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vikk33 (陈V)
2023-08-31 16:50:47※ 来源为FB/推特,则文章标题须为来源名称。(ex:人名、粉丝团名…etc ) ※
1.转录网址︰
※ 请附上有效原文连结或短网址 ※
http://pse.is/592wze
2.转录来源︰
※ 推特/FB 须为 FB人物名称、FB粉丝团名称 ※
※ 转录社论请附上完整标题 ※
voicettank
要不要脸的政治:从《山道猴子的一生》和抖音谈起
3.转录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删减 ※
《山道猴子的一生》爆红意谓著什么?
由创作者Eric Duan于七月在YouTube发表的《山道猴子的一生》上集,上线四天就冲破两
百万次点阅,下集也于八月中旬上线,截至八月下旬两部影片合计点阅次数已破一千万,
堪称近年来罕见的网络“影像事件”。
“山道猴子”是流传已久的名词,用来描述在类似台七线、北宜公路等山路的飙车族。《
山道猴子的一生》主角是一位身穿“莫忘初衷1989.6.4”T-shirt、在Farting Mart(显
然是Family Mart的谐拟)上班的打工仔。他月入37K,在学贷还没还清的情况下,透过贷
款改车成为重机族。
影片情节就环绕在主角打工、飙车、把妹、失恋、最后车祸身亡的短暂人生,六十分钟演
完的一生,于是“飙车”成了的人生的譬喻:加速、爆冲、撞击、毁灭。
有关《山道猴子的一生》现有的讨论大多针对主角的人生经历,如何引起特别是年轻族群
的共鸣。但本文无意针对情节多做讨论,而是把重点放在影片的技术配置和影片爆红的社
会文化与心理脉络。
《山道猴子的一生》的角色形象事实上和一般手机和网络用户使用的贴图没有太大差别,
而贴图的功能本质上是暧昧的。一方面我们使用贴图来传递简约甚至简化的讯息,以及表
达我们的情绪状态,但另一方面贴图也替代甚至遮掩使用者真实的意念和情绪,显示一种
不想多说、抗拒沟通的动机。
据说《山道猴子的一生》是用AI配音,不管是不是,影片中的角色对话和口白似乎都极为
单调,没有太多情感起伏,像是机器人在朗读台词,如同贴图传达的制式化讯息和情感。
影片为何爆红,它所召唤的认同模式,会不会就是这种制式化、去感性化、疏离的讯息和
情感表现模式?
抖音和碎形化的时代
现实社会里的山道猴子也许只是少数,但是他们具体而微地反映了整个新兴的网络世代,
诚如IG和Line是影片中的角色生活重心。对于曝光和关注的渴望或耽溺并不等于深度的沟
通,甚至恰恰相反,反映一种自恋式自我的扩张和社会性的退缩。
许多人在COVID-19疫情封城和隔离期间透过视讯上课和工作,青少年族群大半的中学就学
时光都在视讯中度过,即使实体上课也大多戴着口罩,遮蔽了表达情感的脸。疫情对于各
个层面的沟通和社会关系的冲击已经引起社会学和文化研究学者的关注。
抖音的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疫情限缩社交活动的进行,直接或间接加深对网络媒体的依
赖甚至成瘾,在年轻族群身上更为显著。然而,抖音的问题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引发关注
,在后疫情时代更显急迫。
抖音的盛行并非偶然或意外,而是既有的网络媒体发展的加强版,或是一些原本就已经存
在的科技文化趋势的加速扩散。年轻世代从脸书撤退转而移居IG和抖音,显示重影像轻文
字的趋势。
以短影片为主的抖音更显示片段而破碎的感知状态,如同《山道猴子的一生》那些不连贯
、去感性的动画画面,充分反映年轻族群沈闷乏味的存在。浸淫在大量的短影片不只可能
造成感性和认知的碎形化,也可能缩减专注力和记忆力的延续时间。
趁虚而入的认知作战和政治操弄
上述碎形化的科技文化现况造成(年轻族群)不容忽视的身心影响,包括ADHD和过动症,
网络和电玩成瘾也已被列如临床的精神疾病类别。重度倦怠、社会退缩、无感,甚至道德
虚无主义(约莫就是人生缺乏目标和意义,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价值),都是可能的心理
和道德效应。
网军之父柯文哲自然也很懂得操控这种碎形化、无感和虚无主义的趋势,于是抖音成为他
在PTT之外,经营公关形象、带风向和散布假讯息的主要管道,形同是他情绪动员和认知
作战的最佳武器。
柯文哲引以为傲的“鲨鱼战术”不就是抖音——作为一种科技文化譬喻——的最佳范例吗
?谎言和干话一篇跳过一篇,当他说了什么被抓包和打脸之后,他可以马上抖到另一个议
题,继续更多的干话和谎言,今日的柯文哲否定昨天的柯文哲。
