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高千惠专栏—文化刨丁2】—黄色力量与

楼主: vikk33 (陈V)   2023-07-20 13:23:08
※ 来源为FB/推特,则文章标题须为来源名称。(ex:人名、粉丝团名…etc ) ※
1.转录网址︰
※ 请附上有效原文连结或短网址 ※
https://artouch.com/artouch-column/content-112116.html
2.转录来源︰
※ 推特/FB 须为 FB人物名称、FB粉丝团名称 ※
※ 转录社论请附上完整标题 ※
典藏
【高千惠专栏—文化刨丁2】—黄色力量与封建文化的解殖幻想
3.转录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删减 ※
2023年夏天,台湾的“MeToo运动”冲破长久的沉默高墙,在许多具相对权力关系的场域
中冒出声音。有关艺术界与学界的受害案例,最早出现的批评与广播场域即在于真假莫辨
的匿名平台。之后,因部份受害者与陪伴者在自媒体勇敢自陈,而揭出冰山一角。其间,
强调自由、美化、教育为前提的艺术学界,以如何态度与方法面对此有关“真理、道德、
法律”的不同公审状态,以及能否提出抵制、瓦解与重构的能量,则被赋予更多的期待。
真的能开封吗?
2023年7月2日,以远距参与了一个从“现象书写”打开的台湾视觉艺评思考座谈会【艺术
评/凭什么】。一个最后在简报中出现的当下命题“匿名、自媒体与网络社群平台崛起的
年代──以2023年6月台湾艺坛评论现象与实践为例”,因为时间有限没有机会开展,也
因不在场而不知道有没有召唤出场外讨论。
从这个可能被置放或回避的文化现象出发,第一阶段的思考便是什么样的文化议题会被艺
坛与学界的意见领袖选择介入,而引发有效的渲染力?是政治正确下的运动式的倡议?还
是与积累资本力有关的封建式行动?另一方面,当代在地窜起的匿名、自媒体与网络社群
平台,则以另类批判角色反映了更混杂、更多元的文化现象折射。以自由、民主、民粹之
名,其声量的影响力开始左右正规媒体,甚至成为正规媒体的原始材料。
2023年夏天,台湾的“MeToo运动”冲破长久的沉默高墙,在许多具相对权力关系的场域
中冒出声音。有关艺术界与学界的受害案例,最早出现的批评与广播场域即在于真假莫辨
的匿名平台。之后,因部份受害者与陪伴者在自媒体勇敢自陈,而揭出冰山一角。其间,
强调自由、美化、教育为前提的艺术学界,以如何态度与方法面对此有关“真理、道德、
法律”的不同公审状态,以及能否提出抵制、瓦解与重构的能量,则被赋予更多的期待。
在反映上,艺术学界在这波性权文化改革中,早期显现的噤声、观望,本身已呈现近年来
一种选择性的、功利性的务实文化。陪伴式的支持之外,少数圈外论者试图将现象论述化
,更多的圈内关注者会强调资源不公的走向与可能的人际追踪。在“文化资源患失症或膨
胀症”之余,艺术学界则面对一个更深层的美学矛盾。意即,在法律规范之外,不喜被道
德绑架,甚至视擦边禁忌为某种创作之源的当代艺术领域,将如何重新判断艺术家与其生
产品的关系?评论者能否真的能“个体归个体,作品归作品”,将两者关系分开?或是,
突然又惊觉到艺术生产过程的精神性与物质性有未竟的从属问题?
延伸阅读|林曼丽亲谈撒古流案例与“光”展,并呼吁思考#metoo后的艺术环境新文化
不当或不适语言与身体的侵犯,有其主客观的认知条件,但它还是有社会公约的认知厎线
。而如果这是人类社会没有办法删除的负向人性,那么这个平等尊重乌托邦的期待,只能
依赖军政式的法规或全民连动的投名状。“艺术不染色:视觉艺术落实性别平等与公众课
责机制倡议连署”行动,即在于主张必须要有强烈的“零容忍政策”,回到“以法治人”
的方式,才有可能改变已经生态化的艺界生存法则。(注1)这个倡议有阶段性的必要,
但也会进入第二阶段的执行可能思考。往轻处思考,“以法治人”或旨在阉割其劣行;往
严处思考,则是以“人格死刑”,取消这些“人间失格者”的存在。
自然,所有的签署者未必从未用其权力资本或各种话术,以不同程度地伤害过他者;艺坛
也不会因此行动而少了光鲜亮丽的活动宣传。至于从倡议到立法,必然也会有一段很长的
幻化之路。如果一个由官方与民间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论坛,希望从“现象书写”打开
的台湾视觉艺评思考,那么,让我们先回到艺术评论界本身的文化现象,是否真的可以打
开?
