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小笠原欣幸观点】 三位参选人的民调变

楼主: NewYAWARA (朝霞之前奏)   2023-06-05 21:01:53
1.转录网址︰
https://tinyurl.com/yckf8297
2.转录来源︰
《The News Lens关键评论网》
【小笠原欣幸观点】2024台湾总统大选展望:三位参选人的民调变化与竞争走向
3.转录内容︰
文:小笠原欣幸
译:张进逸
明年一月的台湾总统选举,三位主要参选人已经各就定位,分别是民主进步党的
赖清德(党主席、副总统,63岁)、中国国民党的侯友宜(新北市长,65岁),
以及台湾民众党的柯文哲(党主席、前台北市长,63岁)。
国民党的征召
赖清德和柯文哲在各自的党内皆无竞争对手,很顺利地获得提名。相较之下,侯
友宜却面临郭台铭(鸿海精密工业创办人,72岁)的挑战,使得提名的过程变得
复杂不少。
在朱立伦主席的领导下,国民党在2月时已几乎确定由侯友宜代表参选。不过由
于侯友宜在去年11月的县市长选举刚连任市长,因此他并未主动争取提名,而是
采取被动接受党中央征召的策略,这样的策略也是侯友宜阵营与国民党中央之间
的默契。
然而到了四月,郭台铭却宣布要“争取国民党的征召”,并积极展开竞选活动。
当“静待”的侯友宜与“主动”的郭台铭相对照,郭台铭确实营造出不错的声势。
然而根据民调数据,郭台铭既未追上领先的赖清德,也未能明显超越侯友宜。于
是国民党中央在5月17日,如预期决定征召提名侯友宜参选。
国民党在决定征召的过程中,考量了以下三个重要因素:
1. 支持率
2. 13位党籍县市长的支持意向
3. 党籍立委及已获得提名的57位立委参选人的支持意向
在支持率方面,侯友宜获得51.15,郭台铭则获得48.85(依国民党的计算方式而
成)。
在县市长的支持意向中,有10位支持侯友宜、1位支持郭台铭,另外2位则表示支
持党中央决定。
在立法委员相关者的支持意向中,有22位支持侯友宜、13位支持郭台铭,另外22
位则表示支持党中央决定。
参与去年选战的县市长,绝大多数支持侯友宜。而立法委员相关者中,虽然有部
分人支持郭台铭,但与侯友宜仍有相当差距。总统选举不只是一个人的选战,还
需要来自立法委员参选人,以及县市长、县市议员等党内公职人员的全面支持。
对于朱立伦领导的党中央而言,决定提名在第一线获得高度支持的侯友宜,可说
是在情理之中。
但由于郭台铭对于“自己会获得征召”充满自信,并持续进行竞选活动,对于国
民党中央来说,也很难有合宜的应对方案。郭台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与声量,更
有充足资金,为了能留住他以提供助力,对他的处理必须十分慎重。
例如,郭台铭宣布参选时并未恢复国民党的党员资格(至今他依然不是党员)。
理论上,党中央完全可以将他拒之门外,但国民党仍然特例将他纳入提名的考虑
对象。此外,为了让郭台铭接受这个决定,国民党甚至公布了理论上不希望公开
的内参民调详细数据。
依数据显示,郭台铭以5.6%的差距落后于赖清德排名第二,侯友宜也以5.0%的差
距落后于赖清德排名第二,而且两人与柯文哲间的差距也微乎其微。
支持率的变化
自三党参选人名单底定经过两周后,台湾的主要民意调查机构,包括TVBS、联合
报、ETtoday以及美丽岛等,皆公布了他们的支持率民调。其中以5月29日所公布
的美丽岛民调最具爆点,引发了台湾社群媒体上的广泛讨论。
该调查显示,民进党赖清德以35.8%的支持率居首、民众党柯文哲以25.9%居次、
国民党侯友宜则是18.3%排名第三。这份调查有三个值得关注之处。
1. 赖清德的支持率稳定在35%上下。
2. 柯文哲首次超车侯友宜,跃升第二。
3. 侯友宜的支持率跌破20%。
其中②与③让人感到震撼,这样的数据也许说是“政治休克”也不为过吧?美丽
岛民调在台湾的民调中可靠性相对较高,笔者也通常会将其作为参考。然而相较
于5月下旬的其它调查,这次美丽岛的民调结果却显得独树一格。在此,笔者想
要就四个机构的数据作对比(详见下表)。
TVBS在国民党正式提名侯友宜的当天及隔天所进行的电话民调显示,侯友宜的支
持率超越了赖清德居首。考虑到当时的话题热点集中在国民党身上,并不让人感
到惊讶,但即便如此侯友宜的领先幅度也仅有3个百分点而已。
而随后公布的联合报民调显示,赖清德重新回到首位,侯友宜居次,柯文哲则是
第三。然而,自联合报4月底的调查以来,位居第二的侯友宜和第三名的柯文哲
之间的差距已由6个百分点缩小至仅剩2个百分点。TVBS和联合报两家都是采用“
市话+手机”的调查方式。在这两个机构的调查中,赖清德和柯文哲的支持率都
大致相同,但侯友宜的支持率则有明显的差异。
接着发布的ETtoday和美丽岛则是在大致相同的时间进行,但它们采取的调查方
法并不相同。ETtoday透过手机短信进行调查,结果依然显示赖清德居首、侯友
