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杨斯棓:柯应大方承认领的是“家里奖学金

楼主: LeeSeDol (啧啧...)   2023-08-30 13:28:54
杨斯棓fb
https://reurl.cc/x7zv04
图片为引述2013年杜武亮博士的演讲,彼时讲题为《杜聪明的生活轶事与追思》
《家里奖学金》
有前辈认为我连书都不必捐;有前辈善意提醒,提出是不是在什么情况下,我需要对柯文哲
道歉。
我是不忍心惊动杜家老人家,所以昨天先说我先兑现买书捐书,刚刚信箱打开,收到基金会
帐号,我转了九万一过去。(两位好友支持我的行动,各自加码三万,我请基金会将九万元
的书直接寄到学校)
有些媒体急着用翻车或是几尸几命想定调,这种措辞跟探究的方向无助公众讨论,刚好自证
媒体格调而已。
任何一个政治人物声称他得了杜聪明奖学金,我都会循一样路径查证,若“查无此人”,我
都有兴趣于脸书撰写,因为这是可以检验政治人物诚信的一块小砖。
因为陈智菡提及我,我不回应她好像就是全盘接受她的说法,所以不得不再回应。
陈智菡称“‘杜聪明奖学金’分为多种,包含每年全校毕业生第一名、每学期第一名 等等
,受奖者名单过去因无电脑系统登录,部分早已遗失,近年来才由后人陆续登载”,由于柯
文哲并未获得纪念演讲奖、优秀论文奖、医学系优秀毕业奖这三奖,陈的说法似乎想引导众
人认为柯得的是“每学期第一名”,而我对这样的说法仍有疑虑。
因为前几天我在官网上查询,连任何一届的“每学期第一名”这个奖项都不存在,我撰文(
本周一下午七点四十七)前曾致电(本周一下午五点零三)基金会确认,得到回复:针对医
学系学生的给奖是给医科毕业生第一名奖项,而不是给在学期间第一名。
但纪念演讲奖、优秀论文奖、医学系优秀毕业奖则是连民国七十几年的得奖者都查得到。
“每学期第一名”这样的奖项如果是公开可供申请的奖学金,获奖者就不应侷限于杜家血亲
或姻亲,奖金的金额也应一致。
我觉得人要宽容,综合各方说法,陈智菡如果称“‘杜聪明奖学金’分为多种,一般认知的
包含纪念演讲奖、优秀论文奖、医学系优秀毕业奖等奖项,但还有一种较特殊的杜博士发的
‘家里奖学金’,只发给直系血亲跟姻亲”,我反而秒懂。(‘家里奖学金’的说法,来自
杜聪明博士孙子杜武亮的演讲稿)
如果是“家里奖学金”,没有奖状、奖牌,也属合理,反正就一个红包发下去,重点是钱,
“给你鼓励一下”。
河道有人举诺贝尔奖的例子,我心领神会,但想着想着,诺贝尔太遥远,我想到林熊征学田
基金会奖学金,我试着借此举例。“林虎征”、甲、乙都是我虚拟的角色。
假设甲、乙是邻居,甲儿、乙儿同班,甲跟林家是姻亲,有一段时间,甚至借住“林虎征”
家,期间遇过年,年初八,林包红包给甲儿,称“甲儿奖学金”,暑假过后也给予一份奖励
,亦称“甲儿奖学金”。
过年跟暑假后的这类“获奖者”,跟血缘有关。非直系或表亲,则无人得奖,那此奖当属‘
家里奖学金’,外人无法申请。
乙儿是平日勤奋,夙夜匪懈,申请“林虎征”学田基金会奖学金,填写资料,检具文件,挂
号申请,最后获奖。
试问,谁是“林虎征”奖学金得主?
多数人当然认为乙儿才算“林虎征”奖学金得主。
但观察近来众人反应,总有一部分人坚称,甲儿这也算。虽然严格说来,甲儿不过是从林手
上接过了“甲儿奖学金”,就连帐册上的名目都是“甲儿奖学金”,而非“林虎征”奖学金

言归正传,那历史上的名人,有谁得过林熊征奖学金?(林熊征:1888-1946)
民国四十七年,一九五八年,萧万长(1939-)就正式得过这个奖学金。
民国五十二年,一九六三年,宋楚瑜(1942-)就正式得过这个奖学金。
至今,这两人的获奖,网页都还可考。
据悉,奖金不少,萧万长还“另外将一些分给几位清寒侨生,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尝到助人为
快乐之本的味道,亦是将林公之恩惠转致给未申请者。”
今早看到,朋友的儿子也得过这份奖学金,有十五万元!
两日前我发文谈到柯文哲称“当时是医学系第一名,拿过杜聪明奖学金,当时奖学金很多,
大概是一学期注册费。”我确实是依照柯文哲这句话的语境,由“医学系第一名,拿过杜聪
明奖学金”去从“医学系优秀毕业奖”(必须是第一名毕业)开始查证起而无所获,纪念演
讲奖、优秀论文奖,也付之阙如。
(河道上有人还考证,当年公立医学系的学费、杂费、实验费/实习费,加总一共五千八,
两千元也无法cover。)
我也发文提及“他如果公开出示当年的得奖证明,我愿意立刻跟财团法人杜聪明博士奖学基
金会购买三万元的相关出版品全数捐给各级学校。”
后半句,我已捐款,待基金会分批寄出。(拜这次讨论热潮,本书库存光要应付我买的已不
够,得再刷)
但其实,前半句柯文哲还没做到。
如果陈智菡公开说明柯文哲口中的“杜聪明奖学金”其实调性就是“家里奖学金”,那我就
此理解,不再纠结。
若非“家里奖学金”,而是如每届基金会颁奖典礼正式给奖,陈智菡应协助公布相关的正式
奖状、奖牌或授奖照片,她才没有失职。
在陈智菡定调“家里奖学金”或公布相关的正式奖状或奖牌之前,我静候回应,其实我该说
的话也差不多说完了。
我省思善意前辈的“道歉说”,讲句心里话,我已善尽查证之力,如果是我眼花,柯文哲明
明列名纪念演讲奖、优秀论文奖、医学系优秀毕业奖,是我未察疏漏,那我理当道歉。
今天我能查证的所有路径都显示他没得奖,一连多日他拿不出相关的正式奖状、奖牌或授奖
照片,却惊动杜家老前辈出示了更像是‘家里奖学金’的事证。
如果真是‘家里奖学金’,我也呼吁他大方承认,这代表他是个幸运的人,如此年轻就有德
高望重的前辈看顾。
愈幸运的人,愈该勇于承担责任,慎重一言一行。
心得:
几万块的书杨医师已经下订,
此事本该落幕。
但柯阵营发言人陈智菡咄咄逼人,
如果杨医师不出来把话说清楚,
就好像陈智菡是对的一样。
结论:柯文哲领的就是“家里奖学金”。
大方承认就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