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联考时期国编版教科书中、历偏意识型态

楼主: william2001 (人间似水泊)   2023-12-12 18:22:21
现在年轻的学生没有读过国编版的教科书,
除了与科学有关的数学、英文、理化、生物等以外的
中文、历史、公民等等与人文相关的这几科,
就我个人读过的经验是能够学得到的东西很少,
比较偏向于意识型态的灌输,
当然啦!社会有各式各样的人,各种成长环境以及先天被家庭型塑的
价值观,所以中央政府想要至少达到某种程度以上的
休戚与共的目的,以免在外敌入侵时无法团结一致对外。
所以某种程度意识型态的控制我觉得是必须的。
但是控制归控制,教科书的内容应该要罗列详实,
可惜国、高中六年过去,
这几科的内容并不让我感到满意,
因为讨论串是讨论历史,所以就集中在这一科上面。
我大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先不管内容是不是胜利者所编篡这老话题,
就算全是真的好了,
光是24史有多厚大家上网看就晓得有书商专门卖这种大部头的书,
厚到一般人可能花10年的时间都不一定读得完。
厚切牛排你还吃得完哩!
这么多的资料却要像浓缩柳橙汁那样子编入薄薄几本的教科书,
每本的内容都是蜻蜓点水式的介绍而已,
根本无法深入地学习,更遑论因为得把很多内容留给中华5千年,
还有西洋史,
不可能仔细让台湾过去的历史分得到多少的篇幅,
差不多是讲刘铭传沈葆桢建设台湾后,日本就打过来,
变成日据时期,再来就是中国国民党撤退到台湾,
内容非常地少,
为什么在有限的篇幅里选取这些内容而不是别的,
如我不记得有仔细分析过三大民乱还有什么留公圳、嘉南大圳等等
清朝时期的基础建设,
为什么不是别的对我来说还是未解之谜,
只能够说和政权巩固的意识型态灌的资料才会被选上。
所以大家学得都是“断断续续”的东西,无法建构一个史观。
考高分纯脆只是记性好,愿意背,对这些内容还算感兴趣,
不见得因为这些高分,将来出社会的发展一定会高于这科分数低的同学。
与其学这么多简略的,但时间跨度高达数千年还包括日本、西洋,
我的意见是:还不如拿某一朝的断代史,让学生从国一读到高三还比较实际。
其实最棒的就是中国现代史,以及一些同时期的日本、西洋史,
因为离我们的时光距离最近,而且是曾祖父、高祖父辈左右的事情,
大家会比较有亲近感,也才愿意花心思在上面,
此外,也可以把1949年之后中国大陆的国情编进去,
好让大家深刻地理解中国的政经局势,
以及台湾、中国两岸之间的互动,
然后从国一学到高三,
六年的光景才有办法稍微学到比较详实的内容。
而不是像以前把一大堆西洋的、中国5千年全部要让学生在3年内就学完,
之后高中的那3年文组所学得又只是国中版本的较详细版而已。
这种编选方式能够学得到什么,我至今还是一头雾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