宜居次,柯文哲第三,但侯友宜的支持率并不太差。虽然与赖清德有8.7个百分
点的差距,但仍比柯文哲高出4.6个百分点。
接下来则是美丽岛的调查数据。美丽岛采用的是市内电话调查方式,这可能带来
一定影响,但在统计过程中已对年龄取样偏差与人口结构进行加权计算调整,因
此对整体结果的影响应该不大。事实上,受到年轻人高度支持的柯文哲支持率相
对稳定,调查方式的差异对他的支持率影响并不显著。由于年轻人很少使用市话
,如果统计过程中未进行加权计算,那么柯文哲的支持率将会出现极大的波动。
值得关注的是侯友宜的支持率有明显的起伏。目前看来,国民党的支持者中有许
多人仍然犹豫不定。但是我们也不宜仅根据美丽岛一次的调查结果,就判定趋势
的走向。不过无论如何,对于侯友宜阵营和国民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警讯”。
三位参选人启动竞选活动
侯友宜虽然正式被国民党提名参选,然而并未带动起“庆祝行情”。可能是由于
郭台铭的支持者转向“无意见”,或选择改支持“柯文哲”的郭台铭因素。另外
则是侯友宜在这段期间的选战活动较偏党内行程,可能也有所影响。
从5月下旬的活动来看,赖清德和柯文哲都参加了台大学生所举办的座谈会,畅
谈他们的政策和理念,并积极回应学生的询问。相较之下,侯友宜却缺席了该学
生座谈会,而是选择在高雄与王金平等人会面。
侯友宜的选举团队似乎认为,应该要优先团结内部。最近侯友宜拜会了马英九(
前总统)、陈冲(前行政院长)、毛治国(前行政院长),显示他主要专注于争
取党内人士的支持。另外,赖清德、柯文哲、郭台铭都参加了金门的宗教盛事,
但侯友宜未出席。
台湾政治评论员黄暐瀚认为,见马英九、毛治国、陈冲,根本不是重点,更该化
心结的是郭台铭,对学生邀约也该主动争取,尽速补上。并评论侯友宜必须要破
釜沉舟、改头换面,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柯文哲无论遇到任何事都能巧妙地创造话题。当美国对台专家葛来仪评价三位参
选人时表示“北京倾向支持柯文哲”,对此柯文哲立即将其解读为“他是最能跟
中美两边沟通的人”,将葛来仪的评价反向作为自己的宣传。
在海外媒体报导中,对于侯友宜的对中政策和对美政策的描述多为“模糊不清”
,对外沟通显然有所不足。侯友宜的竞选团队应考虑积极接受海外媒体的访谈,
以更有效的对外发声。海外的评价在传回台湾后也可能造成影响。
对于赖清德阵营来说,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巩固他的领先地位。侯友宜和柯文哲
争夺第二名的情势对赖清德相对有利。然而,作为领先者的赖清德也面临着党内
的各种问题。例如涉及与诈骗集团有所牵连的民进党现任立法委员宣布退选,可
谓一项丑闻。此外,关于立法委员参选人的提名问题,也引发了党中央与地方支
持者之间的纷争。
赖清德获得了60岁以上族群的高度支持,这个族群的投票率也相对较高,可以说
是他的“铁票”。然而,在台湾社会中,年轻人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因此吸引
年轻人支持的住房政策和生活相关政策也极为重要。目前,台湾经济的成长率正
在减速,这对赖清德阵营来说是一个隐忧。中国国台办目前尚未表现出大动作,
但干预的风险始终存在。与日本和美国的沟通也必须加以维持。
柯文哲在任何民调中都保有20%以上的支持率,他希望能如美丽岛民调所示巩固
第二名的位置。柯文哲在20岁到30岁的年轻族群中获得了极高的支持率是其优势
,但这也可能导致他的支持基础不够稳定,转而成为劣势。
对柯文哲来说,他接下来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其选举团队缺乏有份量的幕僚。在
2014年柯文哲竞选台北市长时,有包括姚立明在内许多有份量的人士相挺,但现
在他们都已经离去,只剩下柯文哲一人决策。
此外,民众党还未在区域选区提名有足够实力的立法委员参选人。如果这种情况
持续下去,可能会成为选战的瓶颈。在2000年总统选举中,宋楚瑜以无党籍身份
参选,由省府团队和18名带枪投靠的立法委员组成了有效的选举机器。柯文哲会
如何打这场二合一选战,也很值得关注。
距离投票还有长达七个月,各参选人的选战形势可能将如同云霄飞车般的起伏不定。
4.附注、心得、想法︰
小笠原欣幸教授针对近期民调提出分析,
他认为侯友宜的民调仍需有更多不同的民调来佐证,
不过无论如何那也算是对侯阵营的警讯,
并且认为柯侯争第二的格局,对赖清德有利。
只是赖清德也有自己的隐忧,而且小笠原教授撰文时尚未有#MeToo事件,
另外这次的分析文多了不少柯文哲的篇幅,
也是与过去比较不同之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