以下,简述艺评界面对的两大生态挑战。一是,批判的能量逐渐让渡于沉浸式的煽情主义
,并被庶民式的、匿名社群的“黄色新闻”所取代。“现象书写”,是否回应的只是与政
策暨时潮有关的美学文化之宣言式、报导式、记录式的书写。二是,艺术学界强调的自由
、民主、独立的艺术精神,又如何与乡愿文化、大局文化与封建文化,根茎般地并存,从
而产生神形分离的“文化论述”?
重返黄色的全民力量?
舆论作为法治不得不面对的前导,何以沉浸式的、煽情主义的、庶民式的“黄色新闻”,
能以全民评论之力取代菁英评论之力?与“文化政策”的改道力量与吸收菁英的能量相比
,“黄色新闻”已然成为最自由、最解放的一种全民评论。
“黄色新闻”(Yellow Journalism)原是现代小型报(Tabloid)的前身。它多避开传统
评论,以爆料方式讽刺或揭示社会的丑恶行径。此“黄色”非指与色情低俗关联的黄碟、
黄片、黄书,而是指一种新闻学的手段。“黄色新闻”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
。1895年,赫斯特( William Hearst)的《纽约日报》(New York Journal)为了与约
瑟夫.普立兹(Joseph Pulitzer)的《纽约世界报》竞争,高价收买了《纽约世界报》
星期版的员工,包括畅销连环画《霍根小巷》的专栏作者,因此引发媒体大战。而“黄孩
子”(Yellow Kid)正是该专栏描绘的主人翁。
普立兹和赫斯特不仅上了法庭,两报更藉人们对此事的关注,大肆策划刺激性的报导。在
后来的“美西战争”报导上,更是达到“黄色新闻”的战略要求。(注1)彼时的《纽约
报》(New York Press)记者华德曼(Erwin Wardman),将两报的新闻报导风格称为“
黄色新闻”。曾获1939年的普立兹历史奖的法兰克.孟特(Frank Luther Mott),在其
《美国杂志史》中,则为初期的“黄色新闻”下了定义:
标题耸动,但通常是小新闻;大量使用图片或想像图画;使用假采访、误导性标题、伪科
学以及从所谓专家那里获得的大量假知识;强调全彩周日增刊,通常有漫画;对反对体制
的“失败者”表示强烈的同情。(注2)
既然“黄色新闻”能迎合大众需要,就会有许多“制造者”进行创作。因此,“黄色新闻
”也是社会大众集体媚俗需求的一种体现。它的脉络与市场研究可溯及1835至1924年间的
《纽约先驱报》(New York Herald)。该媒体的老报人贝内特(James Gordon Bennett
),即争议性地主张:报纸(媒体)功能不在于教诲,而在于惊醒;报纸(媒体)出版者
的工作应该是挑起事端,以销售为前瞻。他扩大了传统报导范围,必要时可以伪造材料,
并以分工方式使用电报、小马快递、以离岸船只拦截欧洲电讯,建立收集的快速途径。(
注3)
出身哈佛学院,曾在幽默杂志《讽刺文》(Lampoon)工作的赫斯特,即承袭了这个职场
的商业性。他在竞争中迅速取得优势,将煽情主义发挥到极致。他以金钱购买新闻,大量
报导犯罪与丑闻,并煽动贫苦人群发动民权运动。在报导美西战争上,赫斯特曾特派数艘
汽艇和拖船,亲率20余名记者到战地采访,还亲自上阵俘获一批西班牙官兵。(注4)他
成为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的电影“大国民”(Citizen Kane,1941)中的影射
人物。2003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芝加哥》(2002),对报界沉迷煽情、血腥、暴力
的“黄色新闻”作风亦进行了年代回顾。
普立兹则对这种抢新闻的恶性竞争感到厌倦,于1901年将报业中的黄色部分取消。早在
1892年,普立兹曾向位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提出捐款创立新闻学院,但被婉拒。1917年,
