耶诞节, 当然,十二月廿五日在台湾也被称为“行宪纪念
日”,纪念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廿五日实施的《中华民国宪法》。
尽管南京的国民政府流亡到国民党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占领的台北,台海两岸的政治联系在一
九四九年已经不复存在,
但一九四七年的《中华民国宪法》仍然为台湾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九九○年后陆续通过的十二条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使台湾成为亚洲最民主的国家,便
是一项最重要的遗产。
二○○七年,已故的李登辉总统在最后一次和我私下谈话时,向我强调中华民国做为中国大
陆的旧“中华民国”,及其宪法的“正统的继承国家”的正当性。
台湾修宪后 政治独立于中国
李前总统认为,这项法律观点至关重要。
一九九○年到二○○○年间,李前总统以他非凡的治国才能,对中华民国宪法进行全面翻修

在那些年里,他完成了一系列复杂且循序渐进的宪法增修条文,将中华民国的“固有疆域”
重新调整为“自由地区”,
全体人民享有充分的代议制民主;在这些增修条文中,
台湾“自由地区”的人民有别于其他所有司法管辖区的人口。
根据宪法增修条文,台湾(包括澎湖和其他外岛)在政治上独立于中国。
卅多年来,中华民国的公开立场一直是“中国是一个中性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名词”,
在“中国”一词的内在脉络下,同时存在“两个主权独立、互不隶属的国家”。
美英不承认中对台拥有主权
一九六一年,新任美国总统甘迺迪(John F. Kennedy)在与英国首相麦米伦(Harold M
acmillan)的首次会晤中,曾经针对中国和“福尔摩沙”的地位问题进行会商。
甘迺迪坚决主张,将共产主义中国排除在联合国之外。
当时,麦米伦领导下的英国承认北京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但由于一九五一年的《对日和平条约》宣示,福尔摩沙的地位尚未获得解决,英国也认为福
尔摩沙的地位处于未定状态。
麦米伦无意承认“中国”对福尔摩沙的主权要求。(尽管英国在一九七二年与北京建立全面
外交关系,但直到今天,英国仍然不承认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
为了与甘迺迪联手解决这个问题,麦米伦寻求在联合国提出一项“继承国家”决议案的可能
性,
亦即主张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北的中华民国流亡政府,都是一九四九年垮台的“中华
民国”的合法“继承国家”。
麦米伦若有所思地对甘迺迪说,“有两个国家,彼此都声称控制另一个国家”,
但实际上,这两个国家都没有控制对方。
美国建议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一项决议案,“仅声明这两个国家都继承中国的权利,自然有权
成为联合国会员。”对甘迺迪来说,这项方案的好处是确保北京不会寻求加入联合国。
对麦米伦而言,则是英国可以声称支持北京加入联合国。
但英国认为,问题在于“除非福尔摩沙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且对中国大陆没有任何权利
要求”,否则恐将窒碍难行。
甘迺迪的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Adlai Stevens)建议,美国可以“明确表示支持台湾做
为一个主权国家,有权在联合国拥有席位,北平的问题就让其他人去操心了。”
遗憾的是,按照蒋介石委员长的指示,台北的旧中华民国政府绝对不会接受这种“两个中国
”提案。
值得注意的是,过了六十二年后,台湾做为一个独立国家的议题,仍然是美国外交官矛盾地
称之为“我们的一个中国政策”的核心。
例如,好几家美国媒体上周披露,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十一月十五日在亚
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旧金山峰会场边举行高峰会,会中的气氛并不如我们原先以为的那
么轻松。峰会结束后,拜登重申美国长期以来的一贯政策。他说,“我们维持‘一个中国’
政策的共识”,他还进一步重申,“我不会改变这一点。这一点不会变。”
我们现在知道,拜登总统是在回应习主席在会谈中的说法:“中国倾向以和平而非武力方式
来取得台湾。”参与会议的官员透露,习近平还说,“认为他准备在二○二五年或二○二七
年攻台的美国军事领袖…是错的,因为他并没有设定时间表。”不过,几乎没有人因此松了
一口气。
我无意告诉拜登总统美国的对台政策是什么。毕竟,制定外交政策是他身为总统的权力。可
是,在过去三年中,美国国务院反复在出版品和国会证词中,向新闻界解释说,美国长期以
来的对台政策,源于卡特总统的《台湾关系法》、雷根总统的“六项保证”、尼克森总统的
《上海公报》及其修正案。
解读美国的“一中”内涵
因此,我将从字面上理解国务院的立场;我逐字逐句地从那些文件中摘录以下几点。而且,
基于台湾的宪法正当性,请容许我就拜登总统所说的“我们的‘一个中国政策’”做出以下
解释:
(一)美国决定在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持续基于台湾的
前途将以和平方式决定这一期望;
(二)美国在台湾主权问题上的立场从未改变,这是美国自一九五一年旧金山《对日和平条
约》以来一直坚守的立场,即台湾的地位未定;
(三)在这方面,我知道尼克森总统曾在一九七二年二月廿二日向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表
示:“如果我能控制我们的官僚机构,就不会再有关于台湾地位未定的声明…”不过,我还
是要提醒国务院,尼克森总统最后一次“控制官僚机构”,已经是四十九年前的往事,恰恰
相反,我们或许可以认定,尼克森的继任者从未认为自己受到尼克森与中国秘密交易的约束

(四)在过去的四十五年里,美国的政策一直都很明确:任何企图以非和平方式来决定台湾
的前途之举,将被视为对西太平洋地区和平及安定的威胁,而为美国所严重关切;
(五)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但也将“与台湾保持文化、商
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国首任驻中国大使伍考克(Leonard Woodcock)告诉中国国务院
副总理邓小平,美国副国务卿克里斯多福(Warren Christopher)一九七九年二月五日也在
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公开听证会上表示,“‘其他关系’的一部分,是我们继续向台湾
出售防御性武器的能力,这是安全的重要面向之一。”
美续军售 抵抗武力胁迫台湾
(六)美国维持,而且将继续维持,抵抗任何诉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胁迫手段,包括禁运
、封锁和抵制,而危及台湾人民安全的能力;
(七)美国“认知到”(acknowledges)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
部分”的立场,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已无数次重申,“我们对台湾的地位不持任何立场。
我们既不接受也不反对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主张;”
(八)然而,《台湾关系法》规定,“当美国法律中提及外国、外国政府或类似实体、或与
之有关之时,这些字样应包括台湾在内,而且这些法律应对台湾适用”;
(九)最后,“台湾”一词包括“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以前美国承认为中华民国的台湾治理
当局,以及任何接替的治理当局。”
因此,让我们为“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以前美国承认为‘中华民国’的台湾治理当局”、“
任何接替的治理当局”,以及这些治理当局未来可能产生的宪法及其所有增修条文,致上新
年的祝福。
(作者谭慎格为美国退休外交官,曾分别在台北和北京任职,现任美国国际评估暨战略中心
“未来亚洲计画”主任。国际新闻中心陈泓达译)
4.附注、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备注 ※
※ “Live”、“新闻”、“转录”、“旧闻”及 转录他方内容之文章
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
前外交官爆料时间,老李修宪的目的就是跟中共是两个主权独立、互不隶属的国家。
国民党却想拉回修改前的旧制宪法的框架,企图模糊掉修改后的体制,真的是其心可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