柯文哲和他的支持者对于连篇的谎言和谣言早已无感,他们和国民党一样受惠前瞻骂前瞻
,像抖音挑战一样不断加重口味,盗用民进党的“清廉、乡土”,但实际上拥抱黑金,党
部干部、立委提名人、后援会成员各式各样的刑事犯都有。
柯文哲近日的抖音化杰作是,为了掩饰仇女厌女的污名,硬是把他太太推出来在节目上哭
哭啼啼半小时,以为这样选民就能忘了他过去经年类月的仇恨语言。说穿了,柯文哲靠的
就是选民的知识和记忆的碎形化、无感和道德虚无主义,把抖音的科技文化趋势转化成政
治利益。
世代战争与记忆清洗
另一边的国民党抖音化的倾向也不遑多让,政治操作似乎也是建立在碎形化的无感、失意
和虚无主义的基础上。徐巧芯、钟沛君和中天联手猛打赖品妤“云豹小公主”,即便没有
任何不法事证,而且赖劲麟也已辞退董座职务。
中天记者近身骚扰导致赖品妤摔倒,他们都可以很快速地改打“假摔”。国民党打赖品妤
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不外是替竞选同选区立委的廖先翔造势,掩护廖的父亲前新北市议员
廖正良收贿被判刑入狱不堪的过去。
徐巧芯和国民党打赖品妤、打绿能,也打林飞帆新工作的薪水,同时间被爆她先生刘彦礼
在没有相关专业资格的情况下,出任台中市政府研考会主委,爽领十三万月薪,事实也证
明国民党籍人士一拖拉库收受数家绿公司的政治献金,不也是无所不用其极操作抖音化的
片面破碎的讯息,塑造无知、无感、失忆的支持者?
打赖品妤和林飞帆两位太阳花世代的民进党政治明星除了要营造民进党的年轻人都是权贵
这样的印象、操作阶级对立之外,另外一层的目的则在于清洗年轻世代对于太阳花运动的
记忆,特别是那些未亲眼目睹或亲身参与的年轻世代。清洗若能成功,近一步重启服贸或
任何倾中政策都不是难题。
郭台铭参战,so what?
那位曾呛说“民主不能饭吃”、“台湾年轻人薪水太高降低国家竞争力”的郭董已经宣布
竞选总统,誓言要让台湾和中国维持五十年和平,看起来壮大的声势和果断的决心,不过
又只是一支开滤镜遮住真脸的抖音短片。
杨志良、黄士修之流的丑角加入演出,已说明了郭台铭竞选团队的品质,“家暴说”(台
湾那么多家暴案件是因为大家没办法打蔡英文总统,所以回家打老婆和小孩)起手式也只
是正常演出,往后类似的拙劣荒诞剧码一定也不会令人意外。
郭台铭一直强调企业家治国,大家也别忘了富士康是怎么样的血汗工厂,他先前有多少开
发案事后证明都只是空头支票。他虽然宣布参选,但是谁能保证不会和蓝白阵营有任何利
益交换明的暗的搓汤圆?竞选行动本质上和黑贩卖心商品无异。
话又说回来,经营血汗工厂和跳票惯犯如郭台铭,谁又能保证他真的会选到底?绿营支持
者也别天真以为躺着选就赢,天真到去帮他冲连署,留下个人资料,会被拿去做什么用都
不晓得。
从“不要脸”到“不,要脸!”
笔者必须强调,我们需要更多创作灵感来丰富台湾文化的内涵,本文的目的并非在于盖棺
论定艺术品味的高低区分。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刻体认,任何一种科技文化创作的流行或
爆红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心理脉络。
这也许是一道先有鸡或先有蛋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无从判断是先有某种精神结构或心
理需求才带动某种文化艺术生产,或是特定产品塑造特定的精神和心理。可以确定的是,
柯文哲擅长的民粹主义动员放眼当今政坛无人能出其右,他很精于从主流的科技文化趋势
中谋取政治红利。
不管是山道猴子的贴图式脸孔或抖音各式滤镜制造的拟真脸孔,都让“脸”失去原有的传
达讯息和表达情感的丰富意义和功能,当政治走上如本文分析的抖音化的趋势,自然也成
了一种没有脸、不要脸的政治,风向和声量才是王道,再低俗拙劣的演出都无所谓,政治
诚信和道德不能当饭吃。
政治其实很简单,把脸找回来而已。台湾需要更多年轻世代从抖音迷障和身心困境中觉醒
,大声地告诉徐巧芯、钟沛君、柯文哲、郭台铭这样的政客“不,要脸!”
4.附注、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备注 ※
金钱权力乃是至尊魔戒
使人抓狂
命都不要何况脸
但是柯侯郭等人追逐的这只
却是掌握中国此一黑暗魔君之手
“掌管历史全部的兴衰,是我们不可能承 负起来的任务,我们只要救自己生活的时代,
让我们这时代的人有净土。”
把牠们丢回火山口的远征团如今何在?
※ “Live”、“新闻”、“转录”、“旧闻”及 转录他方内容之文章
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