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amsosmart (朗月诵读山海林)》之铭言:
: 本篇无反串内容,请安心服用
: 私以为
: 要年轻人的票
: 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 1.房价便宜
: 2.劳检确实
: 3.惩罚既得利益者或该惩罚的族群
: (炒房团/诈骗团/酒驾)
: 其他点这里不说,只论第一点
: 房价便宜
: 简单来说就是年轻人买得起的房价
走新加坡模式的话就可以让人接受
八年前有人一上台就说要走这模式
要盖至少5%以上房屋供应量的公宅
结果过了四年变成财政纪律
要改包租代管
八年五万户变成两万户开工
八年过去了现在剩下一堆人在洗
全台湾只有他盖公宅
嗯…盖公宅好像是他仅剩的政绩了耶
: 在自由市场之下,
: 不可能强硬要求新房房价得低于多少多少
: 那么
: 盖国宅就该出来了。
: 盖国宅有几个好处
: 1.表达政府重视年轻人对于房价的要求
: 2.满足蔡英文没达成的公宅承诺
: 而政府盖国宅是为了年轻人
: 同时保持市场的健康
: 所以国宅必须满足一些要求
: 1.国宅的最大要求是价格必须在年轻人可接受之内
: 2.承第一点,所以台北市内不用想了,就是新北,其他五都应该都还有地点/土地
: 3.承第二点,所以基本上盖国宅的位置会是较为偏远的市区,可以选捷运的末端/捷运化台
: 铁的较远站点,再不行就是公共汽车配套
基本上台北有三个特区
林口,淡水,三峡
这三个新市镇原本就是要含就业机会的新区
结果到最近几年轨道运输才到位
然后出特区的路…嗯
另外就是马英九当台北市长+总统的期间
高度集中发展台北市
造成连阿北都说没救的内湖交通
(原本内湖是要发展汽车轻工业的
现在变成高密度豪宅+商业区+科学园区)
以内科为例
旁边的国宅跟里面保留的住宅区都被炒成豪宅
内科里的豪宅一坪开价80万以上
结果变成住内科的人大多不在内科上班
然后园区上班族被迫吞下贵屎人的便当
还有被一个抓头的阿北嘴交通没救了
干他妈的我也想住公司旁边呀
北七才想天天塞车上班
: 4.以三房两厅/两房一厅/套房为主,双北应该是两房了,其他四都可以三房,最主要也是因
: 为价格
: 5.政府必须强势主导,购屋后除继承原因外,设定几年内不可转移、屋主想出租则由政府来
: 当中介
基本上两个大方向
只租不卖,或是买断后政府包租代管
: 简单来说
: 国宅就是为了年轻人而建,
: 所以要价格导向,较远的地方并不做大坪数
其实要切分开来
市中心或是科学园区里的房子
就小坪数的单身宿舍
只租不卖
让初阶年轻的肝住公司旁边烧肝
这部份就也可以请园区内的公司抖内费用
这样变成联合宿舍
另外就是台北市的豪宅要盖的话要捐一点豪宅税
当平准住房基金拿去盖公宅用
其他区的重划区就是建商要捐地或捐容绩当公宅用
蛋黄区要盖豪宅或顶级百货公司
也要捐郊区的看是容积或是土地或是2:1的比例
要对标盖公宅捐给政府经营
: 并且防止炒作/套利
: 一定有人会说,偏远的话谁要买
: 私本来也这样想
: 但自从看到林口世大运宅抢的要死,就改变心态了
这个要学香港
要盖新市镇的话地铁要先行
台北另一个问题是捷运没有分列车等级
所以站站乐的情况下
20分钟能到的距离要开一小时
反而更慢谁要搭
另外一点就是早年木栅线火烧车的阴影
让胶轮系统在台湾变成票房毒药
钢轮系统的缺点就是燥音太大
爬坡度不能太高,转弯半径过大
然后就变成捷运沿线很吵抗议
车速就变成更慢
车速不快就变成上班时间大家都开车骑车
接着就…塞到爆
: 很多人也说那个地点差
: 虽然这个政策很麻烦很搞刚
: 可是可以尽量在各族群内取一个最能接受的选择
: 以下开放讨论
: 谢谢
以上大概是这样吧吧吧
柯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