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蓝白都可以接受的民调办法

楼主: SincereBob (诚实老包)   2023-10-17 23:54:09
现在问题的症结就是蓝认为白的民调只是虚胖,用手机调查尤其会凸显这点。
白的则认为开放式初选有利于组织盘较强的蓝营动员,还有绿色选民灌票问题。
老包提出一个可能可以缓解双方疑虑的解方,就是借镜美国民调长年的一种作法:
“针对投票意愿比较强的族群作民调,采全市话”。
美国的选制是符合资格的选民在投票前先到当地选务机关登记自己是哪党选民。
你必须是公民、年满18岁,可以选自己是共和或民主党。
只有做完选民登记,你才有投票资格,而不是像台湾一样是成年公民就自动有投票权。
有的美国民调机构在做调查时,会先问“你支持谁?”,这时的支持度是不精准的。
理由就是如同上面说的,可能掺杂了尚未办理选民登记甚至还没有公民权的人。
所以民调机构会接着问“你办理选民登记了吗?”、“你是哪党支持者?”,
然后再问一次“你支持谁?”,这样就可以算出真的可以投票的族群的支持分布。
有的民调机构则加问“你会去投票吗?”,分成一定会、可能会、不太会、一定不会。
只算入已办理选民登记的前两者,这时才是最接近真实投票状况的民调结果。
譬如最近做的拜登vs川普民调,呈现出拜登在第一阶段些微领先,最后阶段被川普反超。
因为拜登的新移民票(尚未选民登记)和年轻票(投票意愿低)比较多,川普则是较多铁票。
这份调查也显示出登记为共和党的选民高度集中支持川普。
美国的例子应用到台湾,当然我国没有选民登记的制度,但可以加入投票意愿的调查。
这样调查的结果就会更贴近实际投票的状况。如果蓝担心白的空气票不可靠,
可以要求在民调中加入投票意愿的选项,只统计“可能投票”以上的结果。
白营则还有时间宣导自己的选民在民调进行时间接到电话,要回答“可能会”。
这种作法对双方来说都比较公平。
至于民调的方法,应该采取全市话。台湾的市话还有千万台左右,家户普及度高。
而且民调进行的方式不是谁第一个接听就谁回答,而是电脑随机分配。
譬如这一通要20-29岁、女性,如果这一家没有这样的人,就挂掉重打。
而手机调查,碍于成本考量,现在是发送短信,由受调查者自主回复。
考量中老年人的手机使用习惯、不少年轻人人手几支手机,调查误差会太高。
只要整合全市话+投票意愿调查,就可以得出比较公平且接近实际投票状况的结果。
我认为也不需要进行“排绿”程序,因为先问“排绿”的问题都可能造成引导选民。
绝大多数的选民也没有无聊到跟你玩反串。也不需要考虑“你最不可能投谁”,
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目的是预测弃保的走向,但这在蓝白谁当正的比较上没有意义。
我认为问题也应该尽量简单粗暴,就是“你会去投票吗?”、“侯柯个别对决赖”。
记得之前有份民调,没统计投票意愿之下,柯单挑赖的胜率高过侯单挑赖。
但这已经是几个月前,而且没有统计投票意愿,现在对侯不见得不利。
现在蓝的打法,很像2019年蔡对赖的打法,就是拖时间、落人围堵,选有利民调方式。
等到蓝有把握可以赢得民调,就会同意和柯辩论、比民调,但不会辩到三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