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108课纲大删经典古文 北一女教师轰“无耻”爆红

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23-12-07 23:26:11
https://j1952j.pixnet.net/blog/post/7060093
从唐朝的试律开始,一直到明、清的八股文考试,谈起作文,中国人就讲究“起承转合”

但是什么是起承转合?尤其什么是承,什么是转?到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能说清
楚了。起承转合原来使用在八股文中的主体“四比八股”中,也就是说,第一比“起比”
,就是起;第二比“中比”,则是承;第三比“后比”是转;最后第四比“束比”是合。
每一比有两股,四比即有八股。股大约等于现在的段。根据明朝探花王鏊的〈学而不思则
罔〉可以知道,起比是将破题的意思抄一遍;中比则是举例论证法;后比对照起比,是正
面论证法的引申;束比对照中比,也是正面论证法的引申。这四比如果跟现代美式作文相
比,不过是美式作文发展段的一些技巧而已,单凭八股区区几句如何充分论证一个主题?
而且八股文尚包括“破题”、“承题”、“起讲”、“结语”,这些繁复的写法有必要吗
?从八股文的结构来看,“起承转合”只是文章的一部分而已。如今把它当作泛指文章的
作法,岂不以偏盖全?
清朝末年废除科举考试,逐渐引入欧美的文学观念,中国人开始脱离起承转合的
作文方式,尤其不再受四书五经的思想束缚,可是起承转合的阴影仍然残存在一般人心中

起承转合最大的问题是思想混乱,例如一般认为顾炎武的〈廉耻〉是好文章,可
是细读后会发现,题目虽然是〈廉耻〉,通篇却几乎都在谈无耻,廉的部分很少。文章内
容既然限定在“廉耻”内,若只谈无耻,就是犯了相关性 (Unity)原则的错误。美式作文
认为文章主题的功用是统一整篇文章,接下来的发展段都必须听从主题的指挥,不能独自
行动,这叫相关性 (Unity)。
近来基测作文考试公布的满分作品,可以看出学生写的文章几乎都无法用起承转
合来解释,反倒符合美式作文要求的三大段原则,即用介绍段、发展段和结论段来写作。
介绍段是用来介绍文章的主题(thesis statement),所谓文章主题,即作者主要
想说什么。一般来说,题目的范围较广,介绍段须在这个范围内决定自己的主题,例如题
目是:《夏天最棒的享受》,主题可以写吃冰、吹冷气、去游泳等。美式作文认为主题选
一个就够了,不要选了吃冰,又选去游泳。中国学生的困扰是,往往分不出“夏天最棒的
享受”与“吃冰是我夏天最棒的享受”的不同,前者是题目,后者才是文章主题。
发展段是文章的正文(body),用来说明主题的各个方面,发展段的每一段都必须
服从主题,不能独自行动,这就是上述的相关性 (Unity)原则。发展段一般要写三段以上
。说理清楚的论文,发展段有上百段不足为奇。八股文受形式的限制,无法做到这一点。
再看〈廉耻〉一文,第二段谈耻或无耻,第三段谈“弃礼义,捐廉耻”,这篇文章的主题
是“廉耻”,为何其他段落却谈及“礼义”?由此可知,又犯了相关性 (Unity)原则的错
误。
结论段即结尾,结束说明主题,一段即可完成。〈廉耻〉一文最后一段谈的是,
士大夫以“鲜卑语及弹琵琶”教儿子是无耻,这种举例应该在发展段好好申论,怎能做结
论?不管怎样,学外国语和音乐都跟“廉”无关。问题来了,文章主题是廉耻,结尾怎么
可以独独谈耻?这又严重的违反了文章立意原则,即不把主题当一回事,我行我素,头、
身、尾分家。
以上是以最受遵从的起承转合的美文〈廉耻〉为例,用美式作文剖析,即可知道
中国文章的缺点。
美式作文的特点是逻辑清晰、每段的功能合理,可以说是现代写作的标准模式。
欲与世界接轨,想要符合国际潮流,就别再管什么中国古代的起承转合了,只要直接了解
美式作文就够了。
──黄哲真 2010/1/14
廉耻 顾炎武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
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
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
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
,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
鸣不已于风雨,彼众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
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
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
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吾愧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