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小型核电站行不行 1/小型核电贵桑桑 核融

楼主: andy199113 (Andy)   2023-09-24 21:54:31
1.新闻网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7455621
2.新闻来源︰经济日报
3.完整新闻标题
小型核电站行不行 1/
小型核电贵桑桑 核融合“永远还要等30年”新型核电为何这样远?
4.完整新闻内容︰
2023/09/21 17:06:09
经济日报 记者孙嘉君/台北报导
https://uc.udn.com.tw/photo/2023/09/21/2/25365215.jpg
小型核能反应炉(SMR)乘载不少拥核派的干净能源梦,图为 Rolls-Royce公司展示
的SMR示意图。 美联社
2025年,台湾将进入非核家园,外界关注“小型核能反应炉”(SMR)有机会成为新一代
核能发电新星,真有这么好?
先前包括联电创办人曹兴诚、和硕董事长童子贤,以及台塑董事长林健男等产业界人士,
都曾表达对SMR的关注,准备参加总统大选的鸿海创办人郭台铭,更是抛出“一县市一小
型核电站”构想,近日有外媒报导,澳洲政府估计若要以SMR来替代所有退役的火力发电
厂,至少需要71座反应器、耗资3,870亿美元(近台币8兆元),费用极其高昂,真有机会
落脚发电?
先来了解SMR是什么?从字面看,它叫做“小型模组化反应炉”,容量上限为300MW(30万
瓩),约为核二、核三单一机组的三分之一,清大工程与系统科学系特聘教授叶宗洸表示
,SMR的安全性较传统核电厂高,若发生断电事故,透过空气对流便可让炉心冷却,不会
如福岛电厂事故,发生炉心熔毁进而引发氢爆现象,很适合用于区域性独立供电。
https://www.canva.com/design/DAFu-uQYen0/view?embed
各界对小型核电看法
资料来源:采访整理 孙嘉君/制表 连政玮/制图
前联电董事长 曹兴诚
2022/3
盖大核电厂很麻烦,可用小型核电厂为园区供电,不需要大的建筑,也不会引起居民的
安全顾虑
台塑董事长 林健男
2023/4
在安全无虞前提下,审慎评估让现有核电厂延役,同时参考国外发展新一代小型核能设施
的可行性,确保供电稳定
鸿海集团创办人 郭台铭
2023/5
“一县市一小型核电”,全台各县市都可评估合适地点设置小型核电厂,能分散电网,
发展安全稳定的电厂
和硕董事长 童子贤
2023/5
小型核能与核融合都不是今天的故事,是未来的梦,台湾需要储备人才,否则连基础
都没有
经济部次长暨台电代理董事长 曾文生
2023/6
小型核电厂在全球尚未商转,在台湾须考量地质条件、人口密度及安全距离,台湾电业
发展应保留开放讨论的机会
台电专业总管理师暨发言人 蔡志孟
2023/8
站在台电立场,不排除任何有可能性的发电设备,但选址及核废料处理问题需解决
发电成本太高?核废料难处理?
目前全球已用于发电的SMR共有两座,分别是俄罗斯自2021年开始运转的300MW机组,以及
中国大陆山东石岛湾去年已并网发电的200MW机组。此外,包括美国、英国、日本、韩国
等国家,也都在研发SMR技术,美国的奇异公司(GE)及新创Nuscale Power也订定目标,
盼2028年起推出成熟的商转产品。
前不久,澳洲气候变迁与能源部长鲍文(Chris Bowen)表示,如果澳洲要用SMR取代
约21GW(百万瓩)除役的燃煤火力发电厂,约要盖71座,花费估算是3,870亿澳币,
“把最昂贵的能源形式,放入发电系统当中,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上述数据来自2022~23年的澳洲发电成本报告。鲍文指出,依据报告,再生能源较便宜,
2030年时,SMR的预估发电成本为每kW(瓩)18,167澳币,太阳能为每kW 1,058澳币,
在岸风电为每kW 1,989澳币。
鲍文认为SMR兴建成本太高,叶宗洸则指出,该数据应是采足量的SMR单机作为计算基础,
并未考虑到SMR可以进行模组串接,即可大幅降低建置费用。
而在发电费用上,叶宗洸认为,澳洲应该是未考量商业化后的真实费用,“单纯考虑
单一机组运营费用乘上机组总数,费用自然会很高,目前有关SMR的发电成本估计准确度
,仍有待商榷。”
另外,先前也有论点指出SMR产生的核废料,会比传统核电机组多上2倍,甚至30倍,
叶宗洸则认为,此应是以制造商初始设计(pre-design)时所公布的数值来推算,就
最新资料来看,不同机型的SMR所产生核废量,从传统机组的0.3倍到1.1倍都有。
https://uc.udn.com.tw/photo/2023/09/21/2/25365241.jpg
国际热核融合实验反应炉(ITER)。 图/ITER
核融合发电理想美好 但现实骨感
事实上,不论是传统核电、小型模组化机组,都是采核分裂方式发电,近期也有人提出有
“人造太阳”之称的核融合发电,可谓人类终极的洁净能源,然而,核融合的技术门槛甚
高,常被戏称“永远还要30年”,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核融合领域中,最具指标性的是全球最大跨国合作案ITER,始于2007年,由美、日、中
、俄、韩、印度、欧盟发起,现有35国参与。
ITER前期的十多年皆在进行设备组装建置,投入成本已达220亿美元,预计2025年开始电
浆实验,2035年进一步开始进行全氘-氚融合实验,然而今年中传出可能延期风声,预算
也大量超支。ITER计画集结多国之力,耗费重金、历时多年仍未有实质结果,核融合研发
的困难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劳伦斯利佛摩(Lawrence Livermore)国家
实验室表示其核融合研究有重大突破,首度达到能量净增益,即输出能量多于输入能量,
今年8月更指称,其达到较前次更高的净能量增益,这是否代表核融合离成功不远了?
对此,叶宗洸点出两个问题:首先,该研究的核融合成功时间不到一秒钟,仅十的负五至
六次方秒,时间非常短暂;另外,该研究的核融合是由雷射所诱发,但产生雷射所消耗的
能量,未被纳入净能量增益计算,“若要说核融合已接近成功,现阶段可谓言之尚早”。
目前国内外还有不少新创公司积极投身核融合研发,例如美国新创Helion Energy运用氘
、氦-3进行核融合反应,获得OpenAI创办人奥特曼(Sam Altman)投资,并已和微软签
署购电协议,目标是2028年发电量要达到50MW(5万瓩)。
国内则有聚界洁能投入,专攻小型核融合装置,其团队并有旅美华人物理学家黄耀辉、前
国科会主委李罗权、前科技部长徐爵民等豪华阵容,预计最快于2027年推出桌上型核融合
系统。
5.附注、心得、想法︰
相信郭台铭提出的小型核电厂是跟国际趋势接轨的,
没有自产煤矿跟天然气的台湾小岛,上面布满了高科技和传产都是超耗能产业,
必然需要一个稳定且长期供电能源,希望郭台铭当上总统可以加速改善能源问题,
毕竟能源稳定才是先进国家的象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