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戴玮姗称幼儿园孩子被喂巴比妥 新北

楼主: ptt2023 (ptt2023)   2023-06-14 21:17:31
※ 引述《win8719 (win8719)》之铭言:
:
: 新北市的解释是
: 浓度低于多少就是阴性可能验错
:
: ... 医院儿科部主治医师... 说
: 只要有验出就是曾经吃过相关药物的佐证
:
: 没有人可以帮我把这两句话解释一下
: ~ 那句才是对的?
1
先说结论:
前者是对的,后者是错的
2
原 Po 是不是
没听过 伪阴性、伪阳性?
(没有的话,赶快 Google 一下
(明明下面推文就有人提了
若了解这概念
就不用特地上来发文
自己简单思考一下
就知道为什么
前者是对的、后者是错的
(连小学生都能轻易理解
3
原 Po 记不记得
国、高中教的统计
都有个 95% 信心指数?
原 Po 追剧时有没看到
验 DNA 等
准确率不都只写 99.99%?
原 Po 有没想过
为什么?
因为不论是
统计方法 或检验方法
都不可能达到 100% (一般状态下
4
原 Po 有没想过
明明都透过精密仪器检验了
数字都精确到小数 0.0000X 点了
为什么还多设个
阈值
这么奇怪的东东? (赶快 Google 一下
简单地说
只要没超过 阈值
就可以当作没有
只要没超过 阈值
数字 多半意义不大
(意思是在误差范围内
(除某些状况外
(此外 前面网友也有提到
(即便检验出 未验出 或 0
(也不是真的 0
(正是低于所谓的“阈值”
5
来,原 Po 有没试过
用不同体重计 量过体重?
假设 同是电子体重计
同时间、同地点、同型号
第一台显示 49.4 kg
第二台显示 50.0 kg
第三台显示 50.6 kg
甚至同一台体重计
8:00 量是 50.0 kg
8:05 量是 49.4 kg
8:10 量是 50.6 kg
那么 请问原 Po 几公斤?
49、50、51 kg?
还是 平均 就对 ?
6
更复杂的检验 也是一样
甚至越精密 误差易越高
回到原议题
即便是同一人、同一批 尿液毛发
验一千次 也可能出现
995 次阴性
5 次阳性
765 种不同的数字
可能的原因 非常、非常多
比方说 试纸、试管
这批 验出来会多 0.000001
那批 验出来会少 0.000001
比方说 温度、湿度
现在出太阳 验出来就多了 0.000001
五分后下雨 验出来就少了 0.000001
十分后冷气降一度 可能 +- 0.000001
比方说 时间、季节
摇好了 马上拿 会多 0.000001
摇好了 一分后才拿 就少了 0.000001
春夏秋冬 加减乘除 0.000001
其他的 请自由发挥
另说二个真实案例
a)
A 男涉嫌杀妻、逃亡、后被补
案发当场 还验出 A 男 DNA
最后 仍当庭无罪释放,为什么?
其中一个原因是
当年 DNA 精准度只有 1/10
每十人 就会验出 一人相符
因此参考意义不大
b)
有个人 发现古书 有一行写
XX 草榨汁可治 XX 病
便用上了 最先进、最精密的萃取提炼法
但花了好几年、实验上百次 全都失败
最后 他放弃了、照古书直接榨汁
然后 就拿了 诺贝尔医学奖
7
看 原 Po 下面回文
好像一直执著于 究竟有没吃药?
a) 如有 伪阴、伪阳的概念
就不会有这问题
(这就是上面提的
(也是新北的说法
b) 若有 环境、背景值的概念
也不会有这问题
(什么意思?请看下面
8
假设 原 Po 从未抽烟
身上为什么会验出 尼古丁?
可能原 Po 中午去超商时
门口有人抽烟
可能原 Po 早上坐公共汽车时
上一个按铃的有抽烟
可能原 Po 下午坐捷运时
擦身而过的人有抽烟
可能原 Po 傍晚喝手摇时
手摇店员 / 外送员
前五分钟蹲在路边抽烟
只要原 Po 今天有出门
只要环境中 有可能存在
原 Po 就有可能被污染到、被验出
(因此 简单的逻辑、
只需小学生的逻辑 就可告诉你
某部份人的说法
程度比小学生还差
(另外 即便原 Po 今天未出门
但楼下邻居在阳台、浴室抽烟
尼古丁 一样会传到您家、可能被验出
(题外话
某大大大酱料教授 声称
只要你一辈子不出门
一辈子就不会感冒 XDD
9
原 Po 及部分乡民
似乎也一直执著于
XX 医师、药师 说了什么、什么
XX 医师群、药师群 传了什么、什么
BUT
原 Po 及这些人 是不是
连新北卫生局长
是谁 都不知道?
连新北卫生局长的
学经历 都没查过?
这不是 Google
0.5 秒 就会出现?
5、6 秒 就能读完?
还有人扯什么 药物动力学?
却忘了药物上市审核
最基本的双盲实验?
还试着用
单方主观意识企图去解释?
依据的 还是不晓得
转过第几手的媒体报导?
(若大一 还可原谅
(若大三以上 就该打打屁股
10
a)
另提醒一下原 Po
强者我朋友 偶尔会去合太酱学院睡觉
不少资深大教授
接到媒体电话 都直接挂断
光工作上
研究、教学、行政等就够忙了
别说各种 乱七八糟的私人事务
哪有那美国时间 理媒体?
b)
同样的数字 1
幼稚园孩童的理解
会和数学系教授一样?
医生 讲的一段话
和媒体 写出来的意思 会一致?
即便无意 断章取义、加油添醋?
(但这是 你我认识的媒体?
人家大教授
连 NEJM、Lancet、数学统计法
都在炮了
谁在理你幼幼班的媒体?
c)
原 Po 有没看过
新闻不时出现
“某某 XX 高层”这几字?
有没发现
什么地方不一样?
有些人 选择 拒绝媒体
有些人 选择 匿名
有些人 不但 接触媒体、还具名发表
更别说 这种高政治性议题
因此 后者的立场及动机 都非常可议
(容我重抄一遍
(依据的 还是不晓得
(转过第几手的媒体报导
简单地说
这类言论 立意不良、根据不明
几乎可完全忽略
(这版 99.9% 的言论也是)
只是路过
参考一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