根据其遗愿,普立兹奖(Pulitzer Prize)得以成立,为新闻从业者立了另一个标杆。这
两位媒体人分道扬镳,以不同的选择方向分述了大众传播的功能与生存法则。而无论是那
一条路线,媒体事业或许是良知事业,多少会提供免费或促销的“白饭”或“甜汤”,但
它不可能是“吃到饱”的慈善事业。
网络自媒体的出现,人人都是媒体人。“黄色新闻”转阵于爆料的社交平台,传统的菁英
评论自然不敌暨“无料”又“加料”的全民传播能量。(注5)在当代,“黄色新闻”在
传统的培养民众情绪、战争动员、抢头条之外,也多了几项关键词—政治宣传、炒作、谣
言、假新闻、都市传说、媒体偏见、另类事实等。它有一个目标,即是希望读者群是全民
,而非精英人群。也因此,它在网络全民开讲与全民围观的年代,能以另类的方式重新复
活。
它不再是“赫斯特”与“普立兹”的对立,而是责任制的具名个体与无责任制的匿名群体
之分裂。匿名,成为一个自我保护的方式,但也进入“牛骥共一皂”的生态,所有介入者
参与了充满猜测与情绪的“新黄色新闻”世界。
从分封到取消之路
另一方面,强调追求自由、新创、实验、前卫的台湾当代艺术,其生存之道多寄养于官学
机制的资源发放。此官学机制的文化资本力,又多根深于封建文化结构的人际关系建立。
封建主义思想的重要概念是“分封”的“封”。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同一系谱下的资
源支配”。
此服务与支配的体系,多建立在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上。它造成人身依附观念、宗法观念
、等级观念、特权观念、官商交结作风、大家长制、门第私相授受、党派利益分封、学历
至上等社会风气。在文化圈,重视世家、门第、学阀的价值观一直长期存在,不仅成为自
由、民主表面机制背后的生存潜规则,也形成了对立的、封闭的权力空间。它也建立卑者
要放弃正当利益的追求,压抑独立人格,对尊者或强者要顺而不逆,并以恭顺驯服作为维
持社会和谐的美德。它形成近亲联姻繁殖的不同区块,没有加入连结的独立者只能在狭窄
范围内和孤立地点上自行发展。这种“取消”,对极大多数还想努力想在圈内立足的艺术
工作者,就是一种人际关系上的流失,或可能被隔离的恐惧。
在艺术学界的封建区,具有语言与身体解放的“师级”艺术家或资源提供者,靠华人男性
文人社会加上西方波西米亚艺术生态想像,则获得社会长期的容忍与默许。在“大局文化
”下,父权与性别欺凌生态下产生“艺术作品”、“艺术档案”、“艺术工作机会档案”
,其生产线出现一个辩场:如果你反对购买血汗工厂的产品,你会选择抵制这些以“复兴
”或“重建”台湾文化艺术之名的品牌与相关事物吗?除了这家工厂,你是否面对再无其
他选择的可能?
当“以神之名”取代“以艺术为名”与“以父之名”,此学术文化生态已进入“黄色新闻
”等级。(注6)它不再仅仅关乎父权社会的性别问题,以及各种透过身体、语言的贱斥
,造成暴凌或贬抑的权势问题,而是更大的总体文化生态问题。究竟取消大局、取消文化
,还是取消旧世代,比较适合在地社会文化?当艺术主流媒体回避“黄色新闻化”、艺术
教育机构回避“惩处过程透明化”,许多文化机制也被卷入图利或滋助加害者的不同关系
想像中,跨世代不同等级的语言与身体侵犯,已然变成一种“在地性”的历史共业文化。
此“在地性”似乎必须像出“埃及记”的以色列人,得在非战的荒野中绕行40年,才能因
“取消世代”,而进入迦南地。
※ 40字心得、备注 ※
无须扯一大队
历史与理论
只消搞清楚
这些不是党国遗孽
也会在权力利益受挑战下成为中国同路
犹太人出埃及后不但流浪荒野40年
还发生内部的清洗屠杀
上帝的目的就是清除埃及的遗孽与潜在的遗孽附庸
而今台湾解严快40年
也必要重演一次出埃及记32章的故事
※ “Live”、“新闻”、“转录”、“旧闻”及 转录他方内容之文章
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